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1994年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10年间,从对文化可否“产业化”的质疑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确定,从《中国文化报》最早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讨论到写进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了政府工作的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讲就是保持与“三个代表”的一致性,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及国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丹增 《今日民族》2004,(6):4-5,Z006,Z007,8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9,(4):40-48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2009年7月27日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到“深水区”,逐步推进,效果明显;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到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从起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本文详细讲解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重点任务,文化产业的框架结构、发展趋势等,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历史上可谓历经磨难才走到如今的轨道。最初以“文化工业”的概念被提出来,被批判。但后来许多学派提出的文化思想直接或间接肯定了文化的力量,肯定了文化产业化并不是践踏文化内涵,而是一种共生效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文化的立场,必须思考文化产业化的问题。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和文化市场走向,还牵涉到一个民族未来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生存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将造就和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力度。文化走向产业化之路还是要“因化而异”,这里是指以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为对象,公益性的文化产业还是要去完成它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益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牧歌 《今日中国论坛》2006,(12):124-124
从2000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至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文化产业的著作很多,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是编著,主要以国内各地政府的文化产业报告、文化产业案例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资料为主,辅以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原创”成分严重缺失。个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从学术方面讲,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热点,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专家、学者也…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族》2004,(6):31-32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立足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丽江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戴廉 《时事报告》2005,(5):27-29
文化产业已经被公认为引领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然而和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相当明显。为此,夯实文化产业这一“软实力”的硬基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王佳 《今日民族》2004,(6):17-19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涵义与功能的廓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媚 《湖湘论坛》2009,22(1):66-67
追溯文化产业理论的思想资源时,有两个关键词决不能忽略,一个是“大众文化”,一个是“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文化时的一个特殊用语,它有着十分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文化工业”是一个比“大众文化”更具批判性的概念,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涵。“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的英文译名同为“Cuhure Industry”,前者带有批判取向,而后者更显中性色彩。“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则是一对纠缠不清、既不相同又难相异的概念。在当今中国语境中,“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关系密切,代表着事物的两面。  相似文献   

12.
一、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化产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界定基本上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文化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就前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就后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产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瑜 《北京观察》2013,(12):28-29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大力推动中华文化产品“走出去”,进一步推动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明确目标.并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实体的文化产业化运作.使得文化产业在近两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获悉,温州市刚出台的《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温州制造”走向“温州创造”。  相似文献   

16.
赵毅 《今日民族》2004,(6):24-27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其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要像当年抓烟草业、旅游业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最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实实在在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田野 《政策》2004,(5):35-36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公益文化事业共同构成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猛,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湖北是荆楚文化的摇篮,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实质就是文化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坚持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目前,广西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闵敏 《求索》2011,(12):88-89,74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提出来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和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此社会语境下,本文分析了文化产业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联动发展机制,最后以我国西部重镇西安市为例,阐述了文化传媒之于城市现代化发展之实践策略,以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参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