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日报《香港中外新报》的前身,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论文的主旨为:(1)通过该报(包括日文版的《官版香港新闻》)对“猪仔问题”的报道与评论,考察该报的编辑方针与定位;(2)进一步确认其作为英殖民地香港英文报纸《剌西报》的子报,尽管该报的编者为华人,并自我标榜“有益于唐人”,但仍然不能“自我操权”,不能列入华人自我办报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正>2014年7月2日,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率《求是》英文版编辑部团队等一行8人来拉美所调研。2014年5月23日,拉美所社文室邀请秘鲁圣马丁德波莱斯大学教授萨拉·比阿特丽斯来所,作了题为"拉丁美洲妇女"的讲座。2014年7月8日,巴西南大河联邦大学社会学教授若泽·文森特·塔瓦雷斯·多斯桑托斯访问拉美所,双方就有关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并互赠图书。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 1—7日应我会邀请,摩尔多瓦国家广电公司总裁伊利耶&#183;特列什库率摩新闻记者代表团一行6人访华。在京期间,中共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部长助理陈凤翔,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分别会见了代表团。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赴上海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4.
辜振甫先生是惠安人,辜姓祖籍地在永春儒林后庙,他对永春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他和永春交往的佳话也在永春人中口耳相传。 “泄密”拍拖趣事 1999年3月31日,作为香港福建社团联合会台湾工商考察团成员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实业家周安达源先生,邱祥坤先生与新华社香港分社台湾事务部副部长陈式海3个永春人,在台湾海基会拜会了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  相似文献   

5.
嘱为诗话 三载乃成 在港期间,有一天我与曹越先生及香港中国通讯社郭招金社长侍坐于南师寓所。南师赠我《金粟轩纪年诗初集》一部,当时匆匆翻阅,见南师诗作格律谨严,文词雅驯,声调铿锵,且意境深邃,颇具古人韵味,  相似文献   

6.
人民大会堂,第八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健步登上讲台他那洪亮的声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饱含深情地倾诉”我爱中国、我爱香港”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位八旬老人就是全国政协常委、港事顾问、香港《镜报》文化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徐四民先生。 徐先生长在海外,中年回国,临近花甲又赴香港创办《镜报》,风风雨雨,近半个世纪,与祖国肝胆相照,为海内外侨胞所敬仰。  相似文献   

7.
1994年 3月 26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自己最新发现的小行星、国际编号为 2886号,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命名为"田家炳星"。众所周知,以个人的姓名命名星辰,让中华杰出人士的名字定在太空中的星辰,永载史册,这是与天地共存的殊荣 !正如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说:"田家炳先生以其显著的贡献和崇高的品德获得小行星国际命名,这殊荣完全是实至名归,田家炳星将永远运行宇宙星空之中,与天地共存。"   田家炳先生是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企业家,是工商界一位奇才,人们称他为"香港人造革大王"。 1919年,…  相似文献   

8.
“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不错,正是他曾经受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被中国大陆10个省(市)聘为政府顾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给他作了专题报道,介绍他的成功之路,他就是美洲华人、著名美国侨领、美国梅州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总主席、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  龙年访龙岩  或许是缘份和巧合,千禧龙年,回“家”过年的熊德龙先生来到福建闽西龙岩,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20年后,2017年,我们又去香港了。1月22日,儿子在汕头成功主持、举办了与广东省歌舞团联袂演出的"迎新春民族音乐会",晓光儿与歌舞团团长、岭南著名打击乐演奏家陈佐辉先生同台演奏大型鼓乐曲《龙腾虎跃》,奏响了新春序曲。乘着喜庆的欢乐,邀上远居云南大理的亲家与大姐丽娟一家,两家九口,小憩深圳,然后一起去香港过春节。1月27日,阴历腊月29,我们从深圳罗湖口岸入港,不消一小时,己乘上轻铁,来到铜锣湾,入住进苏杭街的假日酒店,酒店是  相似文献   

10.
一篇通讯惹来的被捕西贡《南亚日报》1949年1月创刊时 ,我就在该报任地方版编辑兼外勤记者。6月5日我写了一篇通讯交给香港《大公报》 ,6月21日香港《大公报》的《各地通讯》版头条发表了这篇通讯 :《祖国解放·薄海欢欣·越南华侨申述希望·一致认为海外侨胞的苦难应该结束了·独立强盛的新中国会保护他们》。侦探楼(即中央警察局)看到了6月21日《大公报》发表的那篇署名南英的越南通讯 ,非常恼火 ,认定是西贡《南亚日报》的编辑张英所写 ,决定追查我。接着 ,法国驻印支最高专员公署即下达两道通令 :一道是从即日起禁止香港…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爆发时,我14岁,正好初中毕业。事变发生后,菲律宾富有爱国传统的华侨各阶层广泛动员起来,在全菲各地成立了许多抗敌救国的群众团体,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并动员华侨青年学生、工人回国参战,同时还发动了抵制日货运动,募集捐款和药品,经香港转赠八路军。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 父寒王雨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在菲律宾同傅振机(即傅无闷)先生一起创办了《平民日报》; 1932年又同庄希泉同志一起在菲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他受廖承  相似文献   

12.
她创办的中文报纸,在中加两国之间传递华人心声,为世界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她在金融危机的寒冬,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捐赠5000套演出服,为中国人赢得了真诚的感谢和尊重;她帮助儿子在国内开展慈善助残事业,教孩子拥有一份爱心,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她就是华裔慈善家、加拿大《中华时报》社社长——庞燕。  相似文献   

13.
欢乐的旅程     
辞书出版社李伟国社长来访9月22日与何玉凤乘新航SQ806航班飞上海,午后3时10分准时抵达。庄辛、周南接机,下榻锦江饭店北楼912房。饭店已改装,颇为豪华。庄辛赠送桃子。上海辞书出版社李伟国社长偕丁岚责编来访。谈有关《刘海粟、周颖南通信集》出版进程。赠该社出版的:《诗与画·唐诗三百首》1999年3月第7次印刷。《词与画·唐宋词三百首》1998年7月第1版。《曲与画·元曲三百首》1998年7月第1版。《文与画·古文三百篇》1999年2月第2次印刷。这组系列丛书为16开精装本,闻颇受读者欢迎。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客居广东将近十年,期间,因为《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缪俊杰先生的推荐,参与大型丛书《中国治水史诗》的组稿,生平第一次走进梅州,结识岭南宿耆程贤章,其多部文学大著享誉文坛,我仰其大名久矣。又由此接触到"客家"这一于我甚为陌生的领域,盖因梅州乃"世界客都"也。至于《中国治水史诗》出版的资助者,则在稍晚才知道是梅雁水电上市公司董事长杨钦欢先生。对他的有志于文化事业颇有所感。但仅此而已。一晃八年过去,忽然收到已故程贤章的晚  相似文献   

15.
虽然到海外已有整整30个年头 ,可70岁的旅法华侨俱乐部名誉主席韩天进仍然操一口浓重的温州口音。“真是乡音未改鬓毛衰啊!”在浙江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 ,这位闻名欧洲的资深华侨领袖由衷感慨地对记者说。接过他的名片一看 ,他有着如下这些“衔头” :旅法华侨俱乐部名誉主席、香港《镜报》巴黎分社社长、温州康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温州市瓯海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政协委员。记者的采访就从他这些“衔头”一一展开。30年前的韩天进还是浙江省瓯海县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当时担任生产队长的他正带领他的社员…  相似文献   

16.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桐乡县,1921年在私塾念书。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担任《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并参加上海左翼戏剧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徐肖冰在山西太原参加八路军,同年冬赴陕北延安,在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1938年任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的技术部长,同年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任摄影师。在陕甘宁边区、华北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进行新闻纪录电影的摄影创作,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纪录影片与图片。全国解放后,他负责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相似文献   

17.
《 三醉人经纶问答》是中江兆民对于明治维新成功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 如何面对当时的国际关系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即君主立宪、和平外交、与中国交好。该书反映了 当时中江兆民的国际政治思想,是中江兆民在他的民主理想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做出的判断。中 江兆民国际政治思想的形成受到了法国的卢梭、阿科拉等人的影响,同时也深受中国的孟子等汉 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际安全研究》1996,(1):28-28
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来访1995年12月6日晚,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光临我院,作了讲座并赠书捐款。陈玉书先生给我院学生作了题为《大中华文化与东西方合作》的讲演。全场爆满,气氛活跃。他的讲演和讲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赢得了同...  相似文献   

19.
陈翔鹤,1901年出生于四川重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出版家、文史专家。年轻的时候,他与好友一起组织的社团浅草社、沉钟社以及创办的刊物《浅草》、《沉钟》,便受到鲁迅先生的重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83年秋季马尼拉《商业日报》出版的《全菲首千家大公司》的统计资料(其中有一专栏介绍菲律宾十二个财团的情况)。此外,并根据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发表的《菲三大财团争夺圣米格尔的内幕》和《菲国采矿业陷困境》两篇支章的材料,介绍菲律宾主要财团情况如下。 (一) 索里阿诺财团(Andres Soriano Corporation,简称Anscor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