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夺定天下后,汲取前朝腐败堕落,朝廷颠覆的教训,决心厉行峻法治理官吏,为此设置了诸多弹劾监督官员的机构和制度,使得不少朝臣都恭恭敬敬,不敢明目张胆地贪赃枉法。尽管如此可还是有不少官员管不住自己贪欲泛滥的心,前腐后继地走向了断头台。无奈与困惑的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吾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他的话意思很明了:我想把一切贪官污吏都除掉,但早晨刚杀掉一批,晚上又冒出一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困扰着朱元璋的官员腐败问题,今天我们同样遇到。  相似文献   

2.
杨海蛟 《政府法制》2012,(24):14-15
虽然党的反腐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官员堕落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惋惜的同时也不免发问,这些原本奉公守法、廉洁自清的好官是如何走上不归之路?是制度疏漏之错还是理想信念缺失?如何让好官不再堕落?  相似文献   

3.
我现在一见到有些贪官的所谓“忏悔书”就烦。 按说,贪官落马了,“痛定思痛”,作些思想上的反省,特别是对自己堕落的原因作些剖析,忏悔一下,应该要欢迎的。但我有时会觉得烦。那么,烦从何来? 这年头,由于比较讲究官员的知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历低的干部,也往往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4,(9):10-10
《长江日报》2014年2月28日刊登采桑子的文章:湖南衡阳六官员被人色诱开房录像事件曝光后,迅速被贴上了衡阳版“雷政富案”的标签。日前,衡阳市委一名干部表示不能接受,理由是该案破案源自其中一名被敲诈的干部主动报案;而另一涉案官员则辩解:“把谁放在那个位置上能当柳下惠?”  相似文献   

5.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多个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各出“奇招”“狠招”遏制腐败,比如密云县建立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全国各地都在如何反腐的问题上出过奇招,如家庭内部反腐、娱乐反腐、高科技反腐等。不管是利用孩子纯真的眼神感化官员,还是用反腐屏保羞走送礼人,大多反腐招都是靠官员的自律,专家称,还是通过严格监督公款使用情况和要求官员财产公开等方式效果会更好。一天不公开官员财产,官员贪腐之欲就一天不会止息。  相似文献   

7.
季天琴 《政府法制》2010,(17):24-26
维稳官员的妻子,现在倒成了不稳定因素。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2楼陈玉莲的病房里,总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守着。你若是上前探听——听说陈玉莲转移了,转移到哪啦?人家就会礼貌地跟你握个手,问:你是哪家媒体的?然后客气地把你推出去。  相似文献   

8.
启程 《检察风云》2012,(1):66-67
官员道德问题是最近舆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日前,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加强官德教育”的言论。刘奇葆在一次会议上坦言:“现在有一些干部实在是不像话,好赌酗酒,喝醉了就胡作非为。”  相似文献   

9.
1月28日上午,一阵鞭炮声打破了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的平静,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鞭炮声中,只见一位老人手捧一面书写着“为民办实事”字样的锦旗,连连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道谢:“你们为民办实事,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10.
开卷有感     
天英 《江淮法治》2008,(22):57-57
编辑同志: 我看了贵刊近期连载的报告文学《辽西“太上皇”的最后疯狂》后,心情非常愤怒难以平静。一个离休官员居然能在退休后还称霸一方,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过着俨然土皇帝一般的生活,这种腐败太让人心惊胆颤了!人民的公仆把公共权力私有化,在位时为自己谋福利,退休后依然官威犹在,这是怎样的一种腐败?  相似文献   

11.
灰色收入危害极大:有违政府本质,有损政府形象,有害干部队伍稳定,助推干部堕落……治理之道,先治政府部门,能起“导”和“警”的作用;缩小政府权力,堵截寻租渠道;从制设建设高度,组建一个治理机构,专心工作,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12.
廖保平 《政府法制》2014,(22):48-49
网友杜撰了一个笑话:据考证,古代官吏嫖娟风行,青楼妓院领班见到官员模样的人都会主动上前问;“大人,干不?新来的妹子不错的哦!,'日久相熟便问:“于不?”这个问候逐步演化成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就是今天“干部”的由来。  相似文献   

13.
为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一些地方建立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工作制度,明确了官员在辖区的联系点,并规定了联系方式等具体要求。领导干部到社区和农村搞调研,确有必要,关键是"身入"还需"深入"。那种心不在焉、走马观花似的调研,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并且让群众反感。为了确保调研质量,我认为,必须把领导干部每月到联系点调研的  相似文献   

14.
一早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施工、夜生活的喧嚣让你无法入睡。噪音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  相似文献   

15.
陈先义 《中国监察》2011,(12):63-63
新年伊始,某县提出了一条“治县新政”,即要用孝道来考核干部。“新政”规定,辖属科局官员如果要作为预提后备干部,必须持有其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书”,无德不孝者一律不允许提拔使用。为何实施此新政,他们阐述得很清楚:“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任呢?对不孝顺父母的干部不能作后备干部考虑。”  相似文献   

16.
编后     
孙玉海、杜海福、李成文三人由国家的审判干部堕落成为强奸、流氓集团的犯罪分子,不是偶然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思想恶性膨胀的结果,最后发展到执法犯法,残害人民,成为  相似文献   

17.
赵炎 《政府法制》2013,(5):30-31
干部食堂,顾名思义,就是官员吃饭的地方,又称机关食堂,现在那一级政府都有。干部们吃完饭.嘴巴一擦,走人,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有的,古代干部食堂就有,而且发生的事情,简直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8.
宣海林 《中国审判》2011,(12):22-25
学术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难以保持应有的清静与中立了,经商、人仕、代言、走穴等,学者们如今的生活很精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法学家们还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客观,守住自己的三尺书桌,做一些难以看到短期效应的真正的学问,提出一些客观中立的不带任何价值倾向的建议吗?  相似文献   

19.
近从媒体一连读到几则有关官员奢侈消费的新闻,例如:一说深圳市目前在职局级干部和处级干部可以享受包括足疗、按摩在内的疗养待遇,局级干部标准是4000元/人·年,处级干部标准是2100元/人·年。记者大致推算,此项“待遇”,一年花费的资金超过650万元。(据2、28《扬子晚报》A12)一说最近安徽淮南市给市里的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办理了一张澳瑞特健身中心健身贵宾卡。  相似文献   

20.
加强领导干部世界观改造的必要性赵云阁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特别是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是腐败的集中表现。就近些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情况来看,所查处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贪污受贿犯罪呈上升趋势。导致他们腐败、堕落、走上犯罪邪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驱动这些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