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南风窗》1998,(1)
对中国内地官员和百姓来说,香港熊谷组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它甚至还一度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1992年,熊谷组主导开发海南洋浦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参与谈判的中方官员甚至被指责为“出卖国土”。而深圳及广州的最高建筑地王大厦和中信广场,也都是熊谷组的得意之作。熊谷  相似文献   

2.
万新  雨意 《工会博览》2005,(23):18-21
“龙城勇士”蓝炳良在一次“英雄救美”中,赢得了一位比他小31岁的落难打工妹的芳心。这对夫妻究竟如何走到今天,又将走向怎样的明天呢?  相似文献   

3.
“100年润发”=周润发身价800万元! 最近,随着“100年润发”广告在全国各地传媒上的出现,“100年”洗发水与周润发之间便划上了这个等式。周润发,演艺好,更兼有个好名字,广告商不找他又会找谁?总之,周润发拍这个广告的酬金高达800万元。那么,周润发拍广告的身价算不算高?别的广告明星身价又如何?追寻一下其中秘密,的确是耐人寻味的。十万百万不嫌多在中国大陆,开明星广告先河的,大概要数曾成功地饰演过邓世昌的李默然了。电视荧屏上,只见他。手持南方制药厂出品的  相似文献   

4.
在不久前各大传媒刊播的“中华好风尚:公益主题广告中”中,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广告: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  相似文献   

5.
在去年亚洲疯狂的金融风暴中,索罗斯成了一些国家“谈虎色变”和恨之入骨的人物。他的金融炒作方式,也令一些国家金融界格外留意。那么,这个令全世界金融业不安的“金融大鳄”,平时是如何进行炒作的呢?他的投资策略,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相似文献   

6.
1990年5月16日,我陪同江泽民总书记到海南的洋浦开发区视察。总书记说: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洋浦的成片开发。引进外资成片开发,纯属商业行为,不存在损害中国主权问题。这些讲话,给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鼓舞。一年前,由于海南对洋浦的开发,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成片开发,综合补偿的模式,消息一传出,有那么5个人,不了解情况,在庄严的讲台上,大声喊叫,说什么“在即将收回香港澳门的时候,竟然又要将本国大块土地租借外国人,是引狼入室,开门揖盗,中华民族之尊严将何以维持!”有一家晚报,也发了一篇“开门不要揖盗”的评论,严厉责问:“这首先是个国土主权与民族尊严的问题。这意味着把儿子小一辈的幸福抵押给外国人,我们怎能忍心做出这祸延子孙的事情呢?我至今还不相信在建国四十年的时候将会出现这样的耻辱。而如果竟然有这等事,那末,借‘开放’之名而干这类丧权辱国之事的人一定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受人唾骂,那是一定的!”这些不顾事实的议论,竟然也  相似文献   

7.
晖仔是个电视迷,这一天他突然指着电视屏幕直嚷:“假嘢!假嘢!(冒牌货)”父亲走过来一看,原来电视上正在播广告:“××夏桑菊,清肝兼明目。”他看着小家伙那认真的样子,便逗他道:“你说这是假嘢,那什么才是真的呢?”“正宗夏桑菊才是真的!”“那什么才是正宗的夏桑菊呢?”“星群夏桑菊!”小家伙答得倒挺爽快。“为什么呢?”“味道不一样的!”其实,电视里的广告倒也不是“假货”,由于“夏桑菊”备受消费者欢迎,生产者可赚大钱,不少地方群起仿制,当然也有假货(凡未获省卫生厅批准擅自生产药品的,就是假药)。此刻,十几包不同牌号的“夏桑菊”摆在星群制药厂厂长李兴华的办公桌上。销售科副科长温振光正在报告:“现在市面上已发现有14个厂家生产夏桑菊,其中有四个是卫生院。他们用的牌子各不相同,但都  相似文献   

8.
一条神秘广告在羊城各大报纸频频亮相,广告中还有数条让人迷惑不解的文字:“全新功能的市场服务媒体”、“市场网络”、“PTC市场体系”、“提单市场”…… 新媒体?一个询问电话打过去找广告所述的“PTC”,对方不动声色,只是说,月底将举办一次全国以货易货商品交易会,到会上便可了解一切。 “以货易货”?这老得掉牙的交易方式也能称为“全新功能”?也能掀起市场新浪潮? 今年8月底,笔者带着满腹疑虑来  相似文献   

9.
1992年2月16日,即苏联解体后仅隔半年,俄罗斯激进派周报《莫斯科新闻》就称,俄罗斯出现了“新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幽灵再度在俄罗斯游荡”。现在又事隔两年多,俄“新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如何呢?它的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第三“宝”?     
浙江省及杭州市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8家新闻单位曾连续3天出现同样的一则广告, 杭州第二中药厂敬请用户注意: 本厂即将推出第三“宝”这广告把江浙地区的读者听众吸引住了,人们好奇地打电话到报社、电台探听消息。说起来,该厂厂长冯根生利用广告心理学出的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知道该厂前两“宝”的人在想:这第三“宝”是什么呢?不了解该厂的人更  相似文献   

11.
饮早茶     
《南风窗》1989,(6)
“北京狗”与“地老虎”“北京狗”是世界名犬之一种,在国外出版的大型名犬画册中,都有它的尊容。一个著名大学的生物系某教授正在研究野生动物,希望找一只“北京狗”,可是在国内南北奔波,东西寻觅,居然毫无所获。“北京狗”绝迹了吗?不。这位教授说,国外与香港都有的是,不过要“引进”却又要费一番功夫。他感叹地说:“国内由于防止狂犬病,这么多年一直禁止养狗,结果连名犬也趋于消亡了。香港几乎遍地皆可见狗,他们并不禁止养狗,也没有出大毛病,是否在防止狂犬病上有一些灵药呢?”这位教授呼吁重视野生动物之保护,他说他曾经建议北京某酒厂不要出“虎骨酒”,因为老虎在国内已经日渐稀少,不堪再“拆骨”了。如果  相似文献   

12.
上班一族     
《南风窗》1993,(6)
我们时常调侃办公室主任,说他是个吝啬鬼。不是吗?领稿纸、便笺一次只准领一本.钢笔每年只准领一支,遇上报销什么的,那检查劲才够细呢……对于我们的调侃,他一概笑纳。有一天更“反击”说:“换了你,可能更吝啬,可能每次只准领半本稿纸呢。”我想他的话不无道理,我想绝大多数的办公室主任都会是个“吝啬鬼”。不是当家人,又怎知当家人之苦?一如不少女孩子在青春年少时,总幻想着有一个小家庭是多么的幸福、温馨,总以为二人世界就是不断的鲜花、美酒、烛光晚餐、嗝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遇到一位睽违甚久的文学界朋友,寒暄之余,我问:“最近写些什么?“他很潇洒地说:”在玩一部中篇。“后来,一位故交与我通电话,我又问:“近来干些什么呢?”对方认认真真地答:”哦,在玩英语哩。”终于,在自己成为别人的询问对象时,我竟脱口而出:“在玩《周易》呀。”话一说完,心中怦然一跳——咦,我怎么也说起“玩”字了?而且居然是玩《周易》!  相似文献   

14.
怒发冲冠! 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张维委员激烈地指责海南洋浦开发计划为“引狼入室,开门揖盗”! 怒发冲冠! 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一向谦厚温和的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愤怒反驳那些突如其来的对洋浦计划的指责。怒发冲冠!1 上海学生上街游行,高呼口号:“严惩卖国贼!收回洋浦港!”怒发冲冠! 那些支持洋浦开发的爱国港商突然发现自己的一片好心竟被称为“卖国”,真是又惊又怒又恼……同一件事,同是爱国,同是好人,理解竟截然不  相似文献   

15.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谁? 就都市的色彩而言,伟人诗意中的“持彩练”者理解为广告也说得过去的。且不说今日广告商的良苦用心如何透过夜幕下的霓虹灯大放异彩,也毋论大路边长桥底俯拾皆是的广告形象怎样千姿百态,这里单表一种异军突起的“流行色”——自行车流。滴滴嗒,下雨啦。雨中都市的“流行色”不再是过去自行车雨衣所渲染的灰蒙蒙一片。如今披在骑车人身上的实实在在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置身于上下班的自行车流,你欣赏我背影我亦紧盯着他……相互间都同时注意到雨衣上那形形色色的广告文字。雨过天青,于是又发现自行车头盛放杂物的小兜竟也有精美的广告图案!  相似文献   

16.
兴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社会广泛关注、有“当代红娘”之赞誉的姻婚介绍所,如今状况如何呢?在毁誉参半的议论中,有人毫不客气地叫道——“红娘”老了! 冬末春初的一个傍晚,科学馆豪华的会议室内,一位老科学者读完他的论文后,和着热烈长久的掌声幽默地说,“谢谢。我老了,以后的掌声应该属于他们。”他边说边用手指着后排的一位小伙子,“成家了?”“成了。小孩刚满月。”小伙子有点害羞,红着脸答道。“真可惜。我有一个孝女至今尚未步出闺房,万望诸位同仁尽力帮忙。”老人故作幽默的笑面上布满  相似文献   

17.
经济界有一句名言:“想推销商品而又不做广告,犹如在黑暗中向情人递送秋波。”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五颜六色的广告世界中。在我们的周围:电视、电台、期刊杂志乃至路上奔驰着的汽车车身上,哪里没有广告的形象和声音呢? 如果在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种类日益繁多的情况下,你不注意利用广告宣传,你的商品也许就如同 "在黑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0,(11)
据说清朝时候,乾隆皇帝微服出巡,人家问他的职业,他说:我在京城开帽店,专卖官帽的。确实,封建皇朝的一切官职,可以说皆出自皇帝,而皇帝本人是万人之上,哪里还可以升官,又何必追求升官呢?但是,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一个典型的“升官迷”,他不满足于封赏臣下的官职,而要自己参与角逐。好好一个皇位还不满足,要把自己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多顶官帽玩玩也罢,但他还要  相似文献   

19.
“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这样说。 威廉·立格逊在他的《我如何  相似文献   

20.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6,(22):42-42
现在流行一种幽默方式叫做讲“冷笑话”。说起冷笑话的起源有这么个故事: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有点无厘头,有点无聊,说的好听一点,有点后现代主义。现代人讲那些原始的笑话讲的腻了,听的烦了,就想出了这些冷的东西了。冬天到了,说几个冷笑话给大家听,不知道您适应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