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新思路。一、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牢固构筑抵御腐败的制度防线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是腐败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腐败分子赖以寄生的温床。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构筑抵御腐败的制度防线。这些年来,江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一套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和“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在内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胡伟 《探索》2015,(2):68-72
以民主制度来反腐败,是人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公理和常识,然而近年来对此的质疑和挑战越来越多。虽然民主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但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揭示,作为当今世界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形式的自由主义民主,以选举竞争、权力制衡和法治等为途径,旨在约束公共权力,是最终有利于腐败治理的最有效的制度设计,而非民主体制因不能实现权力制约而难以应对腐败问题。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体现为一系列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实现对权力的控制。就中国而论,需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治。从根本上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若没有法治,公民的民主权利就有可能随时被剥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稳定,民主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而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06,(12)
宪法———法律的法律。———马克思一语概括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普通法律的规定不能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的经典论述,道出了现代宪法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保障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为什么要修改宪法?邓小平早已给出了答案。———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宪法是什么?就是民主的政治。———毛泽东告诉我们,制定宪法,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根…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问题,成为直接影响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腐败问题实行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反腐败工作应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确定反腐败的政治目标,作出反腐败的政治承诺;二是认真分析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确定重点治理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行政上、制度上扼制腐败;四是提高腐败的查处概率,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反腐败斗争治本堵源的重要性。从实际工作看,落实监督措施是预防腐败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做法;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腐败案件看,也恰好印证了落实监督措施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反腐保廉的预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高度,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并指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败斗争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深圳始终不忘党中央关于“经济上要搞活,政治上要特别严格”的嘱托,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同时,提出了“反腐保廉”的口号,就是不仅要倡导廉洁,而且要确保廉…  相似文献   

9.
张正德 《探索》2002,2(6):12-16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理论与“八二宪法”的内在联结点,邓小平理论的民主法制理论就是中国现行宪法的灵魂;邓小平理论对“八二宪法”的制定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宪政在中国,路途坎坷而又前途光明,我们的任务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  相似文献   

10.
对腐败问题包括区域、职业等的细致研究是保证研究深入与效果的重要方向。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包括主体的职业、年龄、个体腐败程度、腐败问题的方式、腐败现象的广度等,对其专门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区域和背景下腐败现象的特殊性,更有可能提出针对性的遏制腐败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深入分析研究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依靠体制创新,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逐步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是标本兼治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邹荣  邹鹏 《党风建设》2001,(10):25-25,27
道德预防腐败,是把道德规范作为人的内心约束力量,以提高公务人员和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来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实现对腐败的预防。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复杂,“人治”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法制仍不十分健全的国家,探寻道德对腐败的预防功能,对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困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清 《学习论坛》2009,25(6):15-18
民主是专制和腐败的天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主权"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理论,并逐步构建了以现代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然而,西方式民主能够遏制腐败,也会催生新的腐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民主治理腐败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样遭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认真总结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反腐败动力机制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宪法司法化在世界各国已成为普遍做法 ,在我国也有其适用的必要性。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关于宪法理论的误导 ,造成了宪法不能司法化的后果。消除了这些错误理念 ,在我国现行宪政体制内完全可以建立我国的宪法司法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痼疾,我国社会的腐败问题也是尤为严峻,除了政治、经济等显性的原因外,也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中国社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产生了滋养腐败的温床,宗法制下的血缘亲情、封建体制下的官本位、关系本位下的人情交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中国社会腐败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的一次调查,超过78%的国人认为腐败问题是中国第一位的社会问题。应该讲,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是旗帜鲜明地反腐败的,腐败在某个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如同寄生在有机体内的"癌细胞"一样,腐败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呈扩散和蔓延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和防治腐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过去的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运动式的、事后惩治性的反腐败只能起到有限的"治标"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防止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和高招,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同样,腐败问题在我国也非常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因而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查处腐败案件,而且要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法律机制,并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采取预防性法律对策,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一、腐败的成因及表现产生腐败的原…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国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绝不是根本制度性的腐败,我们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腐败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没有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就不能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刻提出: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因此,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腐败斗争不但不能放松,还要继续向纵深推进;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要进行新的探索。———下大力气抓好党的思…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腐败现象在有些地方、有些领域、有些岗位易发多发的问题仍很严重。要深刻认识腐败对一个执政党的致命威胁和对党员干部个人前途命运、生活幸福的致命打击。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坚决地惩治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能否做到清白做人,廉洁从政,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幸福。解决腐败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坚定战胜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应该看到,第一,我们党是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决心解决腐败问题的。第二,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始终是旗帜鲜明的。这是决定反腐败斗争成败的关键,也是判断反腐败形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腐败问题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大量的经济犯罪和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除了其他一些原因外,主要与我国目前残缺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状况有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其中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一些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又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完全和十分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究竟具有哪些防腐机制,它同时又存在哪些缺陷和漏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