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距离2015年年底的全国大选越来越近,缅甸的政治转型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作为缅甸政坛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曾经在缅甸政治转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预见,全国民主联盟将会在目前和未来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非暴力"抗争到重回缅甸政治权力舞台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在促使缅甸从军人执政向民选政府过  相似文献   

2.
正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资深成员吴廷觉高票当选缅甸新一届总统及新内阁班子的确定表明缅甸的政治权力实现了平稳过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各派力量政治协商的结果。尽管民盟实现由在野向执政的转变,但当前缅甸的宪法及权力安排依然确保了军方对核心政治权力的主导和掌控。在此背景下,民盟的未来执政之路将面临重重挑战。  相似文献   

3.
郭继光 《当代世界》2014,(12):50-53
<正>2011年缅甸开始政治转型和民主改革以来,已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缅甸的政治转型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但是近两年来,缅甸的政治转型似乎放慢了步伐,缅甸最著名的民主派人士昂山素季甚至认为缅甸的改革已经停滞。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缅甸的政治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不仅是政治制度的重构和调整,更是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博弈。距离2015年大选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缅甸政局处于非  相似文献   

4.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8):16-16
<正>缅甸民盟抵制不公大选据《联合早报》报道,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3月29日宣布拒绝进行政党重新登记,这意味着其将不参加今年的多党制大选。美国随后指责缅甸军政府颁布的大选条例不公,澳大利亚也强调民盟的参与是选举公正的必要条件。民盟曾在1990年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但军政府却不让它执政。军政府今年重开选举之门,却又规定任何政党都不能容纳  相似文献   

5.
中缅关系曾被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2011年启动的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此前20余年的特殊关系构成了重大的冲击,导致缅甸民间对华不满情绪急剧上升、知华友华力量遭到削弱、中缅经贸合作趋于停滞、双边关系发展的变数增加。在全面和深入反思中缅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中国也从推动中缅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构建的角度作出了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加大与缅甸民间交往的图谋、督促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性地介入缅北民地武与缅政府之间的和谈以及加强与反对党民盟和昂山素季的沟通。着眼于构建中国周边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下一阶段的对缅外交应进一步调整心态和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和政策的执行力,倾力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加强各种外交策略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11月,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又一次大选;2011年3月,军人正式向民选政府交权。新政府上台后,继续实行深度政治改革,并基本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认可,从而实现了以军人干政为特点的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从目前到2015年大选是缅甸从"民主转  相似文献   

7.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84-86
始自日本"明治维新",东方国家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从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开始了曲折的现代化之路。迈向法治便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5年前,中国近邻缅甸在军政府统治下,举行全民公投,制定了《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两年后,以此宪法为依据,进行了多党制总统选举。选举后不久,缅甸反对派的灵魂人物昂山素季在被关押了10多年后获释。此后,缅甸迅速向民主化和法治化进一步转型,到目前为止尚属平稳,没有出现埃及穆尔西民选政权遭受颠覆的波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宋清润 《当代世界》2015,(12):64-67
<正>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议会选举。根据选委会11月20日公布的最终选举结果,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得压倒性胜利:一是赢得联邦议会人民院255个席位,占人民院440个议席的半数以上,而执政的巩发党仅获30席,其余小党议席更少;二是民盟赢得联邦议会民族院135个席位,超过民族院224席的半数,巩发党获12席,其余小党席位更少;三是在14个省邦[1]议会中,民盟共赢得496席,巩发党仅76席,多个  相似文献   

10.
缅甸曾于建国初期、1990年和2010年后三度尝试建立选举民主,前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当前的选举制度由军政府主动精心设计,出发点是通过向心性的制度化方式,在为反对势力留出一定活动空间的同时,保证军人对政治权力的控制。缅甸现行选举制度受制度设计理念以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的影响,主要呈现出总统选举与联邦议会选举联动、对候选人和选举人资格设置特殊条件、对不同行政区划级别实行差异化选举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政党格局和政治权力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涉及民选政府与军方之间、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对选举制度变迁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缅甸所处的政治制度环境,并洞察缅甸的政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韩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政治转型,可相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转型是1961年威权体制取代脆弱的民主政治体制,第二次转型是1987年威权体制被新的民主政治体制所取代。其发展进程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展现的诸多规律特征,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尹鸿伟 《南风窗》2008,(11):70-72
在政权安全与赈济灾民之间,缅甸军政府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显然,灾情也无法避开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无法改变缅甸将军们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我们已在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并且恢复了和平与稳定。因此,多党且民主的选举将在2010年举行。"2008年2月9日,缅甸军政府意外发表声明:"根据军方的  相似文献   

13.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19)
正巫神信仰在缅甸的流行程度超过85%。缅甸民间反抗外来投资者的示威活动,就经常通过巫师表演的降灾、厌胜和谶纬来鼓动人。然而,相关中文资料却甚少。缅甸,因为它骤然的"民主"转身和地缘政治影响,特别是"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女士8月中下旬的访华,中国的知识界近期对它的讨论增加了。在社会科学领域,一切有关对象国的认知深化都需要现场知识和人际互动,尤其是针对研究对象的多主题、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北京基地于2005年11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统战部、北京市委统战部、民盟、九三学社、农工党等民主党派中央的有关领导与理论工作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基地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2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缅外交政策新趋势与中缅关系新发展"年度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上述两家研究机构的1 4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集中讨论了三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缅关系"、"缅甸与主要大国间关系的新发展"以及"缅甸在东盟与东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彩云之南,碧空如洗。2013年5月14日,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共同主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哥哥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促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开幕式和闭幕式由中促会秘书长尤建华主持。会议结束后,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会见缅甸客人和部分中方代表。  相似文献   

18.
2016年3月,民盟上台执政以来,将民族和解作为国家治理的优先议程,并出台了具体目标和路径,建立了实现民族和解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民盟政府于2016年8月31日至9月3日召开"21世纪彬龙会议"首次会议,但收效甚微。2016年11月,缅北战事再起,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由此看来,民盟政府如愿实现民族和解目标,将是一个胶着、反复、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赵义 《南风窗》2012,(26):46-47
一切不断强化官本位的仪式、规矩等等,都应该打破。如果连将"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的形式上的藩篱都无法破除,政治观的转型也就是一句空话了。"知行合一"十八大后,人们对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言一行分外关注,人们期待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能够开创新局。其间的枢纽所在,实系于政治观的转型。转型一词,几近泛滥,但从脱胎换骨的意义上说,亦不为过,即政治从围绕小集团、  相似文献   

20.
军事情报派系和主流军人之间越来越恶化的政治与商业敌对导致摊牌。10月18日,缅甸总理兼军事情报局长钦纽上将突然被捕,是军政权掌权16年来最错综复杂的事件。一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军政府贪赃枉法的后果,有人说是军政府内强硬派的一次主动出击,亦有人说是钦纽将军主管的军事情报局试图夺权所致。实际上钦纽在缅甸"次城"曼德勒时就已被捕。在首都仰光机场下飞机时,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