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肖像权是指公民通过造型艺术或者其他方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的形象(照片、画像、录像、雕塑像及其他有载体的视感影像)所享有的专有权以及依法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人格权利。肖像权的主体是公民本人,法人等社会组织不具有肖像权。肖像权的客体是特定公民的肖像,包括群像中的特定人物。肖像权具有以下内容:“肖像的专有权。公民拥有自己肖像的权利,任何人负有保护他人肖像的义务,不得侮辱性地损坏他人的肖像,不得未经本人同意而取得或使用他人肖像。2.肖像的处分权。肖像的专有权决定了肖像权只能由公民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  相似文献   

2.
仲维华 《中国民政》2007,(12):42-42
简要案情2004年底,湖北女青年高源和未婚夫江军回当阳老家登记结婚,却被当阳市民政局告知:"高源"已经登记结婚,不能再办理结婚证。原来,高源的远房亲戚胡武敏因未过门的儿媳侯芳在迁徙过程中,失去了身份证和户口簿,就从同村的高志春手中借来了户口簿,并冒用高家女儿"高源"的身份信息,贴上儿媳的照片,在当阳市半月镇派出所办了一张身份证,然后去当阳市民政局领到了结婚证。  相似文献   

3.
目前银行办理身份认证业务时,识别客户证件有效性及比对居民身份证照片、视频照片等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识别,不仅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还增加了工作量。针对上述问题,银行引入居民身份证网上应用技术,在部分金融业务中进行了试点。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大幅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防范假证、失效证件、冒用等情况,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礼物     
“咦,自己的头像上了邮票。”今年人代会上代表们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纪念邮册,更令他们惊喜的是,一版印有他们肖像的邮票也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5.
国内新闻     
《警察技术》2003,(6):47-47
港入境处研究使用“照片鉴别系统” 港府入境处现正研究使用一套崭新的“照片鉴别系统”,该系统可在1秒内辨别出相片中人,是否有犯罪前科,以便实时在关口堵截,从而减低该类人士在港犯案的机会。 入境处助理署长赵伟佳指出,目前发现有5%在港犯案的外地旅客冒用他人身份再度来港犯罪。而“照片鉴别系统”,将曾经在港犯案的外地罪犯照片储存在系统的计算机内,当罪犯经各口岸重临时,就算是使用他人身份证明,亦可以通过证件上的照片和计算机上的相片  相似文献   

6.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2):57-57,58
卫生部 首次献血带近期照片;商务部 冒用“绿标”罚3万;信息产业部 恶意抢注互联网域名将被叫停;劳动保障部 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国土部 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瞬间的永恒     
广敏 《人民政坛》2014,(10):36-36
<正>为了庆祝建国65周年,省总工会特地组织摄影家为劳模摄制肖像,并汇编成《岁月·面孔——福建省百名劳动模范摄影肖像集》。事情本身不大,也很普通,但蕴含的意义却极为深刻。因为,瞬间的定格,凝固了珍贵记忆,传导了世间温暖,镌刻了永恒的精神。翻看一张张肖像,王大俊、马春英、赖爱光、陈善珉……眼前掠过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或青春,或矍铄,或慈祥,或睿智……我感到自己溯源而上蹚过了一条生命的河。百名劳模虽然神态迥然、气质各异,但透过他们的风姿神采,我们真切地触摸时代的印记,感受他们身上的质朴、恬淡和纯粹,读懂他们心中一脉相承、永不止歇的奋斗激情。多少年  相似文献   

8.
深夜,每当我在金台艺术馆的名人肖像厅,默默地注视着墙上挂的这些我多年来应邀为之作画的国际名人政要的肖像时,说实话,心里是有一些成就感的。因为这每一张肖像都得到了他们本人的签名,首肯。但不知为什么,欣欣然之余却总有一丝遗憾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那就是每当我与这些地球村的首脑们的眼神对视时,都仿佛觉得他们在问我同一个问题,“你为你们民族的最伟大的英雄画过肖像吗?”是啊!  相似文献   

9.
认领肖像     
“看,我的照片挂在墙上!”政协委员冯幸耘仰头看着自己的大幅肖像,作为笑星冯巩的姐姐,现实中的她与总爱逗全国人民开心的弟弟似乎更有一层相似。  相似文献   

10.
人格权这个词对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侵犯人格权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时有发生.例如被商场搜身、姓名被冒用于注册公司、照片被擅自用于广告、在朋友圈被辱骂被造谣、被用人单位泄露隐私、被发送性骚扰信息、已故亲属的名誉被玷污、智力残疾人被非法关押、精神残疾人受歧视被医院拒之门外,等等.这次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  相似文献   

11.
马红 《人大建设》2013,(4):40-41
目前,犯罪嫌疑人谎报身份事件频发,干扰了刑事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核查嫌疑人身份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公诉人员审查类似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嫌疑人身份不明的原因 在刑事案件中,造成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原因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是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真实身份,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试图通过假报未成年人、隐瞒漏罪,减免处罚或保护自身名誉; 二是被冒用身份者及其家属法律意识淡薄,在收到有关拘留、逮捕等法律文书时,往往在确认被冒用的人无事之后就不再深究事实真相,很少积极向司法机关反馈情况; 三是由于边远、贫困地区的派出所没有实现户籍信息联网,只能通过发函的方式索取,不能保证在诉讼期限内及时核实嫌疑人身份; 四是承办人往往注重对案件实体事实及证据的审查,而忽视了对嫌疑人身份的细节信息进行核对,对不确定的信息没有认真追究.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欧洲,毛泽东的肖像常出现在报刊头版上和街头的游行队伍中。从作家让·热内到后现代哲学家福柯,以及“滚石乐队”的摇滚乐手,都曾是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英国甲壳虫乐队的约翰·列侬也在歌词里提到过毛泽东,当年横跨欧美的嬉皮浪潮中,毛泽东曾是他们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从今天——2000年6月16日《南方周末》第一版上剪下来的一张张志新同志的照片——一头黑色瀑布般秀美的头发,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一个丰润而紧抿的嘴唇,一张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无论是谁,都可以从这张“老照片“上读出“美丽“二字——不,不仅仅是美丽,还有五十年代少女所特有的纯真朴实。但是,如果联想到这位美丽的女性后来的命运,眼前的“美“就显出了悲剧一般的沉重与崇高。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国家报纸除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刊载领袖人物的大幅肖像照,好像从来还没有为哪个非领袖的公民登载过这样的照片。而现在,《南方周末》把这份殊荣  相似文献   

14.
家住广州市北部花都区的刘素琴夫妇手头保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是1980年他们夫妻新婚到桂林度蜜月时在广州白云机场的留影。如今,照片上的老白云机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代它的是2004年投入使用的新白云国际机场,而这个全新的现代化机场就建在刘素琴所在的花都区。  相似文献   

15.
197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60周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和列宁像制式、大小一模一样的勃列日涅夫肖像,站在列宁墓观礼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喜不自禁。1977年对于苏联而言,也确实是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一位从未患过不孕不育症的少妇,其肖像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一家不孕不育诊所的广告上!从此,这位少妇犹如陷入了一场噩梦,各种流言、猜疑和议论铺天盖地向她袭来。为求证清白,少妇决定起诉这则“荒唐广告”,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沈硕 《今日广西》2014,(7):17-17
商店用人脸识别技术防备惯偷已经不是新鲜事,下一步,这项技术可能会用来识别最豪爽的消费者。“购买我们的资料库后,不论惯偷、目标客户还是最喜欢‘血拼’的购物狂,当他们走进你的商店的一瞬间,你就会收到包含他们照片和所有身份信息的邮件或短信,以便立即采取行动,”这是美国加州FaceFirst公司官方网站上的广告。  相似文献   

18.
周晓田读者: 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是公民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再现的容貌、形象。所以法律上需要对公民肖像上的利益予以保护。肖像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中的50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相似文献   

20.
信息融合法拍摄痕迹物证是利用同一被拍物体的数幅照片中影像特征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和信息上的互补性,将数幅照片中影像特征有用的信息进行融合,对被拍痕迹物证进行更加全面、详细地描述。使用该方法拍摄强反光客体表面潜在指印可以获得良好的拍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