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贵刊1983年第7期发表了编辑部《再致作者》的公开信,列举了“一稿两投”给刊物和读者所造成的损害,对此我深有同感。为了保护《兽医科技杂志》的信誉和读者的利益,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不正的文风。 “五讲四美”是我们的行动准则。我认为投稿也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才能对读者负责,对兽医科技事业负责。应该把投稿看作是为四化作贡献的一项具体行动,决不能把它当成猎取个人名利的工具。《兽医科  相似文献   

2.
笔者读了《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第7期刊登的杨怀保的“读《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的改进》一文后”(以下简称杨文),对其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杨文认为同刊1983年登载的“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改进”(以下简称原文)的作者在临床中治疗3例新生驹溶血病均获成功是“侥幸输了同型血或不凝集血型,不作配血凝集试验就进行输血,这种冒险的办法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贺词     
《兽医科技杂志》经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兽医科技》。这是该杂志从创刊以来质量不断提高,内容深受读者欢迎,并受到各方面人士重视的结果。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兽医杂志》向你们表示热烈地祝贺。 我国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于农牧业现代化和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你们继续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在传播兽医科学技术、推广先进经验、以及传递有关新讯息等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和更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我们畜牧兽医方面的有关刊物互勉互助,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的兽医科技刊物,从本期起正式使用《中国兽医科技》的新刊名和读者见面了。这个刊物创办十四年来,已经两易其名,每一次更名都标志着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早在一九七一年,当中华大地鬼蜮横行,极左路线猖獗一时的日子,它就顶住了“技术无用论”的狂风恶浪,冲破重重阻力。以《兽医科技资料》的名称创刊间世。通过编者和作者的辛勤劳动。发表了一批文章。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贵刊1983年第1期刊登了两封反对一稿两投(或多投)的“读者来信”,并加了“编者寄语”。1983年第7期又在封四刊出的“再致作者”的编辑部短文中声明:“今后对不按本刊稿约规定办理,仍然一稿两投(或多投)而造成重刊稿件者,一经发现,就在本刊上予以公布”。我们支持贵刊的这一作法,因为它是纠正不良文风,维护刊物信誉,对读者负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尊敬的广大作者:《中国兽医科学》为学术性期刊,设有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栏目。主要刊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兽医科学研究论著和相关学术论文。1约定1.1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作者一旦向本刊投稿,就表明作者授权本刊编辑部同意将所投论文以《中国兽医科学》纸质版、CAJ-CD电子版、CAJ-N网络版的出版方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正尊敬的广大作者:《中国兽医科学》为学术性期刊,设有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栏目。主要刊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兽医科学研究论著和相关学术论文。1约定1.1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作者一旦向本刊投稿,就表明作者授权本刊编辑部同意将所投论文以《中国兽医科学》纸质版、CAJ-CD电子版、CAJ-N网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杂志》1979年第5期《猪胃寒辨证论治规律初探》一文,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证和肯定了平胃散治胃寒的功效。《兽医科技杂志 》1980年第1期《正确应用平胃散》及第3期《平胃散治胃寒辨》等文,都又从理论上对平胃散治胃寒的效能提出质疑,指出“平胃散不是治胃寒之剂”、“确为燥湿健脾之方”。 本文不欲对任何观点妄加赞同或反对,因为,个人认为: (一)平胃散治胃寒并不排斥平胃散燥湿健脾乃至理气导滞,正如人参败毒散之益气又解表,八珍汤之气血双补一样,平胃散既可散寒,又可燥湿健脾,亦可理气导滞。不能说人参  相似文献   

9.
《和剂局方》的平胃散,本系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的燥湿健脾之剂。可是,在《元亨疗马集·使用歌方》中,却赋予平胃散以“胃寒草少灌安康”的功效。《中国兽医杂志》1979年第3期刊载的《猪胃寒辨证论治规律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亦谓:在经过“进一步试验”与“详尽的观察和统计”之后,更对平胃散治胃寒的功效从理论与实践上予以论证和肯定。然而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中医用以燥湿健脾之平胃散,到了中兽医手里就变成治胃寒的方剂呢?难道是《和剂局方》与《元亨疗马集》刊载的平胃散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10.
正尊敬的广大作者:《中国兽医科学》为学术性期刊,设有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栏目。主要刊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兽医科学研究论著和相关学术论文。1约定1.1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作者一旦向本刊投稿,就表明作者授权本刊编辑部同意将所投论文以《中国兽医科学》纸质版、CAJ-CD电子版、CAJ-N网络版的出版方式出版发行。作者在CAJ-CD、CAJ-N的著作权使用费与《中国兽医科学》纸质版的稿酬一次性  相似文献   

11.
《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2期《寒湿困脾与胃寒证不应混同》(以下简称《寒文》)一文,对拙文《平胃散能否治胃寒》(以下简称《平文》)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为澄清是非,明辨真伪,特再申明如下。 (一)究竟如何理解方剂的多功效 什么是方剂的多功效?这要从方剂的分类谈起。《素问·至真要大论》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复方。”后人引申其义,定名为“七方”。事实  相似文献   

12.
祝贺与希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科技杂志》,现改名为《中国兽医科技》。新刊名冠以“中国”二字,有其重要意义:一则国籍鲜明,有别于其他国家,便利国际间的交流;二则表明本刊是中国兽医工作者的全国性刊物之一,为中国兽医所编著,以发展中国兽医事业和促进中国兽医工作者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为主要宗旨,以介绍新鲜、适用的兽医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易名后,要继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普及提高并重,推广科研成果,交流诊疗经验,传播兽医知识,倡导学术争鸣的办刊既定准则,务使本刊办得更好,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在有些兽医书籍和杂志上(如全国统编教材《家畜内科学》,西北农学院主编,1980年6月第一版第51页;《兽医科技杂志》1981年第3期《1557例马疝痛的发病及防治分析》),把天气突变为马疝痛的重要诱因说成是气候突变为马疝痛的重要诱因。按气象学,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天气和气候不同,天气是指大气物理过程中的一种临时现象,具有短暂无定性;而气候  相似文献   

14.
1984年第2期《兽医科技杂志》摘登了“猪皮下脂肪内寄生囊尾蚴病一例”一文,该文作者强调:“特别是在皮下脂肪内亦见到有囊尾蚴寄生,这是书刊中没有记载的寄生部位”。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介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臀肌、股部内侧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咬肌、舌肌以及膈肌和心肌,重症的可见于食道、肺、肝、胃大弯、淋巴结和皮下脂肪中,个别的也见于大脑—脑实质或硬脑脑下,甚至蹄部筋腱处。  相似文献   

15.
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cuniculum)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或兔传染性鼻炎,其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存在于健康兔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内。当家兔抵抗力强,外界环境良好时,不易致病。当外界环境恶劣,饲养管理不良,家兔体质差,抵抗力减弱时,此菌乘机活动,引起发病。统计资料表明,该病是引起9周龄至6月龄的兔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治疗目的,必需做出生前或病前诊断。煌绿滴鼻试验是多种:日刊介绍的诊断兔巴氏杆菌病的一种方法。《中国兽医科技》(原《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11期刊登宋兆敏的《煌绿激发试验引起死亡初报》(以下简称《初报》)的文章,对煌绿滴鼻进行了否定,使兽医临床莫衷一是,不知其可。工作的需要,要求我们做兔巴氏杆菌病生前诊断、病前诊断、所以对《初报》进行了研究、推敲,认为其所谓“假阳性”理由不能成立,致死滴鼻兔不能排除药物以外的  相似文献   

16.
《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第4期发表了卢文华、谢全荣等八同志的“猪的水中毒”一文,仅就这一定名谈几点粗浅意见: (一)水(H_2O)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无毒性是举世公认的。同时它也是最大最广泛的溶媒。从“水中毒”这一名称来看;事实上不论井水也好,涝坝水也好,渠道常流水也好,都绝不是纯水,人们习惯上称为常水。常水的分子式也就不纯是H_2O了。因之笼统说“水中毒”就难于接受了。  相似文献   

17.
1981年《人民军医》兽医增刊和《兽医科技杂志》发表了“直肠滴剂治疗骡马结症的临床应用”一文,全面地介绍了该疗法的组方、用法及临床效果。为什么用少量滴剂能收到这  相似文献   

18.
《兽医科技杂志》1980年第4期发表李英才同志的《马属动物布氏杆菌病诊断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谈到:“布氏杆菌与沙门氏杆菌有比较高的凝集现象,在有马流产沙门氏杆菌病流行的地区,应用布氏杆菌抗原诊断马布氏杆菌病,非特异性较高,特别是平板凝集抗原和试管凝集抗原的非特异性更高,不利于正确判断结果。”正如作者所说,在3798份血样中,布氏杆菌和沙门氏杆菌两种抗原同时出现阳性反应的血样数为462份。虽然有这种现象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布氏  相似文献   

19.
犊牛瞎眼病在北方地区已较多见,对其病因,已引起广大兽医临床工作者的关注。1983年《兽医科技杂志》第6期刊登了张庆懋等同志《犊牛先天性瞎眼病病因探讨》一文,认为犊牛先天性瞎眼病病因是由于棉子毒中毒所致,并在发病情况中提出:“尚未发现有未吃棉子壳、饼而发病者”等等。 我们于1955年所见过这方面的病例,1966~1969年就此病在本地区大量发生,曾进行过初步调查,最近再次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对此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等,与张文有不同认识,提出以供商榷。 (一)关于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贵刊一再发表文章,反对“一稿两投”的不良文风。我们也为此而高兴,因为这是对读者负责,让我们能够多看到一些兽医工作者的学术文章和经验交流,增长我们的知识。同时也给“一稿两投”者敲警钟。可是就在贵刊今年第四期上又发生了一稿两投的情况。 贵刊1984年第4期第23页发表的成都市金堂县兽医诊断室徐和友、涂述华的“猪霉玉米中毒病的研究”一文,是在今年《中国兽医杂志》第3期20页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尽管某些字、句不同,但其内容是一样的。当然,单就这篇研究报告来讲,有理论,有实践,水平是较高的,但是否因为水平高,就可以“两刊并重”呢?究竟是编辑的粗心,还是作者有意两投,或是有什么“关系”?我们弄不明白,请编辑同志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