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     
任正非:狼行天下最近因为华为"辞职门"事件,一向低调的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成为一个焦点人物。今年63岁的任正非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创办的华为公司已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春天人人爱,我们检察人更是对春天情有独钟。说起爱春天的理由,检察人自有检察人的说法,与职业相连,与感情相伴,与梦想相牵。一草一木都有意,一山一水总是情。现在,就晒一晒咱检察人爱春天的N种理由。公诉如腊梅:一身傲骨一身霜一位诗人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足见人们很喜欢春天,不太喜欢冬天。但是,如果没有冬天的寒冷,哪有春天的温暖?就是进入初春,也不可小觑冬天对春天的爱意。你看这乍暖还寒的阵阵寒流,让多少病菌虫害  相似文献   

3.
代丽梅 《中国律师》2011,(12):69-70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1年,现事务所共有执业律师及助理300余名,其中党员109名。自2001年成立党支部至今,在“四个同步,五个坚持,六个至上”核心思想的引领下,党的建设不断推动着事务所建设的发展,事务所的建设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自2005年起,党支部年年荣获四川省律师协会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0年6月,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向泰和泰律所党支部颁发了“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四川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  相似文献   

4.
平静  德红 《检察风云》2001,(6):56-59
《南方周末》在2001年4月12日法治专版上,刊登了一篇《“中原第一大律师”蒙难记》,在大律师的头像旁是一个通栏标题,大黑体字,十分醒目。该文主人公是位名叫李奎生的律师,文章倾向性很明显:对李奎生同情和为他打抱不平。在著名的《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上,也以很大篇幅刊登了《酷刑专家体验酷刑》的文章,文章主人公仍是李奎生,报道内容与《“中原第一大律师”蒙难记》如出一辙。可以说,李奎生现在是中国不少媒体的焦点人物,他之所以成为各家报章关注的对象,是因为这位“中原第一大律师”曾经吃过  相似文献   

5.
任正非是一个传奇.他用2万元钱创建了日后改写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华为,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有魄力、最具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但他却始终避开媒体的聚光灯,留给外界无尽的猜测和臆想. 贫困中立下大志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省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他的父亲任摩逊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协助筹建一所民族中学,一头扎进去就是几十年.他的母亲程远昭是一位中学教员,陪伴丈夫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们厮守了一生.  相似文献   

6.
人物简介:姜汝祥,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国家计委工作,在“摩托罗拉”担任过战略规划经理,2001年出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2002年被评为中华海外十大创业人物,现任锡恩公司总经理。他是国内著名企业战略专家,主要著作有《市场、政府与社会变迁》、《北大为证》、《行销广告战》、《品牌广告战》,畅销书《差距》、《榜样》、《真正的执行》。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给孙子们传授人生真谛。他说:“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进行着一场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傲慢、贪婪、自卑、谎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心、希望、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哪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说:“你喂它食物的那只。”(见2005 年1 期《特别关注》) 看了这则小故事,我想到了《玉堂丛语》卷一所载的曹鼐先生。他是明代人,年轻时任山东泰和典史,即类似…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遗书     
他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出两份遗嘱。一份给父母:“你们看到我的这封信,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从小受父亲教育,要做正直的人,好男儿要报效祖国,为平民百姓多做好事。”一份给妻儿:“我对不住妻子孩子,你嫁了这样一个不要命的丈夫。”这是我们的同行——中国经济时报“揭黑记者”王克勤的悲壮时刻。就是这名记者冒死撕开了兰州证券的惊人黑幕。开始有黑老板要以30万来收买他,后来有恶人在电话里对他狂喊:“我们要血洗你全家!”在死亡的威胁中他写报道,在写报道的夜晚他写下遗嘱。终于在2001年2月3日《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石破天惊地发…  相似文献   

9.
2001年 1月 17日,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终审判处泰山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原经理王清利有期徒刑 8年。   王清利,现年 56岁,案发前系泰安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曾荣获泰安市“富民兴泰劳动奖章”,多次被所在区和街道办事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企业也曾被命名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市级优秀施工企业”、“区级名星企业”。王清利确曾有过辉煌的业绩。终审判决后,他自己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想到即将开始的监狱生活,他更是心情沉重,充满了沮丧和无奈。然而,这完全是他咎…  相似文献   

10.
立法、监督、代表、信访……岁末年初,回顾2005,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亮点频现;回顾2005,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在创新中断发展;回顾2005,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阵阵“新”风吹拂下从夏天到冬天,时过半年,50岁的蚌埠市交警柴建淮至今念念不忘他参加过的那场立法听证会,还在算着《安徽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开始施行的日子; 从年初到年底,这一年,省人大代表、萧县永固镇副镇长王庆  相似文献   

11.
说“过秦”     
贾谊《过秦论》中的“过秦”一语,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的解释是:“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其他有关选本的说法与此略同。此说盖本于《昭明文选》李善注:“言秦之过”,但我认为还值得商榷。我们并不否认古汉语中的“过”可作“过失”解,也不否认古汉语中的名词可作动词用,然而,用这两条来解释“过秦”一语,却似乎有些牵强。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2.
春天     
小时候对春天的感觉是,在大人们板着指头数尽九后,有暖风吹来,我们背着大人悄悄脱去厚重的棉衣,在胡同里疯跑。让我们畏惧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风吹在我们身上,不再是像刀一样阴冷刺骨,而是暖暖的。像母亲平时抚摸我们的手。在这暖风的抚摸下,我们出了满身的汗。大人们看着我们在胡同里快活地疯跑,笑呵呵地说:该脱棉衣了,春天来了。那时知道,脱下棉衣享受暖风的时候就是春天。再后来上学了,读了朱自清的《春》,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超范围经营”说法取消 2001年1月1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实施,引起广泛瞩目。它被认为“不仅是新世纪北京施行的第一部法规,而且是一部关系到首都高新科技发展前程的重要法规”。一部地方法规受到如此关注并不多见。针对《条例》中一些原则规定,2001年2月13日,《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1995年颁布,2001年修订,现在实施已经十周年了。值此“两法”诞生十周年之际,面对现实,不免萌生一些感想。也许是由于文学作品、电影的影响,我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对检察官、法官产生了一种代表公正、铲除邪恶的敬畏之情。从事法学研究几十年之后,这种敬畏之情升华为理性。认识到法官和检察官在法治社会中居于重要地位,因为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纠纷,社会主义社会要尽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司法正是和平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机制。只要我们能…  相似文献   

15.
<正> 孔子有无法律思想?对这一问题,法律思想史界存在有不同意见。大多数论者认为,孔子有法律思想;也有个別论者认为:“孔子没有正式的、系统的法律思想。”(程天权:《孔子法律思想立疑》《法学杂志》1985年第4期)后者认为:“我们既看不到他(指孔子。笔者注)对法律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什么见解,又没见过他对立法提出过什么原则,对于法律如何为国家政权、经济基础服务,孔子没有提出过任何理论”,因而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1 2 0 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 ,把蒙古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 ,加以整理 ,并记录下来 ,称为“大札撒” (札撒意为法令、法规 )。窝阔台即位后 ,重新颁布“大札撒” ,使之成为蒙古世代遵守的法律。大札撒是蒙古早期游牧封建经济的产物 ,不适用于高度发达的汉族农业社会。窝阔台灭金后 ,不得不在中原地区沿用当时通行的金朝《泰和律》。《泰和律》编于金章宗泰和元年(公元 1 2 0 1年 ) ,它是以唐律为基础增删而成的 ,包括律义 (律 )、律令 (令 )、敕条和六部格式四部分 ,共 83卷。但蒙古…  相似文献   

17.
缘起新诗格律运动,无论是从陆志韦1923年出版的《渡河》算起,还是从1926年《晨报·诗刊》出版算起,都已有了六十年上下的历史。它自成为一个“运动”之后,几十年来,虽然时断时续、时隐时显、时起时伏,经历着一条曲曲折折、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是却始终吸引着许多人沿着它行进的方向去不断探索开拓。1965年春天,诗人、元帅陈毅说起过,毛主席曾向他讲到中国文艺改革以诗歌为最难,大约需要五十年的时间。可见新诗格律和形式要创出一条公认的路子,是多么的不易。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尽力推进它。  相似文献   

18.
徐中潞 《中国监察》2009,(11):63-63
近读《明史》,对一则故事感触颇深:泰和典史曹鼐(相当于现在的司法干部)捕捉到一绝色女贼,因路遥日昏。夜宿破庙。女贼欲逃生,千娇百媚以色诱之。曹鼐在心猿意马之际挥笔写下了“曹鼐不可”四字贴于墙上,警醒自我。过一会几,又揭掉烧毁重新再写,写写烧烧连续十几次,最终克制住了心中浮起的欲望,保持了“清白之身”,留下一段“英雄终过美入关”的佳话。  相似文献   

19.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期“又是一年春草绿”时的杂志 ──《中国律师》第四期。刘桂明总编辑《拥抱春天》 的“絮语”一直让我忘不了这个春天,即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0年的春天,亦即作者所拥抱的“律师的春天,法治的春天,改革的春天。”《拥抱春天》写得很美,很有意境,很有深度,使11万中国律师充满了希望。但作者又出了一道相当难的“律考”试题“你为什么当律师?”五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当律师呢?没有想到数月思考得出的结论竟是:我本不想当律师。 可能与出身军人之家有关,从小我生性好动,在政法大学读书时还任校武…  相似文献   

20.
法眼看天下     
廉立 《天津律师》2006,(2):19-21
新闻:《馒头血案》惹怒名导陈凯歌 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巨资大片《无极》上映之后.一个名叫胡戈的年轻人截取电影《无极》画面.创作了声画俱全的搞笑版《无极》,用法制节目的形式演绎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小短片一出现就在各大网站散播开来.有人称之为“恶搞”。对此.陈凯歌曾一度大方地表示.不会与这则短片太过较真.但2月12日突然在柏林宣称要告胡戈。他坚决表示:“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陈凯歌说:“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而《馒头》的作者胡戈则对媒体表示:”陈凯歌根本误会了我制作这个短片的意思.其实我没有恶意.是他太认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