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冬 《刑事技术》2005,(6):38-40
随着计算机深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后,计算机犯罪也以网络入侵、网络诈骗、网络盗窃和盗用知识产权等各种形式出现。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关键是如何将犯罪者留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中的“电子痕迹”作为有效的诉讼证据提供给法庭,以便将犯罪者绳之以法,成为目前人们研究、关注及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这即是计算机电子证据取证技术。它是取证技术人员使用软件和工具,全面地检查计算机系统,以提取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电子证据,并对该证据进行的确定、收集、保护、分析、归档以及法庭出示的过程。1电子证据的特点计算机电子…  相似文献   

2.
网络和计算机已经无孔不入地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商务交往模式在冲击人们日常的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冲击着我们本已趋后的民事诉讼法体系,给立法和司法带来了许多问题.从最早的恒升公司诉王洪网上名誉侵权纠纷到最近的新浪诉搜狐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其中计算机数据都在诉讼中成为至关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论电子证据的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而电子证据作为网络犯罪的"软肋",为我们侦查网络犯罪提供了依据。电子证据不同于数字证据和计算机证据,其具有传输上的快捷性和内容上的易篡改性等特点,对于如何完善电子证据的收集,我们应从法律规制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但是,这种新形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带来很多问题.各国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素质又参差不齐,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和犯罪对象.防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法律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如何抵抗各式各样犯罪手法,如何做到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则成为打击计算机领域犯罪的突破口.本文首先通过对电子证据的理论概述、特征分析,从而阐述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案件中对电子证据的勘查、收集、提取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促成了更多犯罪手段的产生。这使得电子数据在侦破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新修订的刑诉法中明确规定将"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列为独立的证据类型。电子证据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电子数据,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强大证明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子商务网络争端越来越多,网络仲裁是解决电子商务争端的更合理、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刚刚施行的背景下,文章就网络仲裁协议和电子证据的问题进行一些法律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线网络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在给应用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引发诸多的通过非法入侵无线网络引起的计算机犯罪行为。路由表记录信息、无线连接日志、电子文件、信息作为证据,正日益引起了法律界和计算机界的重点关注,而对应的电子证据的法律力问题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蒋凭 《法治研究》2007,(12):15-16
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各类犯罪案件中,包括经济诈骗、恐吓骚扰、敲诈勒索、贩卖毒品、贪污挪用、行贿受贿、信用盗窃等,特别是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挪用、行贿受贿等案件,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电子证据,如此一来,搜查扣押电子证据对破获各类案件和打击犯罪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商务网络争端越来越多,网络仲裁是解决电子商务争端的更合理、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刚刚施行的背景下,文章就网络仲裁协议和电子证据的问题进行一些法律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司法鉴定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增长。如何收集、检验、鉴定电子证据是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阐述电子证据的特点、采集固定、审查判断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电子证据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并根据电子证据的独有特性提出检察机关开展此项工作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点。电子证据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笔者认为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数据或信息。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证据必须是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证据较其他类型的证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佴澎 《河北法学》2004,22(3):128-13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运用 ,计算机犯罪不断发展变化。证实计算机犯罪最主要的证据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具有技术性、易变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属于书证。直接言词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影响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电子证据要通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查证。  相似文献   

13.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皓 《犯罪研究》2007,(2):50-53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技术本身的准确信和可靠性以及适用的灵便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由安全性问题引发的网络犯罪已趋多发态势。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犯罪中的电子证据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了广大司法工作者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时无所适从。本文尝试从剖析电子证据的本质概念入手,着重就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开展电子证据的收集、审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已走进了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它在被作为犯罪手段时所具有的巨大破坏作用。本文就网络犯罪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如网络犯罪电子证据的特征;电子证据的提取;电子证据的认定、采信以及网络犯罪电子证据立法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证据是认定事实的关键,各类案件正确处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具有确实、充分的诉讼证据.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民商事流转更多地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以数字形态存在的信息急剧增加,电子数据的价值越发得以显现.网络交易、网上拍卖、网络公告、网上招标、远程医疗、移动支付众多的电子商务类型在给社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证据制度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董健 《科技与法律》2008,(6):85-88,93
计算机犯罪中的证据可以看作是传统证据内容与电子化表现形式的统一。在计算机犯罪证据取证过程中存在着关键证据获取、合理取证、证据综合提取、证据保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电子证据取证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日益增长。因该类犯罪的特殊性,案件办理中如何锁定犯罪嫌疑人成为突出问题。当前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电子证据的取证、审查的研究探讨已达白热化,但办案实践中对确定案件嫌疑人等证据链的实质性审查还停留于办理传统刑事案件的固有思维。在现有条件下高效、客观办理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不仅需要立足于新的证据模式,更需要在新证据类型下探究新的审查模式,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翁里  张晨田 《法制与社会》2012,(24):129-13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件的重要载体.虽然新刑事诉讼法时电子数据加以规定,但它仍给传统证据法律制度带来了很多挑战.基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特点,本文在阐述现行法律关于电子证据提取、审查中存在的缺陷等问题后,针对侦查、审判流程中如何依法坚持提取电子证据的原则,规范保存和出示电子证据的程序方面,提出涉及电子证据案件的现场勘查必须聘请懂电子技术的人员才能充当见证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类型案件中的证据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盗窃"网上"虚拟财产"类型案件是最近出现的较为特殊的案例,它是网络与人们生活进一步紧密结合所出现的负面产物.从发展的眼光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司法机关将严重侵犯合法"虚拟财产"的案件纳入司法程序已成为必然趋势.从证据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案件中要解决的是电子证据在运用上的相关问题.在此,需要首先从实体上界定此类案件在何种情况下构成"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然后在分析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归结出此类案件中电子证据的特点,最后对于此类案件中证据的取得既要遵循一些电子证据取证上的基本规则,又要确立规范取证主体、取证途径以及提取、保全和鉴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杨光 《政法学刊》2013,(2):112-117
网络证据是在网络条件下存在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它具有流动性强、存在范围广、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超文本等特点。与传统的证据相比,它又具有数字性、准确性、依赖性、稳定性、多媒体性、传输快捷性、可分离性等特征。相对于电子证据,网络证据在生成的主体与场所上,在传输的环境、速度和范围上,在收集的主体、场所及方式上,在证据的保全和审查判断上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