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7年9月20日,在福州举行了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活动。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主办,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台联、省金门联、省黄埔同学会协办,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承办。活动吸引了两岸和港澳及海外专家学者270多人参加,其中台湾专家学者100多名,开幕式时来自国内各地的旁听者达千余人。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认同和两岸民间友好往来活动。会议前收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及热心人士报送的论文资料131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王耀华等省领导,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庄奕贤,福建省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飞,福建省有关单位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本刊选发其中3篇领导讲话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2014年6月20日至26日在台湾高雄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和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等有关社团协办。来自两岸有关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既为海峡两岸民间自发,更是闽台两岸两地百姓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与历届相比,规模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本次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彰显了“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蕴含着“两岸同心,共谋未来”的精神,提供了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的佐证,首发《闽台百家姓》把两岸姓氏学术研究提高到新起点。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梦与谱牒文化”为议题的“第五届海峡百姓论坛”于2013年6月15日至17日在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漳州市海外联谊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高雄市百姓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在野党”频频“登陆”引起台湾岛内“大陆热”的情况下,如何顺应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 积极推动闽台经贸关系健康、快速发展,本人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积极推动:积极争取福建省成为两岸包机直航的受益地区;建立和完善为台商服务的机制;利用两岸贸易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大我省对台贸易,强化对台通商口岸地位,把我省建成两岸区域物流的重要通道;以厦门建成自由贸易区为突破争取逐步建立闽台间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为建立两岸更紧密经贸安排先行先试;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不失时机地扩大台商在我省农业领域的投资,增强我省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闽台金融合作;应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两岸民间精英论坛光顾。  相似文献   

6.
<正>两岸同根、闽台一家,姓氏源流、一脉相承。2007年,我们在海峡西岸的福州市成功举办"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和各姓宗彦贤达欢聚一堂,溯姓氏之源流,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充分挖掘统战资源,立足闽台"五缘"优势,以打造"海峡百姓论坛"品牌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文化统战领域,以加强海外联谊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深化闽台民间交流合作,以闽台文化理论研究为抓手,进一步突出我院科研特色,在服务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中凸显学院的特色和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两岸商会经济论坛,突出了“ECFA、商会、经济”三大特色,彰显了“商会助推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其成功举办,更好地发挥了福建区位优势,创新了工商联服务大局的品牌工作,深化了闽台经贸合作和共同应对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溯源追宗,敬祖爱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自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正是基于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文明自觉,两岸民众共同打造了旨在促进两岸宗亲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峡百姓论坛”。“论坛”秉承“两岸同根闽台一家”宗旨,敦睦亲情,认祖归宗,传承文脉,建设文明。  相似文献   

10.
由于福建与台湾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人员交流交往历史悠久。人员联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基础。出入境管理对闽台人员的交流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闽台人员往来情况看,出入境管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两岸同胞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交流,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适应两岸形势发展需要,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加强两岸同行交流,共同维护两岸同胞出入境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近五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观问题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大陆与港台、国外学界在此研究上的不同发展路向及其特点。本文还指出该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该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而广泛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迄今为止的所有社会形态,由于宗教极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从而使它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怎样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宗教应该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通过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前进,与社会主义同生存、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权利义务的合理范围也就是法学意义上的限度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权利、权力、义务之间设定必要的界限以规范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和被制约、平衡和被平衡关系,权利义务的限度实际就是对权利义务的设立和运行范围的合理限定。  相似文献   

14.
会计社会环境对会计目标具有制约作用,社会环境也影响着会计具体职能作用的发挥。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发展趋势,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会计模式,正确处理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搞好我国会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社会群中的弱势群体,对青少年权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是法律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权益法律保护的历史和现状,阐明了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对青少年权益进行保护的完整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是现代人完善自身修养时不可忽略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追求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原则和思维方法.孔子的忠恕之道和<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的修养方法,以及"诚"的思想,不仅为目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具体的素材,更为个人进行道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效率、精简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但从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后续性效果来看,效率、精简的局面往往只出现于改革的初期.怎样才能保持住政府精简后的高效率,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分析制度形成、变迁的动因上,尝试构建政府机构改革后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利用人体藏毒实施毒品犯罪的案件较为突出,虽然单宗体内藏毒的案件涉及的毒品数量较少,但此类案件数不断增多,被基层禁毒民警形象地称为“蚂蚁搬家”,给缉毒工作增添了难度和工作量。要打好打赢这场人民禁毒战争,我们决不能抓大放小,低估“蚂蚁搬家”式的体内藏毒案件。在多年的实战中,我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查处体内藏毒的方法,通过对体内藏毒案件的特点进行剖析,以供同行参考并指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定义中规定: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同时又规定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受刑罚处罚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涵义不同,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和学理上都令人产生疑惑。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法律特征中的“应受刑罚惩罚性”以“应负刑事责任性”取代更为确切。另外,在刑法中应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已满十四周岁降为已满十三周岁。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不因人的善、恶而存在和消失 ,不专属于某个阶级、某种制度 ,是掌权者或统治阶级赋予它特质。国家职能的演变是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国家本身只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工具。由于现代国家产生于封建国家灭亡之后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从建立之初 ,它就具有了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属性。从而赋予了现代国家的职能是创造和保护用以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的社会环境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