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原成份、高原生理反应、高原代谢适应、高原运动机能、高原适应、身体训练和运动成绩六个方面都体现了高原环境对身体及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维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人间仙镜“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唇滇金丝猴的故乡.隶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高原,迪庆州南端。东邻香格里拉县。东南连接丽江市的玉龙县。南接怒江州的兰坪县。西与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接壤,北与德钦县山水相连。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国土面积4661平方公里。辖七乡三镇。境内各种自然资源富集。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共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后,昭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昭通市有关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决定.积极承办“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粮食、苹果示范园”,引领推动全区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昭阳区农业局按照区委、政府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昭阳大地谱写农业新篇章,用汗水迎来省党代会的第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4.
冯洪泽 《社会主义论坛》2021,(3):F0002-F0002,I0001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保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始终坚持"三农"基础地位不动摇,从全局上部署、战略上谋划、财力上支持、举措上创新,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巍巍高原、茫茫群山,是其基本的地形特征。百余万年来(从古代元谋人算起),云南人生在高原,耕耘呵护高原;长在大山,敬畏保护大山,赋予了高原和大山人文情怀,创造了悠久瑰丽的民族文化;高原和大山,也向云南人奉献了琼浆宝藏和无限风光,并对云南人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相似文献   

6.
1935年初,为了粉碎国民党大规模军事"围剿",在陕甘边、陕北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关于西北革命意见日趋一致,西北革命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干部队伍,陕甘边、陕北根据地遭受党内错误路线干扰相对减弱等有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2月5日,陕甘边、陕北根据地部分主要领导人齐聚赤源县周家硷,召开周家硷会议,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初步实现了中共领导的西北根据地的统一。西北根据地的形成对推动西北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农业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农业高职教育的规律,构建与高原特色农业对接的"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因地制宜,结合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以高原特色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突出特色抓农业,突出生态抓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9.
通过主观知觉测量方法对职业女性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女性职业高原现象有5个特征.由于特殊的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社会性别角色模式、组织等级制度、激烈的竞争、繁杂的家庭事务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越来越频繁地感知到所遭遇的职业高原问题,而女性自身努力、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家庭支持是帮助解决女性职业高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和创新举措。大理白族自治州始终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产业兴农、产业提效、产业增收为目标,集中打造“烟草、核桃、畜牧水产、生物药业、蔬菜、特色水果、蚕桑、薯类、高山生态茶和特色花卉”十大产业,全力推动千亿元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高原特色、大理特点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云南,是云南人民的一个美丽梦想。但什么是美丽云南,如何建设,仍然值得探讨。 人与自然和谐:美丽云南之美 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人文多样性丰富的省份。云南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云南的自然环境有多方面的典型性:云南有地貌的多样性,例如从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米的高原地貌包括了青藏高原的南沿、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到南部海拔400米左右山坝相间的区域;云南也有因河流众多而形成的峡谷地带,例如怒江大峡谷、红河大峡谷等。  相似文献   

12.
《西北、华北等省区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研讨会会集》编审会,于1996年3月25日至4月2日在西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甘肃社院原副院长巨振为、原办公室主任王维岐,新疆社院原副院长高原,山西社院原副院长张承纲,河北社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胡东洋,陕西社院原副院长铁木尔哈达等6位同志,陕西社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谭冰石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陕西省政协副 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陕西社院党委书记纪鸿尚、省委统战部干部处处长姜晓阳、陕西社院副院长尚公友、陕西社院党委副书记喻俊福看望了大家,纪鸿尚同志还即席发表了热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百余万年来(从元谋人算起),云南人生在高原、耕耘呵护高原,敬畏保护大山,赋予了高原和大山人文情怀,创造了悠久瑰丽的民族文化;高原和大山对云南人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构成了云南精神的两大内核。阐释归纳出云南精神被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特质,追求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升华,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创新的博大胸怀;大山精神就是坚定、担当、求真、务实的坚韧作风。高原情怀和大山精神是我们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是一个经济社会先行发展和基础性工作的地勘事业单位,是一支与高原和大山有着特殊感情的找矿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弘扬高原情怀,发扬大山精神,特别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要把高原情怀和大山精神运用在抓住和用好机遇上,运用在转变方式上,运用在深化改革上,力求地质找矿取得新成果,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取得新改善,云南有色地质经济取得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结合本省特有资源和特殊区位优势,提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决策。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祥云在这一精神引领下,紧紧围绕“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一中心,先后出台了《祥云县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祥云县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40年代,陕西现代著名农学家安汉提出并实践了“一考察,二研究,三建设”的西北开发三部曲,初步探讨并解决了现代西北开发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方法步骤和原则重点等问题,从而不仅理出了当年西北开发的思路,而且也为今天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他的这一努力对于当代西北开发,无疑仍具有某些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云南省永胜县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围绕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品牌”农业,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精心谋划,统一部署,迅速推进,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永胜县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产业结构、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经营能力、科技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永胜县要抓住列为全省农产品主产区的机遇,以实施功能区规划为导向,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慢性适应不全症的常见类型之一。本病不仅见于当地居民,也见于移居者,一般至少在高原留居三年以上。这也是人体对高原缺氧的代偿性反应。由于长期缺氧导致正气不足,以致气血运行不力,久则瘀血阻滞经脉,从而表现有面部、嘴唇,舌体瘀紫,以及头昏头痛、全身乏力、手足指趾端明显紫绀等一系列见症。笔者前在西藏自治区医院工作期间,曾据脉参证治疗数十例,疗效尚称满意。现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验病例,介绍如下,以供今后进藏工作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以稳健的速度在向前推进.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强政治文明的建设.落后的政治文明建设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特殊的客观条件:一是在历史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进程缓慢;二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宗教信仰比较复杂;三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相当薄弱.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当前西北边疆地区分裂势力再度抬头,使该地区民族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在剖析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族际教育公平、促进族际公平就业、强化国人意识、调整民族政策等5个方面缓解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