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马克思创立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生产关系概念无疑起着中心轴的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由于经济学知识的不足,马克思还没有达到对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解,以至借助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来阐述历史的变迁,虽然由此从总体上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较为系统的阐述,但在很多具体理论上还存在着不足。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达到了对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解,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上的重大突破。这些思想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得到系统的运用和阐发,从而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的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2.
张中瑞 《理论前沿》2001,(12):32-32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特别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出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永保其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根本的政治原则 ,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庄严的历史使命。早在150多年前 ,马克思就指出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 ,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在当代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唯物辩证地阐述生产力(由人力与物力结合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人力所有者与物力所有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以及派生的产品所有者的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集中表现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社会形式)三者之间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正是基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引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社会发展意味着创新.《资本论》对上述规律的阐述,应注意它在当代的发展.本文特别注意作为生产力源泉的"自然条件",也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对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力本身注意它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教育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中注意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如何决定分配关系,又由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哲学教科书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与马克思著作中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区别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要注意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科技手稿"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缘起于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深入分析和探讨。马克思在"科技手稿"中全面探究了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协作、分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阶段,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和机器大生产对发展生产力所做的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是无限抬高技术的社会作用,将其置于"本体"的高度,而是为了批判技术发展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揭露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因此,马克思不是"技术力本论者",他的主要注意力始终在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革命上。研究马克思的"技术手稿",不能将其与整部《资本论》割裂开来,更不能脱离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同悟 《理论前沿》2007,510(21):38-39
高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需要认识这种变革,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构建以生产需求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生产理论、生产力发展理论、知识化的生产方式理论、资融化的生产关系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我国社  相似文献   

8.
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讨论,大致是因循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而分别展开的: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哲学概念,以“异化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批判含义;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实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以“雇佣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认识论含义。实际上,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劳动概念只是他用人本主义哲学术语和思想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性概念,其中既有价值批判的因素,也有社会认识论的成份。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的特定阶段--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两种生产理论揭示的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的矛盾运动规律才是纵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并非马克思的哲学贡献,而是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运用于历史的贡献,即社会科学哲学的贡献,其理论地位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即自然科学哲学相当.作为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的哲学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 ,科学技术始终促进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并导致阶级、阶级结构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起点和基础。在知识经济变革时期 ,科学技术更加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产 ,引发了经济和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崭新变化。新经济形态的变革并不意味工人阶级历史地位的结束 ,相反 ,正是在这一变革过程中 ,工人阶级逐步转变为知识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为工人阶级的转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自身“转型” ,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