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季节.在这个春天里,烟台市福山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却在微笑着与病魔顽强地抗争.连日来,张广秀的日记充盈着我的记忆,她的敬业、她的坚强、她的淳朴、她的执着、她的担当,一次次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2.
晚上10点半,门铃响了,来了朋友L.这么晚了,而且神色不对."你这是怎么了!"她不说.我劝慰她,但又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也无从劝起.于是又想逗她笑,但她终于还是哭.我留她住下,她偏冲出门去.我想送她,她一下拉上铁门,差点把我的手指头轧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青年时代,正是一九二四年北伐战争风起云涌之际,当时听说,中国妇女界有位杰出的人物——宋庆龄女士,她将带着女兵从赣江经过.我渴望参加这支队伍,去当一名女兵.以后我在革命队伍里,陆续听到有关她的事迹.她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前几年与赵女士再婚.最近我们的关系日趋紧张,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便同她商量解除婚姻关系.赵某同意与我分手,但提出将我去年在单位领取的60000元养老保险金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她一半,否则就不同意离婚.我想,我以后就靠这笔养老金生活呢,怎么能给她分一半,就拒绝了她的要求.这样,我们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星稀月黑之夜,二十时十八分,一位伟大女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半个多月来,我不断地守侍在她的病榻旁边,或徘徊在楼下的走廊里,心中默祷着使人心灵窒息的噩耗不要闯来.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止境的.大限终于来了.我没有话可说.我咽下了凝聚在眼眶的泪水.六十五年来我所认识的宋庆龄同志的战斗的生涯,象长篇的连环图画,一幅一幅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最近的谈起.邓颖超同志亲自向宋庆龄同志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接收她入党的经过,宋任穷同志同我向她报告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她喜悦地点了头,说“谢谢同志们”.这之后,五月二十日,晨九时,叔婆——我通常这样称呼宋主席——曾和我作了相当长的谈话.那已经是她病情非常危急的时候了.她坚强地战胜病魔的冲击,一句话带两声喘地谈,谈,谈了足足二十分钟.我的广东腔北京话,她常常听不清  相似文献   

6.
房东南茜     
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的经历和事情.我的留学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而这一年中,与我朝夕相处的,既不是我的家人,也不是我的同学,而是我的房东南茜.我认识她的时候,还是在国内的一次广交会上.挤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一头黑亮的披肩秀发的姑娘,正在指东划西.从服饰上看,不像中国人;她付款时,我才注意到那一口美式英语.她一回头,撞到我身上,大包、  相似文献   

7.
我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的一个残疾人专职委员.有一天残疾人何梅跑来向我哭诉,原来,她在镇上的一家企业当清洁工,干了一个月老板发现她只有一只手便把她开除了.她一个临时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没有一点办法.希望我们能帮帮忙.  相似文献   

8.
太湖在记忆里,记忆里的太湖在梦里. 太湖渊源流淌,哺育了好几千年的人,这其中包括我的祖辈和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太湖的美丽,也许我知道她会时刻地陪伴在我的身边,不会轻易地离开我,也不会轻易地伤害我,就像姑苏的女子小家碧玉一般地纯真;也许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时间和心境去仔细地欣赏她,或者说是怕亵渎了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她的美在感觉中记忆中回味里,我舍不得也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轻易地窥视她的纯净,那是我心中最后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9.
一 不得不承认,那个女人是一副顶级的毒药。请原谅我不提她的名字.不是因为隐私什么的,而是我即便只提她的名字,都能引起我厌恶与恐惧的综合反应.我甚至恨不得把那几个字从脑袋里扣掉,并狠狠地踩上几脚。当然.我是清醒的,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便她的名字真的烂掉了,人还是在那里的,况且她的阴影已经深入到我的骨髓里去了。  相似文献   

10.
个案之一:始终不能忘记我的初恋男友 我是一个机关的公务员,在母亲的严格监控下长大.从小她就给我安排好了一切,每天穿什么衣服、吃哪些食物、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等等,都是母亲说了算.我开始还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是后来就懒得争辩了.她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以前我和表妹王某的关系很好,彼此都尊重对方.去年七月我去外地出差买了块价值300元的精美的手表送给她,她非常高兴,一再向我表示感谢,说以后一定会报答我.可是最近我遇到一件难事求她帮忙,本来她有能力解决我的事,可她拿起架子来,一口拒绝帮忙,还说了一些难  相似文献   

12.
我刚过五岁的女儿有一天很认真地对我说,"爸爸,我要开一家'蓝猫'专卖店."我问她干吗.她说,"我要挣钱,买大房子."我开玩笑说,这事儿现在不用你管.你现在的第一要务是在成长中学文化.有了文化才能挣钱.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见到张莉,她卷曲的四肢不禁让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真没想到,一个出版了两本书,创作了多部作品的女作家竟会是这个样子.随手翻着她写的书,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本已经出版的叫《生如残月》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心如皓月》.慢慢地,我发现这两个书名就是她这个人的真实写照.张莉对我说:“可能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废人,但在我心里,我要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人总是这样,当你懂得珍惜青春时,它却永远地逝去了.跨越不惑的门槛,通过生命的中点,丰姿多彩的青春年华,只剩下酸甜苦辣的往事回味.踏上社会之初那是在一九五八年夏,我刚刚小学毕业,就参加暑假突击扫盲活动.我的扫盲对象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街道妇女.每天我一去上课,她总是先给我倒上一杯白糖凉开水,然后一边认字,一边扇扇子给我解暑.认完字,她还给我讲一些社会上的风俗人情.三天的扫盲,我并未教会那位妇女多少字,但是我从她那里听到学到的东西却给少年时代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第一次踏入社会时,她给予我人情和温暖,使我永远归心于这个社会,永远热爱这个世界.从此为人民服务再也不是空洞的说教,那位妇女的形象成为人民母亲的化身  相似文献   

15.
铁生和希米     
希米是铁生的夫人,是我曾经的同事,姓陈.她性格开朗,胸怀坦荡,说话从不藏着掖着,很好相处,大家熟了,都叫她希米,很少有人称她的姓.希米是华夏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部的主任,是一位独立精神很强的女性,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学术出版的初衷,出了很多好书,国内哲学界的几位大家,如陈嘉映、刘小枫等人的著作,都曾经她的手编辑出版.希米长得很漂亮,但是小时候曾得过小儿麻痹,一条腿不便,走路离不开拐杖.相处久了,熟了,我问她为什么嫁给铁生,她说,像我这样,优秀的看不上我,不优秀我看不上,还不如嫁个最优秀的,满足一头儿.她说话就是这么直.  相似文献   

16.
服务犬     
早在1989年我就认识了在得克萨斯从事训狗工作的卡伦,那时我很喜欢她训养的一条叫作“蜜饯”的狗.正因为这一点她才觉得值得与我约会,由于我很支持她所热爱的训狗事业,所以她就嫁给了我。 卡伦原先训养的只是供聋人使用的助听犬以及供盲人使用的导盲犬。然而经过多年对狗的观察,她于1995年提出应该训养  相似文献   

17.
我至今在银屏上看常香玉精采的表演,听她优美的演唱,想着她“戏比天大“的遗言,我真地觉得这位豫剧大师并没有死,她仍然活着,她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8.
浪漫公害     
我不是一个爱买花的人,喜欢百合的女友从来没有收到过我送的一支百合.包括她来北京的那个晚上,我突发奇想的要送她百合,在西站找了很久的花店,最后却找到一家花圈店.  相似文献   

19.
"我的妻子(案主)今年36岁,因脑栓塞导致左侧偏瘫,经过康复现在可以独立步行1公里.她平时用右手写字吃饭,言语和认知功能正常,左手功能较差.得病前她在电信公司工作,是一名客户经理,她好胜心很强,还想回去工作.我对此有点担忧,但她不担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说只要有可能就会全力以赴去争取.请问专家,以她现在的身体情况,还能继续...  相似文献   

20.
"感谢支持"     
我的来意还没讲完.她已经接了五个电话.处理了两件前来请示的事务.看她低头沉思的神态.听她用坚定的语气布置工作.真觉得她身上有那么一点女军人的气质.这就是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赵春鸾给我的最初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