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解缘     
张黎洲 《文明大观》2001,(11):65-65
当《文明建设》创刊之时,我作为读者、作者、支持者,就同她结下了不解缘。10年了,从《文明建设》到《文明大观》,从一般期刊到省优秀期刊,既不容易,又不平凡,她拥有了可观的读者群,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确实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到今年五月一日开始试播的新闻频道中的《直播中国》、《声音》,在淘汰率极高的电视圈中,敬一丹从容走过了十年的电视新闻从业历程。就像她那般执着的喜爱“声音”这个词语一样,她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毛阿敏再熟悉不过了。从1985年的《思念》到《绿叶对根的情意》,从《渴望》到《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可以说,那些熟悉的旋律、深情的演唱至今仍萦回在人们的心怀。好像是隔了许久,她回到了舞台,我们又见到了大家风范的毛阿敏。  相似文献   

4.
从一举成名的《玉观音》到深受好评的《血色浪漫》,从时下热播的《新上海滩》到刚刚拍完的《甜蜜蜜》,荧屏上的孙俪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为爱而生的痴情女子,然而生活中的她却一度拒绝爱情。直到,在人生的某个转角,她遇到了心中的他,这一次,她开始相信爱情……  相似文献   

5.
她是善良美丽的七仙女,她是聪明睿智的女驸马,她是英勇不屈的江姐。从14岁唱黄梅戏,到38岁与世长辞,这24年里,她演出了上百出戏,拍了《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三部艺术片,黄梅戏因她而风靡全国。她乐观向上,却命途多舛,38岁便含冤而去,她就是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贺岁强档《天下无贼》、2005年充满京味儿生活气息的《独自等待》,到2006年12月整装待发的《云水谣》,和即将杀青的杜琪蜂转型力作《蝴蝶飞》,她的每一次亮相都给人以新的惊喜;从《少年包青天》里清纯可人的楚楚,再到《宛心》中淡定感人的宛心,李冰冰在大众的目光中越来越从容,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有大将之风。正如“李老大”一样,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7.
从80年代初的《墙基》、《流逝》到90年代初的《好婆与李同志》,王安忆一直在书写着上海沧桑巨变的民间历史。到1995年发表长篇小说《长恨歌》,她在表现上海的城市灵魂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恨歌》通过一个旧时代的“上海小姐”在几十年的人生浮沉中顽强固守着小市民、小女人的价……  相似文献   

8.
从爱国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历程——《雷洁琼文集》简介江秉祥张志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是我国的政治活动家,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雷洁琼文集》收集了她的主要学术著作,反映了她数十年的战斗生活,也鲜明地显示了她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夏俊娜,一个年轻的画者,作画从来没有草稿,腹稿也飘忽不定,作画冲动来自对未知的寻找,因此结果不是预设的。有人对她不以为然,批判她是法国情调、传统现代主义观念,有人却对她的画痴迷不已。从《女孩》系列、《瓶子》,《城市边缘》、《五月新娘》到2000年举办《青春组曲》个人油画展(陈逸飞先生主持)、以及近年出版的《生命的丰年》,《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她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杨澜视线)、上海电视台等媒体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封面人物     
宁波市艺术剧院副院长王锦文是省人大代表,她从一个普通演员、一个B角,到摘取全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主演的《典妻》又喜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她在戏剧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无怨无悔。从甬剧艺术训练班毕业进甬剧团一直到现在,王锦文已演了20年的甬剧了。通过《阿寿哥》、《邻舍隔壁》、《半把剪刀》、《典妻》等一出出生动的剧目,王锦文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甬剧《典妻》,对传统的甬剧说来是一次艺术的提升。该剧不仅吸收了舞蹈、话剧等戏曲之外的一些艺术元素,而且还一改传统甬剧以说唱为主、形体动作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2)
正2015年在郭铭慧眼中,是充满惊喜挑战与成长蜕变的一年。一路从学生到记者再到主播的角色转变,让初入职场的她对2016年充满了种种期待。相比于一般大学生有丰富的空余时间,郭铭慧的大学生活显得太忙了。就在《小康》记者采访她期间,因急性肠胃炎病倒的郭铭慧在医院打完吊针,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负责完成最新一期优酷网《七点资讯》栏目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栏目曾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而节目当家主持人黄薇更是家喻户晓,深受观众喜爱。黄薇。不仅是《夕阳红》的当家主持人之一,而且还是中国惟一一位女特型演员,她先后在《长征》、《延安颂》、《八路军》、《周恩来在重庆》等影视剧中16次扮演伟大女性邓颖超,生动地再现了“邓大姐”的峥嵘岁月。1987年,黄薇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做一名电视播音员。她先后主持了少儿节目《天地之间》、法制节目《社会经纬》、服务类节目《与你同行》等栏目。由于身上温婉文静的气质,黄薇从1996年开始主持《夕阳红》栏目,受到广泛的好评,至今仍然是栏目的当家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祖父沈钧儒(1875—1963年)逝世30周年。他在90年的人生旅程中,热爱祖国,不断进步……从清朝的进士到辛亥革命和反袁护法的斗士,从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七君子”中的第一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近出版的《沈钧儒年谱》一书为他的一生提供了最严谨、最翔实、最丰富的记载。编写《年谱》的工作本来是由我姑母沈谱(名记者范长江遗孀)承担下来的,1980年夏开始动手。这时她已年逾六旬,但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说,“我一定要千方百计尽力做到将他的一生事迹  相似文献   

14.
龚雪简介龚雪,1953年出生于上海。小学三年级就参加了少年宫的演出。1974年调到总政话剧团。龚雪第一次"触"电是在1973年底,随部队参加《车轮滚滚》的协拍演出,当时她只是一个群众演员。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祭红》,龚雪在影片中饰演程莹童母女两个角色,从此,便开始了银幕生活。1982年,她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不久,她在影片《快乐的单身汉》、《张衡》、《大桥下面》等片中担任主角,这时,她的表演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986年,龚雪到美国留学,彻底退出演艺圈。  相似文献   

15.
王启仪     
王启仪,农工党中央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政协常委,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1982年,王启仪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她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内镜的应用方面有较深的造诣。1991年以来,王启仪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了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编写《现代内科治疗学》、《外科疾病诊断治疗学》等著作。近年,她主持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省医学科学基金,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临床实践。她参与的《金龙汤对胃排空功能延迟型NUD作用的临床及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15)
正她在台湾曾是一名资深记者,曾供职于《联合报》长达25年;她在台湾退休后,选择到厦大攻读博士;年过半百的她,现如今将自己的职业跑道转换到大陆,来到漳州师范大学任教;她就是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台籍教师施沛琳。"4天来从福州、厦门到漳州,跑了3场与海峡论坛有关的会议。想到2009年首次参加论坛,到现在已11年了,而我从当时只是来大陆参会短短停留几天的台湾同胞,到现在已是在大陆任教的高校教师,这些年见证大陆在各方面发展的飞跃式进步"。这段话是施沛琳在参加完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后,在"孟孟走天涯"的个人微  相似文献   

17.
琼瑶之美     
浪漫一生琼瑶每部小说讲述的都是浪漫的爱情故事。从1963年发表的自传体处女作《窗外》到晚年时的《还珠格格》,她都以琼瑶的方式给大家讲述爱情的戚戚切切。故事曲折生动,影响了不只一代人。20世纪80年代,是琼瑶小说创作的最高峰,也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20多岁到50岁,万方写了不少东西,长篇小说有《明明白白》、《幸福派》,中篇小说有《和天使一起飞翔》、《空镜子》,她还将其父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原野》改编成电影、歌剧。她得过不少奖,也获过很多荣誉。这些日子,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再次照亮了万方。万方说,一句话会点燃一个灵感,一个灵感会成长为一部小说,一部小说能回答自己的疑问。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因此她比别人更早就接触到舞台,接触到书本。曹禺先生曾说:在他的女儿当中,万方是比较像他的一个。所以万方成了一个写东西的人。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从 1 961年创刊到现在已有40年了 ,但是从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华革命党创办《灯塔》等刊物算起到现在已有73年的漫长历史了。这样一个历史 ,也就是农工民主党 (包括她的前身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 ,刊物工作体现了农工民主党 (包括她的前身 )同帝国主义、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宣传、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主张 ,为农工民主党的斗争 ,同时也是为中国革命的斗争和胜利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农工民主…  相似文献   

20.
我在2012年第7期《同舟共进》杂志发表了《海峡两岸政要日记》一文后,想不到引起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的注意。她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吕将军去世后,留下一大堆日记本。她说与我是北京大学校友,她当年考入北大生物系,后来转入中国医科大学,希望我来北京时到她家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