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探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是这一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主要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领导,进一步把握好文化建设领导权;坚持教育为本,把青少年培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重视知识分子群体,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领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的发展,并以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为契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借重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法律制度保障;把中国梦的具体实践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西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载体,积极履行民政部门职责,加强多部门协作,着力在志愿服务立法创制、组织培育、网络推广、服务记录、项目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向法制化、规范化、项目化发展。一、坚持顶层设计和工作创新相结合,加强志愿服务立法创制工作。立法创制是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正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4,(6):64-64
4月21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出席并讲话,强调要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以社区为重点,坚持社会化推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刘奇葆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4,(4):64-64
2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强调,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对于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加强对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组织推动。  相似文献   

6.
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我国首部志愿服务行政法规,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证,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运行的阶段。一、深刻认识制定实施《条例》的重大意义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新形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完善志愿服务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以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为抓手,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发展。一、注重规划引领,完善志愿服务政策创制。一是强化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8,(11):64-64
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联合发出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贯穿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北京市通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讲群众身边的北京榜样、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首善意识,注重立德树人和实践养成,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11月24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5年7月30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青年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合适路径。当前,要找准志愿服务与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结合点与着力点,明确价值导向,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培育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南昌市新建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于2015年2月正式成立。三年来,紧紧围绕"健全机制、打造精品、均衡发展、创新服务"的总体思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核心,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社会广泛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热潮。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春艳  黄鹏 《人民论坛》2010,(9):228-229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特殊内涵,使其自然成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者是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队,志愿服务对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为信仰,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志愿服务,是传递崇高精神追求的向善之举,也是判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018年11月29日,《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人大立法,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志愿服务条例》已经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7年8月2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7.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三个倡导"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从中美两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当前在我国广大民众中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深入持久地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一种道德文化符号的雷锋及其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良成 《政策》2015,(1):57-59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出版广电工作的根本任务。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者要不辱使命,自觉担当,将任务落在实处,努力在增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局面。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