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研 《人民政坛》2008,(2):45-45
监督法肯定了各地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根据监督法的规定,结合执法检查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规范和改进,以提高执法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大研究》2013,(6):46-47
滕修福:走出人大执法检查的两大"误区"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滕修福撰文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大执法检查",就是监督法所规范的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人大执法检查有其明确的法定性,它不同于人大一般性的检查、督查,也有别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执法检查。一是不能将人大执法检查等同于人大一般性的检查、督查。人大执法检查是监督法专章明确的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相似文献   

3.
《天津人大》2011,(7):24-25
河东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监督法,不断深化对执法检查的认识和把握,及时总结实践成果,使执法检查工作得到了逐步规范提高。把握"三性"搞好工作安排把握执法检查选题的准确性。我们按照监督法规定的六个途径,紧密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依法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4.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保证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根据法律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监督形式,也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监督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这对促进执法检查工作,增强执法检查实效,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8月中旬,龙岩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作出决定,于11月组织一次监督法的执法检查,以便更好地总结监督法实施一年多来的经验,促进今后更好地实施这部法律。这是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推动监督工作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6.
监督法明确规定了执法检查的公开化、执法检查组的功能定位、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制度,为推动人大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应该按照监督法的精神,完善执法检查制度,不断提高执法检查实效。  相似文献   

7.
贾晓燕 《人大论坛》2014,(12):34-36
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监督法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对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监督实效,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选取一个关系全省工作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8.
准备工作须扎实。要选准议题。根据监督法规定的六种途径,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准确选定执法检查议题。要突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前,要针对拟开展执法检查的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兖州市人大常委会在2005年对全市中小学教育发展状况进行集中视察的基础上,近日又对《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首先制定执法检查方案。成立执法检查组,召开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市教育局、人事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本职权。近年来,地方人大为了增强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制定实施监督法的制度文件,规范执法检查程序,建立代表旁听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制度,改进视察、调性法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由主任会议通过了贯彻实施监督法的《若干意见》,对规范和促进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尚未制定覆盖监督全过程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公开”、“备案审查”……一个个“元素”交织在一起,绘成一幅幅引入注目的景象: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监督法规范开展各项监督工作。从今年第8期开始,本刊“贯彻监督法系列报道”,将以平视的眼光和写实的笔调,观察和记录全省各地贯彻监督法的新闻事件,把读者的目光引入八闽大地,从不同的侧面领略各地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风采,从中感受基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监督法的那种执著。  相似文献   

12.
《辽宁人大》2007,(5):32-33
开展执法检查是监督法规定的地方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切实动用好这一形式,达到监督效果,本刊特邀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3.
陈学平 《中国人大》2010,(10):44-44
监督法颁布后,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转换执法检查主体,由过去执行机关实施执法检查,改由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明确法律监督主体地位。对个案监督和述职评议两个工作文件依法作出废止的决定,先后对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4.
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执法检查工作的法律性很强,检查的主体、对象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笔者认为,搞好执法检查,真正使执法检查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把握以下七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监督法第25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就是委托执法检查。那么,这样的执法检查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6.
乔颍 《人大论坛》2007,(7):22-24
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开,执法检查报告见报,审议意见现身媒体…2007年1月日以后,人大常委会监督采用类仅的公开动作不再单靠勇气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写在法律文本里。  相似文献   

17.
信息短波     
《人民政坛》2007,(9):24-25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执法检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推动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代表培训班,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监督法座谈会,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周宁县人大常委会连续跟踪监督住房公积金配套款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宋长义  王军 《辽宁人大》2007,(10):21-21
近日,锦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将执法检查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锦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要求,首次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报告。为了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全市贯彻《食品卫生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监督法还规定了人大常委会组织和开展执法检查的程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  相似文献   

20.
正人大执法检查是监督法明确的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主要手段,是对某一或某一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的专门检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延伸,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不断修改、修正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监督法专列第四章"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执法检查权作出相关明确和规定。下面,笔者结合监督法和基层人大工作实践,就提高人大执法检查工作水平和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