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农村城镇化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国家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相关史料与数据,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发展干预—农村城镇化—农民、国家关系"三者的关系,发现农民-国家关系变迁与其不同时期的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干预理念密切相关,在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干预理念下,农民-国家关系呈现双向互动的良好增进机制。在当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此研究对如何实现农民-国家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在城镇化过程中,沿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造成资源优势的不断削弱和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因此,在城镇化中,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赢,直接关系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实证分析,对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生态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以期从生态保护视角实现城镇化科学、高效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有效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推进城镇化战略时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需要在科学把握城镇化规律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关系,给农民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4.
姚士谋 《群众》2014,(8):79-82
核心提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城镇发展的巨大成就;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些问题;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新模式;认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新型城镇化问题,根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党国英 《同舟共进》2011,(11):18-20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舆论焦点之一,便是城镇化引起的农民利益得失问题。解释与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有大局观、历史观,又要有局域观、现实观。失去前者,可能使城镇化在方向上摇摆不定,不敢大胆祛除阻碍;忽视后者,则不能把握好城镇化的节奏,也不能处理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以致造成社会不稳定,最终中断我同现代化的进程。本文拟扼要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一个增长社会各方利益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当前的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利益冲突现象也比较突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协调好稳定与发展的结构性关系、身份与权力的对应性关系;坚持权利本位、以农为本、市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经验表明,正确调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的过程,城镇化受市场和政府两大动力机制的驱动:市场是根本动力,政府是关键动力,二者的有效组合是城镇化成功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呈现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它是"政策之治"在城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新定位,它需要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城镇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8.
空间变迁与重组不仅包含着地理空间的迁移,还涵盖着人口集聚的过程。从空间视角去研究农村新型社区空间的变迁与重构实质上是研究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随着乡村开始发生大规模空间变迁与重组,进而引发了人际关系淡薄、公共矛盾多发、公共产品滥用、多元文化碰撞等多重问题。皖北H县作为城乡空间变迀与重组形式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为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样本。本文基于对皖北H县的城镇化建设实地调研,尝试运用空间意识与空间分析的方法探讨空间嬗变过程中的城镇化发展问题,并结合包容性治理理念,探寻农村新型社区人居矛盾、人际关系、公共矛盾等基层社区问题的治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二者之间的关联也在不断加深,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又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因此,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问题,是探索城镇化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依据二者关系的适用性引入VAR模型,建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从而提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强化产城融合和破解体制性障碍因素等促进我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提倡"以人为核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今,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特点,以文化建设为重,构建城镇化地区特色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的形式、特点及网络文化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等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都极具探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70年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缓慢增长到改革开放后快速增长的阶段性变化。我国经历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却未出现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贫民窟"问题,这与我国保护型城乡关系下的城镇化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做好产业布局、提升县域治理能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等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自身发展质量是城镇化质量的主要成果体现;城镇化推进效率,是城镇化质量的基础前提;而公平协调的城乡关系则是城镇化质量的保障和目标。城镇化质量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城镇化质量既包括城镇化核心载体的发展质量,也包括城镇化域面载体的发展质量,还包括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人口城镇化质量、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城镇化质量具有适用性、相对性和动态性。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城市发展质量、城市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等概念,既有一定联系又相互区别。遵循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可从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陈华 《桂海论丛》2001,17(5):91-93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必须积极稳妥推进。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 ;搞好城市规划 ,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关系 ;以工业化促城镇化 ;以完善的户籍制度促城镇化 ;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 ;加强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24)
<正>从临空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契合点来看,新型城镇化不再仅仅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特点,更多的是一种"城经济"和"市经济"的有机融合过程,前者在于解决开发、建设、基础和载体等问题,后者在于解决服务、金融、产业、内容和潜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此,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85年到2011年间,黔江区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保持了良好的同步性;从长期看,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双群 《求索》2014,(12):57-62
城市化进程中,各国城市社会系统在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引导下,都经历了由失衡到重新平衡的发展过程,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还存在着土地城镇化过快、人口城镇化滞后、城镇内部新二元结构矛盾等问题。户籍管理制度、土地配套制度、财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城镇化问题的主要政策成因。通过理顺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城镇体系、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引导功能,以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锐 《人民论坛》2014,(6):99-101
城镇化是一个增长社会各方利益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当前的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利益冲突现象也比较突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协调好稳定与发展的结构性关系、身份与权力的对应性关系;坚持权利本位、以农为本、市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霍然 《前沿》2014,(13):149-150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原有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性质不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松州》2017,(3)
本报告在分析研究赤峰市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城镇化进程发展成果,充分掌握赤峰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和实地考察,发现赤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城镇化劳动力资源、城镇化发展动力、城镇化发展策略等方面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化建设指导方针下,提出切实可行的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人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城镇化是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其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据有的专家测算,城镇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值成正比。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呈共同增长的趋势。但对于每一个国字来说,实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方式则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