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在世界上,金币出现最早在中国。“金”字在我国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青铜器的铭文上已经出现,当时指的是铜。随着矿冶业的发展,出现了黄金。由于黄金的性能优良、美观、产量稀少,因此逐渐被重视,作为贵重的金属多用于皇室、贵戚、豪门的装饰、陈设上,豪华、奢侈,显示了显赫的地位。装饰上,象越王剑上的错金鸟篆、中山国墓内出土的错金龙凤方案等(错金技术容后面叙述)。  相似文献   

2.
依照日本的《消防法》,消防队的职责除救火防灾之外,还有水难救援之责。凡有溺水者,消防队接到求救信息之后,必须立即出动前往救援。 当然,水难救援是要有特定的技术和设备的,水难救援人员也必须接受特殊的训练。 日本东京消防厅的水难救援队,创办于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扩充为4个队,1998年底,扩充为6个队,100多人。 水难救援队,除了执行扑救水上火灾外,主要任务是救助发生水难的船只乘员和游泳溺水者脱险。日本是个岛国,水域面积较大,水上运输作业,捕渔作业以及港口作业等较多…  相似文献   

3.
安东 《台声》2008,(11):24-26
新中国建立国初期.大批旅居日本的华侨(其中约有一半是台胞)、留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这些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港乘“兴安丸”号分三批回国。先后8年多时间里共有4000多人回到新中国,占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人总数的十分之一。这成为新中国华侨历史、留学生历史上的一个壮举。  相似文献   

4.
某舟桥团特务连潜水班班长张家路,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3月任潜水班班长,带领全班完成打捞和水中作业任务百余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营救遇险群众60余人次。他所带的兵先后有30多人立功受奖。20多人加入党组织,17人当上骨干,3人提干,12人考取军校,所在班先后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3年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2004年被总部表彰为优秀士官。  相似文献   

5.
玲拢,是一个美妙的字眼;玲政,是一座神奇宝贵的山峦;玲成,有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这里既蕴藏着我国到目前为止勘探和开发的最多的黄金资源,也浓缩了我国黄金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玲珑,位于山东半岛招远市与龙口市交界的罗山南麓。1962年,山东省玲珠黄金矿业公司(原名招远金矿)就诞生在这里。建矿35年来,玲珑黄金矿业公司有过生产徘徊不前的低谷,也有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辉煌,但是,玲球人股不骄,败不馁,“团结、奋斗、求实、进取”,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自我壮大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黄金产量连续22年在全国黄金行业位居…  相似文献   

6.
在’99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外经贸部宣布将于近期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通过提高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加强金融支持、完善保险和担保机制,鼓励50家机电生产企业走出国门,到拉美。非洲等重点市场建厂设点,安家落户。由此可见,组建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水平正当其时。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分析1979年间月,北京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京丸一商业株式会社合资在日本开办京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最早的境外投资企业。从此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的序幕。20年来,我国境外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7.
子荷 《中国减灾》2011,(10):28-29
跟厨房剩余材料打交道不仅仅就只是在“捡垃圾”,也可能是在“淘黄金”。比如地沟油,这个被不少中国人视为垃圾的东西,在荷兰、美国、日本,甚至阿联酋等国家,却被誉为“液体黄金”。  相似文献   

8.
“危言在国为元气”张玉军安徒生在其空话《皇帝的新装》里说:有人“明明看见皇帝光着屁股.却说是帝的衣服多么好看”。这话意味深长,引发了我对当今国人阿波之风的一点思考。阿谀是一种毫无价值的“伪币”,它虽没有“牙齿”,可是建“忖头”也会被它啃掉。阿波之凤的...  相似文献   

9.
徐宏子 《台声》2011,(11):61-63
从1953年夏天,我随父母从日本大阪舞鹤乘“兴安丸”号轮船回到父亲日夜思念的祖国,到今天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时常想,如果当年我没有随父母回到祖国,今天又该是怎样一幅情境。经常有人问我和老田(我的丈夫田富达),老家在哪里,我们俩总是自豪地说老家在台湾,不论是在天津还是北京生活的这些年,我们挂念着故乡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0.
胡柯 《小康》2013,(8):26-27,29,30
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将可能超过1000公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将不仅是第一黄金生产大国,也将会成为第一黄金消费大国。如今,没有哪个地方的黄金市场能盖过中国黄金市场的风头,甚至包括印度。尽管印度有着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的头衔,但是很可惜,中国已经让印度的这个头衔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牛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纪念活动则别具一格。这天下午,湖北省各界民众2000多人,齐聚在长江武昌金口水域南岸,冒雨举行了隆重的“中山舰打捞开工仪式”。抗日战争时期,被侵华日军击沉于这里、在长江的滚滚波涛之中沉睡了58年的中山舰,将于1997年2月份重见天日。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湖北省政府选定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这一天,拉开了打捞中山舰的序幕。江河喋血在中国海军史上,中山舰一直以其传奇身世,受到世人关注。中山舰记载…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我国绝大多数商品还都是凭票供应,如今,我国一年生产的服装足够全世界每人4件还要多,生产的鞋达到全世界每人近两双。1958年,为实现年产钢1000万吨的目标,全国“村村起火,处处冒烟”,全民大炼钢铁,当年产粗钢1070万吨。现在我国钢的单日产量就达到160多万吨,如果将钢铁企业的现有产能全部释放出来,1000万吨钢五六天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業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展,国家对黄金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近年来我国黄金生产情况却是日趋萎縮的。1956年的黄金产量还达不到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这是我国工業产品中产量至今仍落后于历史上最高产量的一种。黄金产品一般分为矿金和沙金兩种。解放前,沙金在黄金年产量中所占比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8,(1):10-11
2007年12月22日,“南海I号”整体浮出水面,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古沉船方式取得成功。考古专家表示,“南海I号”的成功打捞,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南海I号”最初于1987年8月被发现,2002年曾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全是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15.
下一个受害者轮到谁?──夏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回顾李贤华日本:暴力分子恐吓企业老板1994年5月底至6月底,是日本各企业召开股东大会的黄金季节,黑社会分子看准这个时机,到处投递恐吓信或打恐吓电话,想从中捞一把。其间,富士公司的一名专务董事被杀,袭击企业...  相似文献   

16.
李洁芳 《今日浙江》2006,(19):54-55
当前,我国工业化已开始进入由中期向后期演进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更是许多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的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加速推进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既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其演进过程往往带有分化、转折的极大不确定性。面对机遇与挑战,欠发达地区只有认真研究、积极应对“矛盾凸显期”的“凸显矛盾”,才能确保社会经济在“黄金发展期”取得更和谐、更科学、更协调的“黄金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统筹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注重自主创新外源型经济是指一个…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实践》2008,(3):27-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蕴藏在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涌流。但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我国在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空前的发展机遇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这些问题、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平坦 《台声》2014,(4):92-93
从1953年,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乘“兴安丸”号分批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截至1958年,共有3840人回到祖国。在1953年以前个别回国的约有300余人,这总数达4000多人中大部分是台湾省籍同胞。如今60年过去了,这些台籍同胞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尽管他们曾遇到过困苦和挫折,但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强大祖国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动摇,更无怨无悔。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这其中也有这些台籍同胞们的默默耕耘与付出。  相似文献   

19.
《黄金武士》揭开秘密据了解,《黄金武士》一书由美国两名专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历时18年调查采访而成。该书英文原版在2001年首次出版。该书揭露了日本当局掠夺亚洲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财宝,并将其藏匿在菲律宾。战后,日本和美国等串通一气,私吞这批财宝,并把部分财宝作为进行冷战的资金。其中文版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集体翻译,著名人士王选译校。在一次座谈会上,王选坦言,她是2001年在美国参加一个会议时无意中得知这本书的,当  相似文献   

20.
<正>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巨额黄金黑幕》一书披露,战争期间,日本皇室从南京掠走的黄金至少在6000吨。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结束后,这笔财富像蒸发了一样,在史料上难见其踪。该书译校王选女士对此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