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群众》2020,(10)
正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2020年4月7日,省长吴政隆在南京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时强调,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问需于民,解决老旧小区改什么的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首先要问需于民,准确把握人  相似文献   

2.
很多迹象表明,当今社会冲突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人们关注的大都是群体性事件,且把目光聚集在主要冲突者即“官”和“民”身上。但与此同时绝不能忽视引发冲突的导火索——“钱”。所以,本文想把“官民冲突”拓深一层,从权、钱、民也就是权力、资本和老百姓之间的对立来理解当前的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09,(10):49-49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民政局仲维春认为:强化九种意识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将老百姓的需求同社会和谐结合起来,问政于民求发展之策,问计于民求创新之举,问需于民求和谐之道。二是强化职能意识。民政资金具有政治性。特殊性,严肃性.对民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求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职能意识,明确民政项目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4.
观察记者:在对运河以及周边进行规划设计时,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拟定计划的? 谭永朝:京杭运河杭州段的改造与设计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还河于民”,让老百姓满意为第一,我们的一切设计方案都是围绕着这个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党在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亦是亿万中国人的千古祈盼。小康社会始于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是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即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一种感情、一种作风,更是一种责任。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问于民”,江苏省海安县创造性地开展“党代表约见党员日”活动.党代表与党员、群众进行良性互动,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儿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在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亦是亿万中国人的千古祈盼。小康社会始于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是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即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上下求索,执著前行。  相似文献   

8.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很明显,这里的“小康”指的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后来儒家创始人孔子阐释“大同”、“小康”思想时。把“小康”视为“大同”的前一阶段,指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来维持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省委、省政府承诺的"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兑现,群众普遍反映不错。小财政办大民生,看来行。从2008年以来,海南就在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发力,将新增财力的六成用于改善民生。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只加不减"。从2011年始,省委、省政府又以"承诺"方式给自己上"紧箍咒":"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每件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让老百姓监督。"问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已成为我省各级党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确保社会正常运转、应对社会矛盾凸显期挑战、完成日益繁重的社会管理任务的迫切需要。在服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作出应有贡献。一、坚持以人为本惠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一要注重民生福祉改善。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相似文献   

11.
从道路建设到限价房,从改善人居环境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焦点.2003年,各级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当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民生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推动社会服务创新的网络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政务微博无论从数量和应用方式上都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成为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推动社会服务的一个亮点。不久前,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的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王晨主任更是明确表示,政府部门应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政策》2010,(2):59-59
什么是“念想”?“念想”就是老百姓公认你是好人、做了好事,使老百姓日子好过、生活幸福,长时间为老百姓称颂并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4.
重要活动     
<正>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就民生问题接受"杨澜问两会"特别节目专访 民生问题向来是两会的重头戏。日前,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接受了"杨澜问两会"特别节目的专访,李立国部长就慈善立法、社会服务购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回应了老百姓对民生领域改革的呼声,介绍了民政部门接下来将采取的措施和出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花钱的胆略     
易阳 《创造》2010,(1):60-61
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四座大山"被移开,老百姓的疑虑被消除。以此为前提,中国内需市场的开拓和社会经济的光明前景,将是可以展望的。  相似文献   

16.
<正>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今年也不例外。在全省"两会"上提出后,已经下文落实到具体的分管领导人和部门督办。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为民办十件实事,这叫"问需于民"。完成后由社会公众检查实施效果,这叫"问效于民"。民间有个评价,认为这是"群众下单、政府做菜"。2015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建议征集活动,在两周时间里,通过网站、手机平台等收到网友意见建议1543条,共计23万字,基本反映了最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省政协将举办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建言献策专题协商会,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7月20日,省政协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热忱欢迎全省社会各界人士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是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也是联系千家万户、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据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认识加强民生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安民之基,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就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7)
<正>省省委委书书记记李李强强强强调调,聚焦富民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根本本要要求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康社社会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活质质量量。聚焦富民,是必须打好的的主主攻攻仗仗。无论是抓改革还是促促发发展展,都要坚持富民导向不动摇摇、不偏离、不松劲。  相似文献   

20.
赵畅 《今日浙江》2012,(11):62-62
谦卑,乃“谦虚,不自高自大”之谓。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2011年毕业典礼上对学生临别赠言:“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的生活。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假如你拥有高尚的情操,过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存谦卑的心,那么你的生活必定会非常充实……你不会着意于社会能给你们什么,但会十分重视你能为社会出什么力。”沈祖尧对“谦卑”的诠释,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