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认识历史对于发展中日关系至关重要."历史认识问题"始终是困扰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历史认识问题"产生和存在的责任源于日本政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中方发展中日关系的一贯方针.  相似文献   

2.
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但是两国关系中尚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的历史问题,即日本国内一部分人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中国侵略的问题,仍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症结之一。解决好历史问题,对发展当前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湘潮》2007,(9)
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外交关系中较为敏感的话题,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中日两国人民如何面对历史、如何应对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这更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个从事日语教育的工作者,这个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论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选取中国部分高校低年级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了解中国青年学生对中日两国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之作为日后工作的重点,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今春以来,由于领土、能源以及历史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和中、韩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站在战略高度重视中日关系,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借出席世博会之机访问日本,希望能使中日关系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但是,日本方面却在此期间接二连三出现数起破坏中日关系的事件与言论,造成了吴仪缩短访问行程,取消原定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严重事态。从而使趋冷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其中的关键性环节,就是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5.
印进宝 《求是》2005,(18):16-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国人民友好的大局出发,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积极推动双边友好往来,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发展中日关系,不能也无法回避历史问题。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把历史的重负化为前进的动力。我们今天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以此为契机,深刻理解和践行我国政府一贯遵循的这条既能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又能不断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维护亚洲的稳定和发展的健康之路。一、日本侵华历史问题缘何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焦点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曾经抱着反省和道歉的态度,表示对中…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对任何企图歪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言行,中国人民和亚洲受害国人民不答应,相信有正义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会答应。——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处理中日关系的大原则,就是要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希望日方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日关系麻烦不断、日趋紧张,两国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安全问题、领土与海洋资源问题等方面均面临新的挑战,在日本不断发生的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件,深深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严重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如何以史为鉴,正视现实,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成为世人瞩目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又加上科索沃危机的发生和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的出笼,引起了人们对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整个国际关系的深入思考。本文就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科索沃危机后的中日关系科索沃危机的爆发,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事件的发生,不能不使人们对今后的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和平与发展主流确实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甚至威胁。然而,从全局看,应该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省公布了新版历史教科书的审定结果,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获得通过。由此,理所当然地引起了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激烈反对,所谓“教科书问题”再一次成为日本和周边国家关系中的一个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科书问题已经屡次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结”,不但多次引起两国外交上的摩擦,更重要的是日益损害了两国国民、尤其是中国国民的民族感情,成为两国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直接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与持续发展。1982年,在中日关系中第一次出现教科书问题,引起了…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邓小平高度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对日外交战略思想,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世代友好、正确认识历史、妥善处理纠纷、坚持一中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邓小平高度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对日外交战略思想,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政策:主张世代友好、正确认识历史、妥善处理纠纷、坚持一中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张冉 《世纪桥》2013,(5):142-143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日关系都是中国和日本两国、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国家关系中的焦点问题。大众传媒在国家交往过程中经常能起到突出的作用,媒体影响民众思维的例子比比皆乏。中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中国影视剧中的抗日元素、日剧、动漫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普通大众乃至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外世界作为东亚战略区位中最特殊的双关系,中日两国之间的利益与矛盾纠最深、也最复杂。近期,中日围绕东海气田开发产生纠纷,而原外交部副部王毅也在朝核会谈陷入僵局之际被命为中国驻日大使,中日关系的近期向引起各界关注。基于多种考虑,国社会和两国高层希望看到中日关系新大使的努力下得到改善和发展。然,中日关系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期,境犹在,出路难寻。笔者认为,中日关的良性发展将取决于国际结构与两实力均衡的综合作用。一、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与特点历史上,由于中华文化的先进与中国力的强盛,日本一直把中国作为老,日本文化受汉唐文…  相似文献   

14.
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近一时期来,日方在历史等问题上接连制造障碍,使两国关系受到损害,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诚然,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日本更应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地发展。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方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接受了日方关于战争的“深刻的反省”;日方在谈判中则明确表示“对台湾不抱任何野心”、“毫无支援台湾独立的意图”、“也不设想将来台湾具有中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际政治中的社会理论为依据,以中日两国对自己身份的定位、建构以及基于两国身份上的利益存在的一致性、可调和性、矛盾性与冲突性,来试着分析身份建构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一对中日关系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常以囚徒困境、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美国因素、能源竞争等来进行解释。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双方的利益依据是什么,这种关系困境的持续存  相似文献   

16.
赵剑 《求实》2006,(Z4):55-56
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症结"在于日本政府领导人没有认真反省和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而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仅止于此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7.
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的客观需要。中国几代领导人一贯高度重视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积极倡导睦邻友好的对日方针。2008年,胡锦涛主席对日访问的“暖春之旅”,站在历史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秉着为两国人民谋福祉的高度负责精神,通过双方领导人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开启了新世纪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南。现阶段,中日关系的发展尚存在着不少困难,出现了不少波折,客观上要求我国继续秉承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实施“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的策略,即全面客观地认识中日关系,顾全大局地对待两国的分歧和矛盾;坚持发展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警惕,积极防御,以此来实现维持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保持地区稳定和平的局面,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徐鹏 《党史博采》2007,(6):49-51
<正>2007年,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抚今追昔,世纪伟人邓小平曾是抗日战场上的战将,为驱逐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立下卓著功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启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航船,并成为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和平使者;他更是中日关系永久性正常化的捍卫者,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04,(10):55-57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近一时期来,日方在历史等问题上接连制造障碍.使两国关系受到损害,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诚然。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日本更应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