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据资料反映: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供工人发泄怨气的房间,里面有几个模拟老板形象的橡皮人,工人对企业不满了,或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就可以到这个房间里来鞭打橡皮人,还可以边打边骂:“你这个混帐的东西,该死的松下!”发泄完了,从另一个门出去,就会有两个笑容可掬的职员迎上来,问有什么困难和意见,可以提出来解决;加拿大的渥太华有一座电话安慰中心,谁有不顺心的事或者正为什么事情而生气,都可以向这个安慰中心诉说,电话里会传来热情而有的放矢的话语,帮助你解除烦恼。美国有人开办了幻想公司,可以通过虚拟、游戏等方式来满足人们千奇百怪的幻想,有人想炸毁一幢大楼,有人想骑着大蟒邀游……都在这里得以“实现”……资本家为什么要搞这一类供人发泄和幻  相似文献   

2.
元代一朝,文学家的命运大多悲惨.原本的“学而优则仕”,被蒙古人高高在上的等级制所取代,科举考试一度停废,文人即便有幸进入朝堂,也没什么实权.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文人为报国而尝试.散曲名家张养浩就写过《为政忠告》,其中有一句:“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这既是张养浩对为政者的忠告,也是他毕生践行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他的名字在我国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从未在我国出版过。10月8日,他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连北京外国文学研究圈中的许多人都感到茫然,不知他为何许人。 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马”,就是来自加勒比海上一个小岛的黑人诗人兼剧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 瑞典文学院在决定授与这位加勒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时说,他“以植根于多种文化的历史想象力,创作了光辉的诗作”。加勒比地区的生活经历、英语文化的影响和非洲的血缘关系,这诸多丰富而复杂的因素是他“极富成果的创作的灵感之源”。 沃尔科特于1930年生于英国前殖民地圣卢西亚的首府卡斯特里。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本地人,两人都热爱戏剧。在小沃尔科特和孪生兄弟罗德里克刚一周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身后留下一个摆满各种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83,(5)
暂勿“引导” 江西 李沁源 某同志看不惯“大锅饭”,挺身而出,承包一个长期亏损的工厂。果然,一“包”就灵,承包只两个月,实现利润数万元。有关领导闻讯后鼓励他再接再厉,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提出要立即把个人承包“引导”到集体承包。 原因何在?无非是怕沾了“个人”边。多年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并不正确的观念,似乎只要是“集体”。就算是“社会主义”,只要是“个人”,就一定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巧妙地利用灵感显得特别重要。在灵感状态下,人的认识过程以及对事物的发现、发明将会变得非常富有成效。钱学森曾经说过:“应该把灵感看作是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具有同等意义的一种基本思维活动加以认真研究。” “灵感”一词源于希腊语,是“神赐灵气”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解释,是指突然迸发的一种意想不到的灵气和无法预料的感受。换句话说,灵感是一种以已有经验和认识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人们的认识活动产生了突发性飞跃,出现了敏锐的顿悟,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某种新思想、新路子,找到了以往长期思索而没有找到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反腐败斗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笑廉不笑贪”就是典型的一种。 在我们身边,“笑廉不笑贪”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如果你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就有人笑你“死脑筋”;如果你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有人笑  相似文献   

7.
嘉道以后,学者们纷纷从先秦诸子中挖掘材料,论证“中学”与“西学”的关系,这成为当时国人认识“西学”的重要途径。在“以子证西”的过程中,有人通过论证“西学”与“中学”相通,主张国人应该学习“西学”;有人则认为“西学”既然源自“中学”,那就不必再去学习“西学”“。以子证西”的论证模式曾经起过“沟通中西”的作用,但在清末因其牵强附会而日渐被抛弃,思想界逐步走向了“超胜”中西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河西 《党政论坛》2010,(22):12-12
托派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地下皇宫” 当笔者走入这个小区的地下室,眼前不禁豁然开朗:古色古香的装饰,皇家风格的“门帘”,感觉就像走入了皇家寺院.在这座总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的建筑里,皇家殿堂的气息无所不在.而这里的主人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一世孙——爱新觉罗·德崇(辈名:溥旻).他是海内外公认的爱新觉罗家族宗长,也是真正的带有皇室血统的皇室宗亲.老人今年70了,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老人非常健谈,且思维清晰.笔者跟随老人边听他介绍,边参观他亲自设计的“地下皇宫”——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与题目     
每天读书写字,这写字不是古之练书法而是今之爬格子,忽发奇想:天下有没有没有题目的文章?诗人有诗人的气质,在诗的海洋里有时就能看到写着“无题”的诗。“无题”似乎不是“没有题目”,因为这“无题”就是题目。到了文人的手里,气质就不同了,有时偷了这“无题”来作题目,却偏偏又要加上“有感”,把话说得一干二净,明显地缺乏诗意了。 还有,“小题大作”,“大题小作”,也都是文人的笔法,记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士,大多口不言线。仿佛文章学问一旦与金钱沾边,就有失文人的清高,学问的纯洁。还唱出什么“文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之类的调头。生活清苦,甚至贫病交加而写出传世之作的文豪固然不能说没有,但恐怕为数不多。即或有这样的文人罢,大抵也得  相似文献   

12.
性格偏好,人皆有之。有人性急,有人温吞;有人好动,有人喜静。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心理偏好也不鲜见。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手心就有手背。正常的心理偏好,总是与不正常乃至病态甚或扭曲的心理偏好相比较而存在的。譬如,一首流行歌曲有这么两句歌词:“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这种“爱”法,虽然不能说爱得全面,但若是你在  相似文献   

13.
王宝文 《侨园》2012,(4):58-59
有人说,如果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就没有平津战役的成功,也就没有淮海战役的凯旋,以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全面解放.而在解放战争中最先打开山海关城门,率军进驻东北的第一人,就是海军航空兵原司令员曾克林将军,当年刘少奇同志称他是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相似文献   

14.
宋凤英 《侨园》2005,(1):32-34
对于今天的大陆青年来说,“梁实秋”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许多“文革”前后成长起来的人,很早就从中学语文课本上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知道了梁实秋其人。梁实秋在大陆顶着“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帽子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在海峡彼岸却声誉日隆,台湾报刊称他为“文学大师”、“一代宗师”、“国宝级的作家”……他的《雅舍小品》1949年出版后,一直风行不衰,创中国现代散文集发行的最高纪录。这位“国宝级作家”,70多岁时,与台湾影视歌明星韩菁清,发生了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在台湾新闻界、文化界、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5.
有关“闯”“冒”的哲学思考潘峰邓小平同志两年前南巡重要讲话中曾讲到,改革开放要有一点“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没有这一点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新路,干不出新的事业。这里的“闯”“冒”是一种通俗用语,在其朴素字面之下蕴寓着深刻哲学内涵,这即是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纠正“左”的错误中,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左”深恶痛绝,希望对“左”铲而净之,往往把什么错误都记到“左”的帐上,甚至把一些正确的东西也当“左”的东西扔掉了。譬如,我们讲共产主义理想,有人说是“左调入云”;我们讲组织纪律,有人说是“左棍子打人”;我们讲共同富裕,有人说是念“极左经”;甚至把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斥之为“左家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把纠‘左’变成‘纠正’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这种倾向是很不好的,任其发展下去,就有迷失社  相似文献   

17.
还在等什么?     
近来,常听到一些人说“等”,也确乎看到不少人在那里“等”。诸如“谁晓得往后体制改革怎么搞?”“谁知道惩治腐败还有什么新措施?”“等着看一看再说吧!”说白了,有人在那里“等”上面的精神。有人在那里“等”其他单位的经验。当前我们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惩治腐败,这些都需要实际的行动,而他们在那里“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等”,有时是表示尊重客观规律,比如“等庄稼熟了再收割”,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等”有时还表示创造成熟有利的条件,以使行动更具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前两年,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被冠以“形式主义”而遭到非议和取消,开会学习是“形式主义”,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形式主义”,党內团内正常的思想汇报是“形式主义”,出个墙报是“形式主义”,甚至连写条标语也要被认为是“搞形式”…….有的单位要表扬先进,准备开一个表彰会,就有人说:“发了奖算了,开什么会,搞什么形式哟。”结果会议就不开了。搞得基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9.
当前,要贯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抵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充分发挥延安精神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功能,就必须把延安精神教育引导到正确的理论轨道上来.一、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延安精神的地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抓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情况下,延安精神教育更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有人认为,延安精神“过时了”,再谈是“老调头”,“没有可行性”,有人甚至在许多场合公开诋毁发扬延安精神,是“傻瓜”、“土老帽儿”,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延安精神成了讽刺挖苦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人际关系,有时笼罩上了“够意思”的烟雾.一切政策、原则,面对这“够意思”三个字,似乎都得“退居二线”.它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该办的事情办了,自然够意思;不该办的事没有办,却“不够意思”,好象只有把违背政策或纪律把事情都办了,才最“够意思”.在这种烟雾弥漫之处,有点权力的人,常需要应付大量亲朋好友,同乡同学,同事熟人的纠缠.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不一定合乎原则的要求,比如额外拨笔款啦,晋个级啦,调个房啦等等.如不答应,就说你“不够意思”.一般无权无势者背后说你骂你还没啥,要是有点儿头脸儿和势力的人一旦感觉你不够意思,那就麻烦了.说不定什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