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肖伊绯 《各界》2014,(8):21-22
1932年春天,郁达夫在杭州一块空地上建起了“风雨茅庐”。时价5000大洋的新居,在郁达夫卖文“按揭”后,几经风雨,最终成为了一所无主物业。这其中有郁达夫于乱离时世的安居情怀,也有他的朋友鲁迅先生史海微澜般的劝阻。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郊县由于中学小学教育师资缺乏,市政府向各局机关下达了派机关干部支援郊县教育工作的任务.上海某局根据要求应派一名机关干部去郊县工作.组织上经过研究,动员一位青年党员承担这个任务.为此,这位青年党员提出了请组织解决住房困难的要求(这位青年党员以前曾申请住房,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否则就难以从命.组织上经过讨论,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此时,这位青年党员又强调如果去郊县工作,势  相似文献   

3.
图个啥?     
“图个啥?”是一些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比如,有人离退休后不在家享清福或凭技艺再谋个职业赚钱,而是义务参加社会活动,他不理解:“这老家伙图个啥呢?”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拒贿、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他也品评一番:“真是傻帽儿,图个啥?”轮到自己头上,更是常有这样慷慨激昂之语:“我再干也是这么回事了,职务到顶,工资到头,还去拼命,我图个啥?”在这些人看来,  相似文献   

4.
真是媒体惹的“祸”吗 仅仅在十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一群“纳米”人在某宾馆举行的中国纳米科技发展问题的第一次研讨会,还被服务员误会成了“粮食局的会”;而十多年后的今天,“纳米”——这片对科学界来说也属深奥、困难的地域,竟忽地成了大小媒体争相“鼓噪”的大众话题,甚至成了股市的暴炒热点!以致于完全从事离实际应用还相当遥远的纳米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也成了市场的热点“捕捉”对象——一位科学家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他平均每两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因为找的人太多,严重影响了工作,他已不得不请传达室替他挡驾。 面对这始料…  相似文献   

5.
广田 《瞭望》1991,(33)
在鲁迅先生心目中,长夜漫漫的旧中国,人杰是不多的。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猝遭暗杀,鲁迅怀着“无怖于死”的激情写了一首七绝《悼杨铨》,尊之为“健儿”,“为斯民”而哭之,可见鲁迅悲愤之深,也可见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憎恶之甚。 杨杏佛(1893—1933)名铨,江西清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中国公学,后留学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康奈尔大学学机械工  相似文献   

6.
一位律师接了一宗代理费较高的经济纠纷案,在与当事人达成代理协议后,首先不是去调查案情的真实情况,然后向当地法院提交诉状,而是怀揣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直奔北京,找某某高官先批字。他倒是也进过法院的大门,不过不是出庭,而是找法院领导汇报案情,请法官吃饭。据知情人讲,这位律师代理该案半年,没有写过代理词或诉状,而从中央到地方找的领导却  相似文献   

7.
“有关部门”在哪里●北京姚玉成一位农家女在城里购买了化肥,到家经人鉴别后认定是假肥,于是跑到城里,上访了几个有关部门。没想到,这位农家女每到一个单位都得到了同样的答复:“找有关部门去。”于是,她不得不在城里东跑西颠地找,最终也没有找到这个能断事的“有...  相似文献   

8.
宋凤英 《侨园》2005,(1):32-34
对于今天的大陆青年来说,“梁实秋”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许多“文革”前后成长起来的人,很早就从中学语文课本上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知道了梁实秋其人。梁实秋在大陆顶着“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帽子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在海峡彼岸却声誉日隆,台湾报刊称他为“文学大师”、“一代宗师”、“国宝级的作家”……他的《雅舍小品》1949年出版后,一直风行不衰,创中国现代散文集发行的最高纪录。这位“国宝级作家”,70多岁时,与台湾影视歌明星韩菁清,发生了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在台湾新闻界、文化界、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9.
“是”之妙     
一九二二年“创造社”的三巨头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同时聚集上海。一天,在郭沫若的住所,成仿吾从湖南带来了一块腊肉,讷讷地对郭沫若的妻子安娜说: “请,请安娜主妇烧一烧,烧给大家吃!”  相似文献   

10.
刘继兴 《各界》2014,(11):87-90
在民国报业史上,成舍我绝对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真正报人。他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坐牢就不下20次,报馆被封也有10多次。可谓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要找一位才德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三十多岁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通知他凌晨三点去他家考试,这位青年于是凌晨三点就去按董事长家的铃,却未见应,一直到八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  相似文献   

12.
游宇明 《各界》2014,(9):32-32
读郁达夫的《沉沦》,你不会忘记作品中那个留日学生苦恼的样子他想为国家做些事,却不知从何做起他希望拥有浪漫的爱情,却没有异性亲睐他渴望经济自立,却总是贫困潦侄4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处处找不到生活的位置……郁达夫将这个人称之为“零余者”。我不知道沈从文先生看没看过这篇小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沈从文充当的就是这样的“零余者”。  相似文献   

13.
“张守平的日记上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了!”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月,《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一条专访,在民进中央机关里传开了。提起这位10多年前退休的办公厅秘书处的老处长,机关里的老同志都会竖起大拇指:“那可是个出了名的细心人,工作认真、严谨,细致,他的工作和生活,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对于他能创造基尼斯纪录,似乎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因为大家知道只有像他这样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能做到60年坚持写日记。张守平是个不事张扬的人。其实,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向他颁发《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证明他是中国目前坚持不断撰写生活日记时间最久、字数最多的人这件事,发生在2000年4月。事过半年,如果不是《北京青年  相似文献   

14.
陈羽 《学理论》2012,(9):67-70
鲁迅其人其作,历来研究者甚多,然而就其童真童心一面作出解读的甚少,本文就此话题进行分析。文章主要分四个部分:一、父与子;二、走出曲解;三、救救孩子;四、童心童趣。如果说,前期的青年鲁迅还一门心思地认为只有新生的、孩童的、青年的世界才是纯真无瑕的世界的话,那么随着碰壁的到来,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腐朽崩颓的世界中,即使是孩子,也会受到污染,也会变成他深恶痛绝的那一类人。救救孩子,保持童心童真,这不仅是鲁迅当年的呼声,也是当代的现实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盛夏。一个小镇的西瓜摊上,有位和尚模样的青年,捧着西瓜狼吞虎咽,过完“瓜瘾”,拂袖而去。卖瓜人紧追不舍:“钱!钱!”小青年转过身来,飞起一脚,把卖瓜人踢倒在地!嘴里还骂骂咧咧:“老子今天没钱,明天给。”“哪有这个道理?”两个农民愤愤不平。小青年“嗖”的一下从腰间掏出雪亮的水果刀:“不要命的就请上!”围观者不寒而栗。“把刀放下!”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喊声,刀子“叭”的一下子掉在了地上。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位化险为夷的中年汉子,就是合川县涪江丝厂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6.
瞭望哨     
《瞭望》1990,(32)
望子成“牛”赞 湖北 胡思勇 乘车回家,遇到过去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问及他孩子的工作,没料到这位手握一市人事大权的局长回答说;“在×厂当钳工”。见我表示愕然。他又解释说:“人家有人望子成龙,我这是望子成牛!” 好一个望子成“牛”!虽然与望子成龙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认真分辨起来,望子成龙本为具有封建色彩的一句成语。所谓“龙”者,人上之人也。而望子成牛,毫不夸张地说,则有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涵义。“牛”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之形象也。证诸鲁迅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  相似文献   

17.
曹治雄 《党政论坛》2014,(12):49-49
胡耀邦读书有个习惯——好求甚解。 1954年,团中央召开一个小型农村青年工作座谈会,请了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讲话。邓子恢在讲话中说到治理黄河、淮河等水利建设问题,说这是农村青年施展身手、实现抱负的大舞台,他对此寄予厚望:“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把黄、淮治理好。”他还引用了一句古语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翻译家,他叫林纾.这位翻译家竟然不懂外文,完全是根据别人的口译来翻,但倚仗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古文功底,其译作在许多地方胜于原著,且翻译速度极快,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已在纸上挥笔写就.林纾在大约30年间,用文言文翻译了欧美文学作品180余部.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也都是林译作品的热心读者.周作人回忆说:“只要他印出一部,来到东京,便一定跑到神田的中国书林,去把它买来,看过之后鲁迅还拿到订书店去,改装硬纸板书面,背脊用的是青灰洋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流行语”的初步界定何为“青少年流行语” (或称“青年流行语”),目前还没有(也暂时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的字面理解,“青少年流行语‘大概就是’在青少年中流行的语言”吧。所谓“北京青少年流行语”、“上海青少年流行语”、“广州青少年流行语”、“天津青少年  相似文献   

20.
老外马爱中     
胡海明 《党政论坛》2012,(10):30-30
他是个金发碧眼的德国青年,叫劳恩·斯特恩。一年前到上海的公司办事处任职。一到上海,他就喜欢上了这座海纳百川、五彩斑斓的大都市,接着便请中国同事参谋,自己又仔细斟酌,最后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马爱中"。他把这个名字印在了名片上,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洋泾浜"的普通话:"我叫马爱中,我喜欢上海,是‘新上海人’,你要记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