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海南现存为数不多的庙宇中,海口西天庙是年代较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庙。据《琼州府志》记载:“西天大士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海口所城建于明朝初年,周长不过“五百五十五丈”, 规模相当小,而西天庙规模却不小,整座建筑巍峨、壮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谁在所城旁边“二里许”之处建造这么一座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庙宇呢? 这庙祀的王佐不是海口人,是临高蚕村都透滩村(今博厚区透滩村)人,为什么却一直被海口市民尊为“西天大士”,敬为“阿爸”呢?  相似文献   

2.
丘浚,字仲深,海南琼山人。生于明永乐十八年,卒于弘治八年(公元1418年——1495年),是中国十五世纪经济思想的卓越代表人物。在历史上被称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在经济思想上的论述很有价值,在他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其中丘浚对工商业问题的论述很广,并独具见解。(一)从古代到近代,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一个传统政策。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这与我国传统的抑商政策、闭关自守的封建轻商思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明朝不仅信守…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一般都要根据其生平事迹,加上一个称号,称为“谥”或“谥号”。胡姓最早的一支就来源于先人的谥号,即唐人林宝《元和姓纂》所云:“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文中的“胡公”,姓妫名满,是帝舜的后裔,于西周初期被武王姬发封于陈 (今河南淮阳 ),建立侯爵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用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胡氏。   胡姓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国,一个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 (姬姓 )诸侯国,国君为子爵,故称胡子国。…  相似文献   

4.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丘浚(1420~1495年),字仲深,号琼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中叶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经济思想家.丘浚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一生著述很多,其中<大学衍义补>是其"竭毕生精力,始克成编"之作.  相似文献   

6.
近期,随着丘济墓园考古发掘,“丘溶”的名字近日来频频见诸媒体,但是,大都写做“丘浚”。而且不少中文网站的文史资料中关于“丘溶”的网页也书为“丘浚”。这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重说南洋     
海南岛在汉代已设置郡县,并入了中央帝国的版图,但仍是“天高皇帝远”,与中原的关系处于若及若离和时密时疏的状态,于是才有南北朝冼夫人率一千多黎洞归顺朝廷的故事。没有疏离,何来归顺?宋朝以后,在蒙古、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板块的挤压之下,华夏文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帝国对海南的控制和渗透遂渐次加强。特别是从明朝开始的大批移民,沿东南沿海推进,渡过琼州海峡,汉人群落在海南形成了主导地位。“闽南语系”覆盖闽南、台湾、潮汕以及海南,给这一次移民留下了明显的历史遗痕。丘浚、海瑞等  相似文献   

8.
1959年8月,毛泽东同志视察浙江金华时曾对当时的永康县委书记说:“永康有个方岩,方岩有个胡公大帝。胡公大帝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则,是北宋的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应该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9.
欧阳慧 《传承》2010,(13):8-10
<正>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两个王佐。一个是莲花县高洲乡的王佐,他是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引路人,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另一个是井冈山茨坪(原遂川县)的王佐,他和袁文才一起因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上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创建作出巨大贡献而名扬天下。这两个同时代出生的王佐,都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海南历史上的几位才女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樊篱,闯进文明古国的诗词殿堂,以独特的诗情赢得人们的敬重,以匍匐在封建礼教桎梏下的爱情得到人们的同情。冯银、丘浚夫人、林淑蕴、黎瑜娘、苏微香、吴小姑和许小韫的诗词作品已经成为海南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明代才女冯银是琼山那邕人。她的父亲冯源先后担任福建龙岩和江西新城教谕。她出生在龙岩,长大之后,嫁海南府城东厢蕃诞村的岁贡生唐继祖。冯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人独享长辈的恩爱。父亲教她中国古典诗文,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唐诗宋词,并动手创作。可惜留下的诗稿很少,只有五首流传…  相似文献   

11.
明代前期,海南琼山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丘浚。丘浚(1421年-1495年)字仲深,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等职。就是这样一位台阁重臣,竟也雅兴大发地创作了七部传奇,其中长达二十九出的大戏《伍伦全备记》(以下简称《五伦记》)为其代表作。对于《五伦记》,几百年来,指斥者众多,赞誉者绝少,原因在于其思想内容的陈腐无趣。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经济的迟福林正在编一本书,书名很煽情——《痴心热土》。“用来纪录海南20年的历程,也是自己20年来梦想与追求的真实写照。”迟福林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作为亲身经历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全过程的一名改革研究者,从1988年4月“上岛”那天起,他开始海南研究、参与海南规划、见证海南发展,被称作“给海南画蓝图的人”。  相似文献   

13.
也许,当年毛泽东连做梦也都没有想到,中共第一家造币厂会在井冈山创办,并且是在王佐的提议下建立起来。王佐曾经是一位“绿林好汉”,也就是曾经的井冈山“山大王”,接受改编后,才正式编人工农革命军并当上团长,后来又被推举为红四军军委委员和特委委员。  相似文献   

14.
田春军 《协商论坛》2013,(12):32-33
目前,淮阳县陈胡公陵园已初具规模,牌坊高大,仪门古朴,照壁典雅,拜殿恢弘,金像庄严,陵墓肃穆,整个建筑群在绿水红荷的簇拥中昭示陈家之本源,闪烁祖根之灵光,成为天下陈人敬谒朝拜的一方圣土,也成为淮阳旅游大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同时也是淮阳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陈胡公陵园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离不开县政协的持续推动。淮阳是全球陈姓华人得姓始祖陈侯妫满的长眠之地,“陈氏遍天下,淮阳是老家,陈姓八千万,始祖皆胡公”已经成为海内外陈氏宗亲共识。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胡公妫满,虞帝舜之后,封之于陈,  相似文献   

15.
当你踏上海南这片热土,那淳朴而真诚的黎族民歌将使你感动,浸泡到歌的海洋中……黎族民歌自然流畅,优美动听。黎族人民离不开歌,生产劳动中唱歌,喜庆婚事上唱歌,远方客人来了以歌问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以歌为谋。海南黎族“哈、杞、润、赛、美孚”五支系,由于居住区域不同,各支系方言差异较大,黎歌唱法也不相同。如乐东的“千家调”、三亚的“吗哑调”、保亭的“罗呢调”、东方的“滚龙调”、陵水的“罗咧调”、琼中的“四亲调”等等,都具优美和谐的音乐快感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吟是唱,都能琅琅上口。黎族民歌多为七言句,四句一首。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南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一日生活圈”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海南的“一日生活圈”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出现什么变化?……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笔者邀约在海南旅游界非常活跃的专家王健生,畅谈他眼中的“一日生活圈”。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有“人格”的,因为他里面沉淀着丰富多彩的岁月记忆。像海秀路上的望海楼、乐普生、海口饭店、原海南广播电台楼址、农垦医院等在海南建省前后建成的一批当年傲视群楼的老建筑,都是海南崛起的“见证人”,是海南现代的活化石。这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兴衰运转和海南近20多年的繁荣昌盛休戚与共,还由于他们里面有着许多在岁月里沉浮的名人轶事。这,就是建筑特有的一种“身份”。  相似文献   

18.
“海南梅兰芳”提起林道修,海南的琼剧观众,无不耳熟能详,妇幼皆知。这不仅仅因为他在舞台上是个男扮女装的角,更重要的是他戏唱得好,做派也靓,因此有个响亮的名头——“海南梅兰芳”!林道修1924年出生于泰国,6岁时随叔父回国,返文昌谭牛老家。年轻时的林道修,“天然”眉清目秀、双肩稍斜,形象、身材都很有点“女人味”。一经化妆,再梳上个大头,插上头饰,穿上戏服,往戏台上一站,更是光彩夺目。许多第一次看他演戏的观众,都不相信这位貌若天仙、楚楚动人的“姑娘”,原来竟是个须眉男儿身!有趣的“性别错位”,使林道修迷上了做戏里的女人。为…  相似文献   

19.
论“一个中国”的原则胡公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把握这一方针,有四项基本点,即: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中国的统一,必须统一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之上。“一个...  相似文献   

20.
吕美丽 《今日浙江》2013,(20):56-57
在永康境内的国家级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方岩,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都要举行朝拜“胡公”的娱神活动——方岩庙会。各地的胡公会按历年各自约定的日期,带领岁汉班和歌舞队上方岩朝拜“胡公大帝”。每年参与方岩庙会的人数达20余万人次,热闹非凡。整个方岩庙会期间,不仅在方岩,全市乡镇处处锣鼓喧天、鞭炮震响,一派欢乐景象,可谓是永康百姓的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