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二战期间,。前苏联间谍情报活动的:重点在日本和德国。1 938年,前苏联军事谍报机构在欧洲建立了间谍咫一“红色乐团”。其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后转移至巴黎。图:为“红色乐团”领导人利奥波特·第立帕。军官员赫罗·舒尔茨-波伊申(左)受克格勃招募,将德国秘密情报发至漠斯科。1 942年被捕后处决。3APABCTBVHTI~。TOBAPHUI#HJl6H▲‘1g∞年,秘密情报局的金’菲尔比从贝鲁特失踪,半年后;他在莫斯科出现。《真理报》撰文对他表示欢迎。●在慕尼黑任职的克格勃官员波格特·史塔辛斯基曾暗杀了两名乌克兰国家主义者。间谍档案(六)——…  相似文献   

2.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间谍情报机构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8.19”事件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1991年10月22日,前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克格勒,建立“中央情报局”。“跨共和国安全局”、“保卫国界委员会”及“边防军联合司令部”,原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机构受各国管辖。11月26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正式取缔了克格勒,成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直属总统领导并向议会报告工作。12月26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1992年1月24日,俄罗斯又撤消了所有情报机构,组…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间谍情报活动揭秘(上)▲总部设在西欧的“露西”情报网 ▲“露西”情报网成员亚历山大。富特。 ▲有“屠夫”称号的亚戈达。向前苏联提供了大量二战时期的军事情报。图为该情报网负责人扭多。1-r杀害托洛茨基的凶手,潜伏在托洛茨基身边的特工拉蒙.梅尔卡德当场擒获,被判~。年徒刑。图为梅尔卡德在狱中·图片传送▲史墨斯曾是前苏联的反间谍组织,二战期间及战后活动于武装部队中。图为史量斯的证件。李新辑间谍档案(五)——前苏联间谍情报活动揭秘(上)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通讯》2001,(6):32-33
全盛时期的前苏联间谍情报机构——克格勃,规模达几十万人,今世界上其他情报机构望尘莫及。克格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俄国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5.
鸳鸯板一敲心快活,听我把山泉决书说。俺今天不把别的表,讲一段─—国家安全干警巧把间谍捉。话说一个间谍名叫乌勃特,年纪已经四十多。高鼻子,洼眼窝,黄头发卷得跟绵羊尾巴差不多。弓腰凸肚罗田腿,乍一看活像只大虾在站着。(白)哪一国人你自己猜。别看他长得怪扎眼,可肚子里坏水实在多。二十岁进了情报局,足迹到过好几国D在前苏联住了好多年,克格勃拿他都没辙。(白)够狡猾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了体,国际反动势力把矛头指向咱中国。马勃特想狗熊耍叉子——露一手,自告奋勇来中国。对内的头衔是情报组长,掩护身份是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6.
1976年的某一天,年轻的西德大使馆新闻官艾贝尔哈德·海肯被苏联宣布为间 谍,而海肯根本不是西德情报局的人员! 克格勃也知道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会发 生这种奇怪的事情?海肯何以成为莫斯科和波恩间谍外交游戏中的牺牲品? 当时西德拍摄了关于苏联外交官的电影《莫斯科的间谍们》,克格勃知道后,让 一位研究德国问题的著名苏联新闻记者以苏联领导人的名义去西德大使馆通报大 使:如果在西德电视台上播放这部电影,苏联将把它看作是敌对行动。苏联警告说, 放映这部电影将引起严重后果。 深夜,记者来到西德大使馆。西德大使了解并高度评价这位记者,他认真地听 取了记者的叙述后,将此事向波恩报告。但是,西德外交部并不直接控制电视台, 西德电视台还是播放了这部电影。克格勃想找一个报复的牺牲品,于是,新闻官海 肯被宣布为间谍。 为什么恰恰选中海肯?为什么不宣布那时在莫斯科工作的西德情报局真正的成 员为间谍?因为苏联反间谍局很少向外交部请求驱逐已被发现的情报人员,这样可以很好地监视他们,确定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他们的关系,并与他们周旋。如果已经 决定要搞一次规模不大的公开的丑闻,那么往往选择与情报局没有关系的人作为牺 领科工作的4年任期已满,他离开...  相似文献   

7.
克格勃曾是前苏联时期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情报安全机构,是唯一能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超级情报部门。为了培训出超一流的特工,克格勃在几十年的精心策划下,组建了近200所间谍学校,曾为克格勃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8.
全盛时期的前苏联间谍情报机构—克格勃,规模达几十万人,令世界上其他情报机构望尘莫及。克格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俄国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玛加丽塔·科涅库娃是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的夫人。集美貌、智慧、艺术修养于一身。但在她贵妇人的身份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她竟然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通过俘获爱因斯坦的心,使苏联因此获得了很多尖端科技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安那托利·谢哈尔斯基被克格勃当作筹码,与西方国家进行间谍交换。  相似文献   

11.
宋华 《今日广西》2010,(23):60-61
俄罗斯两家最大的间谍情报机构被曝正在发生激烈争斗,起因是俄罗斯准备将两家机构合并,成立类似于前苏联克格勃(KGB)的情报组织。俄罗斯情报专家透露,俄罗斯负责国内情报工作的联邦安全局(FSB)有意合并俄对外情报局(SVR),以组建一个类似于克格勃的综合情报机构。  相似文献   

12.
甲在20世纪50年代至1962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颗间谋卫星“科罗纳”。洲翻口困肠目阶砚妇峨困.后目肠口血lq片7.年.10日箭父百蓉去J干了确乎夕乏卜艺一类币人4会抽千炎p军的限制,为情报搜集工作打开了新天地,此后, V 1 962年“科罗纳”间谋卫星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标志着情报搜集工作进入了i卜在,匕后的’l年里,‘“科罗纳一间裂!卫星在情寸民搜集方启l发挥了巨大_的作用!图为’”7尸年_5_’l’‘科罗’内_护摄的有l苏联红场的卫星只乡片33间谍档案(十八) 隐秘的太空间谍@李新…  相似文献   

13.
“费韦尔”——20世纪国际间谍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西方观察家认为,这位原克格勃官员的倒戈,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德国间谍情报系统主要有两大组织:联邦情报局和宪法保卫局。此外,军方还没有军事情报局。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德国间谍情报机构逐渐走出冷战思维,赋予了新的任务。一联邦情报局德国间谍情报系统历史较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重建间谍情报机构。1947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建立了盖伦组织,1956年正式更名为联邦情报局。目前,该局设有下列机构:一司:情报司。负责搜集国外情报,并将汇集的情报经鉴别后转送三司;向国外派遣情报人员和向联邦德国的各驻外机构派遣人员。没有军事处、政治处、经济处等。二司…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2日,第一个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叛逃到前苏联的间谍,突然猝死于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据死者的一个朋友称,他是从自家别墅的楼梯上掉下来,摔断脖子死的。 20日,美国中情局发言人称,他们接到报告,爱德华·李·霍华德已于上周“去世”,但是中情局无法证实这一消息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青海省国家安全机关成功地破获了一起重大间谍窃密案,抓获了一名既为达赖集团又为台湾方面服务的双料间谍犯罪嫌疑人桑公,粉碎了达赖集团“安全部”(间谍情报组织)和台湾间谍情报机关布置他窃取我情报的阴谋,维护了国家安全。 混入干部培训班的冒牌学员 这起间谍案的侦破,是从对发现的一冒名混入一个干部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可疑人员进行调查开始的。 1999年3月,青海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二期涉台工作干部培训班。3月16日18时,青海省台办的两名同志急匆匆来到省国家安全厅,反…  相似文献   

17.
提起空中间谍,人们肯定会想起U—2飞机等各种间谍飞行器以及它们的驾驶者们。其实,世界情报史上资格最老的空中间谍是翱翔在蓝天中的鸟类。 根据《圣经》记载,上古时期,有一次洪水泛滥,即将毁灭人类。有一个叫诺亚的心底善良的人,建造了一艘很庞大的方舟,让其全家8口人躲在上面,还把大象等飞禽走兽都接纳到方舟里。洪水泛滥了整整一年,诺亚的方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流了一年。为了探知洪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一本关于冷战五期间前苏联在西方各国从事秘密间谍活动纪实的新书《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英国著名新闻媒体《伦敦时报》上。此书不仅首次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间谍战内幕,还将可称为是20世纪最大的间谍叛逃者的前克格勒特工米特罗金首次曝光于世。由来《剑与盾:米特罗金档案》的作者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安德鲁。该书的基本素材全部是来自于克格勒前档案馆馆长、高级特工瓦西里·米特罗金上校。据米特罗金讲,他从1972年起利用自己担任克格勒档案馆馆长的便利身份秘密抄写档案馆里有关克格勃驻…  相似文献   

19.
1961年,由于叛逃者出卖,长期潜伏在英国军情六局(秘密情报局)内的“踏鼠”——前苏联克格或间谍乔治·布莱克被伦敦法庭判处长达42年徒刑。当年负责与布莱克联系的克格勃官员——后来曾担任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助手并晋升为中将的谢尔盖·孔德拉舍夫撰写了一本反映其在克格勃内从事秘密工作情况的回忆录。前不久,英国幄期日泰晤士报》首次披露了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回忆录的部分内容,即他作为克格勃的联络员在伦敦与乔治·布莱克秘密接头的内幕情况。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受过专门的特工训练,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953年,他受前苏联情…  相似文献   

20.
翻开历史的画卷,以男性为主导的间谍世界里,处处闪现着著名女间谍的身影,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冷战岁月,她们的聪明智慧、勇敢机智和高超的间谍技巧在世界间谍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体G动魄、耐人寻味的故事和神话般的传说,创造了世界间谍史上的辉煌业绩。1999年披露的“祖母间谍”案主人公,即现年88岁的梅利塔·诺伍德,在25岁那年,化名“霍拉”,加入前苏联国家安全局,为克格勃传递英国核军事机密达40年,由于她提供的情报,加快了前苏联在原子弹研制方面的步伐,增强了前苏联的军事实力,由于她的突出贡献,被前苏联秘密授予“红旗勋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