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2年初秋的一天,艳阳高照,柔风徐来,远山含黛,近水耀金,天气好极了。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常德地委负责同志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桃花源。 那时的桃花源除了头门牌坊以外,在如今的穷林桥和菊圃之间还有一座二门牌坊,牌坊两边的石灰砖柱上用隶书阴刻着三副对联:一副曰“山鸟似欲啼往  相似文献   

2.
1962年初秋,艳阳高照,柔风徐来,远山含黛,近水耀金。挂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常德地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桃花源。那时的桃花源除了头门牌坊以外还有一座二门牌坊。二门牌坊立在如今的穷林桥和菊圃之间,牌坊大门两边的石灰砖柱上,用隶书阴刻着三副对联。一副曰“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副曰“桃花流水杳然去;赢颠刘蹶了不闻”,一副曰“且欲近寻彭泽宰;至今传者武陵人”。胡耀邦行至二门牌坊时,打住脚步,抬头看了看柱上的对联,问身旁的一位同志:“谁是彭泽今呀…  相似文献   

3.
易群 《湘潮》2006,(6):55-55
1962年初秋的一天,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常德地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桃花源。那时的桃花源除了头门牌坊以外,在如今的穷林桥和菊圃之间还有一座二门牌坊,牌坊两边的石灰砖柱上用隶书镌刻着三副对联:一副曰:山鸟似欲啼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副曰:桃花流水杳然去,嬴颠刘蹶了不闻。一副曰:且欲近寻彭泽宰,至今传者五陵人。当胡耀邦行至二门牌坊前,停住脚步,抬头看了看柱上的对联,望着身边的一位同志,笑道:“你可知道谁是彭泽宰吗?”那位同志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陶渊明吧。”胡耀邦和蔼地颔首…  相似文献   

4.
那是1962年初秋,艳阳高照,柔风徐来,远山含黛,近水耀金,天气好极了!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常德地委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桃花源。 那时的桃花源除了头门牌坊以外还有一座二门牌坊。二门牌坊立在如今的穷林桥和菊圃之间,坊顶斜生着几株杂树,葳蕤着几丝芳草,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07,(4):55-55
胡耀邦酷爱读书,可以背诵许多中外名篇,对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印象犹深.1962年,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回到家乡湖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6.
1983年暮秋时节,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的胡绳,在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来到桃花源游览。胡绳跨进牌坊,但见万竿修竹荫盖如伞,绿柳青松遮天蔽日,阵阵绿浪迎面扑来。他感叹道:"如今,已是暮秋时节,桃花自然无处觅了。但我一来到这里,就好像到  相似文献   

7.
正路,解放之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来到湘西矮寨大桥之上。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多次乘车到湘西,对湘西交通状况的巨大变化感同身受。1982年,作为工作人员,我陪同北京和湘鄂川黔四省领导和专家驱车赴湘西吉首开会。已经发黄卷页的工作日志,清晰地记述了当时的行程。第一天,早上从长沙出发,中饭在益阳地委招待所;下午启程,晚上宿在桃花源山上的简易  相似文献   

8.
<正>榫头衔接,丝丝入扣;檐角伸张,跃跃欲飞。画图镌戏曲,书法衬楹联。——魏明伦《牌坊赋》青石板铺成的巴蜀古驿道上,印刻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多少奔走上任的官吏策马扬鞭,多少衣衫褴褛的百姓步履蹒跚,多少盛世繁华,多少颠沛流离……青石雕刻而成的牌坊屹立于隆昌城南、城北两关的古驿道上,500余年来守望着这一方土地,讲述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据《隆昌县志》记载,隆昌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独特的地质  相似文献   

9.
闽南公学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建设新闽南急需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49年9月下旬,漳州一解放,从太行山随军南下的地委与坚持原地斗争的闽南地委在漳州会师,立即成立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地委(后改为漳州地委).面临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地委成立的第二天,就把支前、剿匪、接管新解放区、建设新闽南的重大任务提到了首要议程.地委认为,针对南下干部不懂当地方言的特殊情况,迅速培养一批精干、通解闽南语的干部是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地委全体委员果断决定创办闽南公学,承担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类干部的使命,并决定由卢叨(地委书记)兼任校长,我(时任地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副校长,同时指定由我主持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1,(5):26-27
2008年晚春,酉阳桃花源,落英缤纷。簇簇桃花,封闭在桃花源山洞里.已自开自落两千余年。在历史的峡谷里。酉阳就像一个大桃花源,窝在大山深处。这年春尽后的初夏时节,一位来自江苏的干部,健步踏入酉阳,带来一股新风。“酉阳需要一场思想的透雨。”一声呐喊,惊破桃花源沉寂的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