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青春期是人一生最富于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最多、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期。如何引导青春期男女适应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及他人的关系,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辅导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向成年转变的人生过渡时期.从生理发展角度看,它是人体从突然增长开始到生长基本停止的时期;从心理发展角度看,是青少年心理发展明显变化的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可塑期.不失时机的将其培养成“四有”新人,青春期教育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又是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紧迫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及种种原因,青春期教育至今尚未普及.其主要原因和存在问题有:一、各级领导对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利.其表现: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在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青少年能否顺利地承受性冲动带来的内部动因(生理的和心理的)的作用,向适应社会要求的方向健康发展,取决于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制约生理的本能因素,他们自我控制的道德意志有多强的抵抗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是青少年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机能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一是身体出现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男女生的形体,生理差异更加明显;二是心理“断乳”,伴随着心理的急剧变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青春期的青少年开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学生的身体发育快,心理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如果对他们予以正确引导,就会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农村中学生却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一方面父母的文化水准较低,另一方面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的精力又少,这样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青春期的教育,毫无疑问主要由教师来承担.究竟怎样对农村中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教育,这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农村中学教师提出的一个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6.
学业压力、感情困惑、前途迷茫……身处象牙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华中科技大学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机构,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最容易出现的心理表现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肩负着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历史重要使命,但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虽然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却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针对大学生群体中最容易出现的如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有些学生在友谊与朦胧的初恋之间却无法划分出一条明确的界限。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必会影响和妨碍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因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和部分学生的"早恋"问题,帮他们安然度过这段充满躁动、迷茫和不安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的性困惑与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春期是身体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发育为起点,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定为10—20岁。此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变化迅速而巨大,同时这一时期又是青少年学业负担沉重、学习竞争激烈、社会压力相对增加的时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是较重的,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