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经济的重新崛起和浦东的开发与香港主权回归一起成为最受世人注目的“中国现象”,而随着上海金融贸易中心的重建和九七后香港主权回归大陆,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这一“东方之珠”的美誉,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会不会被正迅速崛起的上海所取代,也成为世人议论颇多的话题。一、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两翼自邓小平1991年春视察上海和1992年春南巡讲话,短短几年时间,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地区,国际跨国资本在华投资最多的地区。中国金融、证券、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最活跃的地区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在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上,粤港两地各有长处。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后,在已有的粤港经济、文化合作的基础上,粤港合作开发两地人才,不但对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使“一国两制”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对内地、特别是对广东的辐射作用,加速广东经济更快发展,也会进一步支持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中心地位,对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将起重要作用。一、九七香港回归后,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互补性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粤港经济关系和文化联系方面。粤港经济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3.
百家论萃     
经济专家看好“九七”后的香港从事港澳经济研究的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九七”后的香港经济发展将呈以下趋势。首先,香港特殊的市场中介角色将更为突出。“九七”之后,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之间的相互沟通将更为直接,而内地利用香港进行商业活动也将更为方便。其次,国际中心的地位将继续巩固。“九七”后香港与内地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地成为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腹地,这是其他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所不能比拟的。再次,香港将成为一个与内地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科技开发中心。此外,“九七”后,香港…  相似文献   

4.
把镜头对准香港──中国影视界聚焦“九七回归”刘蓉随着“回归”的日益临近,香港已成为中国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从1995年至今,已经拍竣和正在拍摄的与香港现实和历史有关的影视剧已达200余部(集),内地与香港影视界各占一半。香港回归世界瞩目,反映回归的影视...  相似文献   

5.
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13年前,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决定以“一国两制”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十几年的过渡期,香港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曾担心九七后香港前途而移民的港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回到香港,大量资金也随之回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国策日益深入人心,港人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前景持乐观态度。1979年,邓小平在回答港督麦理浩有关香港问题时,第一次明确提出,香港主权一定要收回,但可作为一个特别地区来处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6.
九七香港回归与统一战线工作新探广东张广芳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社会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开始。从此,党在香港的统一战线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九七回归:胜利的微笑——一九九六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重大活动回顾□由之1995年12月31日,距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发表了题为“共同缔造更美好的世界”的新年讲话,表示“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实现香港政权的...  相似文献   

8.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撤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邢魁山 《黄埔》2007,(4):6-8
“九七”回归以来,香港作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其政治发展、经济运作、社会状况等,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这当中,港台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且看法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检讨一下影响青年政策的各种因素,并进而提出在香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的青年政策框架。香港在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未来的联合声明后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方面,中国将在1997年恢复在香港领土的主权,这决定了香港的前途;另一方面,在此之前的香港社会将发生一些剧烈的变  相似文献   

11.
“九七”香港回归,文艺界可谓发现了一大创作“金矿”。在风格各异、角度翻新的回归题材歌曲中,一首《香港妹妹》,以其独特的音乐视觉赢得了好评:“中国的古代有一个老太太/眼神儿有点近视看得不明白/有一个老外心眼儿有点坏/用几块洋玩意做了次好买卖/香港妹妹你掉眼泪……”  相似文献   

12.
香港从7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到1995年香港人均GDP达到2.3万美元,已超越英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因此,不仅中国内地和台湾及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研究她的奇迹,仿效她的经验,推出或提出各种“香港式”的自由经济区,要“再造几个香港”。随着“九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日益临近,探索香港社会发展的规律,客观、科学地评价香港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九七”后保持并更好地发挥她对内地的桥梁和窗口作用,更好地借鉴其经验,成为内地和香港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近20年来,…  相似文献   

13.
九七香港大回归张伟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香港将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活动仪式,将在午夜零时达到最高潮———那面在中国领土一角飘了150多年的米字旗,将从香港总督府楼顶落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冉冉升起,随后...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待,凡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中国人,无不为此盛事而欢欣鼓舞!英国人把香港归还中国,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民族耻辱的终结,这是今天所有的中国人应引以为自豪的。事实上,“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构想,香港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与主权国制度不同的地区,其成效得失将成为世界所关注。九七回归在即,在这繁荣、开放的都市生活习惯了的港人,政治态度可以不同,而热切期望香港“明天会更好”则是共同的愿望。“九仁”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老挂之间自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两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着人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5.
论九七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李明章去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得到保持,这不仅关系到香港的繁荣,也关系到内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认为,九七回归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最近说,港台关系在“九七”后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妥善处理好“九七”后的香港涉台问题,不仅有利于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7.
“九七”之后的香港警察及其与内地位安机关的关系1997年7月1日起,香港警察将不再称“皇家香港警察”,而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警务处”。香港警队新警服将取消原警徽上的英王皇冠,而代之以紫荆花,“香港皇家警察”的字样也改为“香港警察”。新的...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梁钦荣先生,自1995年起先后担任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同时他又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因此,他经常往来于京港两地之间,为香港“九七”回归的平稳过渡和内地、香港之间的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将是香港新纪元的纪念日。把握“九七”回归的历史性机遇,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对香港原有法律的调整和适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香港原有法律。司法制度的保留与变化作简要的回顾和探讨。一、香港法制的产生和形成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在香港设置官衙行使主权和司法管辖权,适用(大清律例)。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英海军上尉义律发布公告:“在未获女皇陛下进一步指示之前,香港岛上原居民及所有居港华人,均受中国法律及习惯之约束,但所有拷打刑罚则除外”;英国人适用英国法。18…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后,作为国际服务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与香港经济导报社联合举办了“百日迎回归——香港金融中心前景座谈会”,就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与继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与会者均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表示有信心,认为香港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