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尧 《两岸关系》2010,(6):57-59
每年夏天,两岸都"热"的话题是什么?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是高考!过往高考虽然在两岸都是热门话题,但基本互不相关。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两岸高考的交集也越来越多。今年4月,国台办宣布,从2010年起,123所内地高校将免试接收在台湾学测中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面子国粹     
面子国粹李曙光曾向一位来华工作的美国律师问起,中国与美国最大的差异是什么?美国朋友答:"你们的历史传统太强大了,而我们无处不是法律。"这个回答大体有点感觉,但我总不太满意这个回答对中国传统的笼统提法。后来读中国第一批出国人员的笔记,发现有趣的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3.
赵启正 《时事报告》2012,(11):20-22
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中,若想成为一个被尊重的国家,首要的是它的文化能被世界喜欢,而不是有多少军力,甚至不是有多少GDP。军力是你自己的,越大人家越害怕。GDP再高,你也没有分给人家。小国受到尊重的例子有很多,你看一看,这样的国家必然是因为文化灿烂才被人尊重的。撒切尔夫人说了,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文化输出,没有什么重要的思想影响力。这固然与她的立场有关——她曾被称为“冷战先锋”,但是,我们也要问自己:我们为世界的思想宝库贡献了什么?今后我们要贡献什么?  相似文献   

4.
再高呼"民主与科学"万岁陈鸿黔我为什么选择了"九三"?答案是缘份。个中缘份又究竟是什么?我曾自问自答过,逢此九三学社五十大寿吉日,我愿意将答案向她;倾诉。世界活泼得好似布朗运动,凡人事际会,得讲缘份。这有如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见面,一个想道:"心中好生...  相似文献   

5.
薛涌 《同舟共进》2009,(6):19-21
2008年底,美国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语"Chimerica"(中华美利坚),把中国抬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位置。这样做的根据在哪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专利”?编辑同志:请问:什么叫"专利"?怎样才能申请国家专利?李军李军读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专利"一词出现得越来越多。其实,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专利"一词有不同的含义:第一是指专利权,即由国家专门机构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7.
试论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便成了世界各国国家安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美国总统克林顿刚一上台就宣称:“我们政府的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三个支柱基础上。首先,我们将把我国的经济安全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对于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战略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中诸因素的关系是什么?国家经济安全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些正是我们在研究国家安全学时所要探…  相似文献   

8.
"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很大,十八大以来,全市取消、调整的审批事项910项,我想问问,这减的标准是什么?还有没有应减未减的事项?"这是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在虹口区调研时的提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安斌 《前沿》2011,(18):159-161,176
美国清教主义与英国清教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中外学者都感兴趣但却众说纷纭的问题,清教主义在英美两国的不同表现以及不同命运似乎证明了神学的变化看来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在北美这片特殊的地域,清教主义产生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在"形似"的外表下发生了"质变"应该是对二者关系的较为准确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位科学巨人,只要拥有一个"点",就可以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这一个点对于一个公司、一个职场人又意味着什么呢?年初,人们往往会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这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11.
邓仕礼 《前沿》2009,(9):70-73
作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典范,大寨和小岗村曾对中国农业起到了长时间的榜样和引领作用,"农业学大寨"和"包产到户"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和极其深远的。如今,"农业学大寨"已成为了尘封的历史,"包产到户"也遇到了"只能解决温饱却难以解决富裕"的困境,那么,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的农业典范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汪玉凯 《同舟共进》2009,(11):24-25
如果一个党支部书记都需要任命的话,这还是什么民主?要扩大党内民主,甚至包括党的一些重要领导职位,也应该在党内差额选举产生,这样才真正有竞争。要竞争性选举,不能只有"举"没有"选",选举首先是"选",有选择了才能"举"。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有一个调研,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有没有参与过集体行动,会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权利等?有意思的是,答案往往不是"有"或"没有",而是对方会很警惕地说,我怎么会干那些事情,我可是良民,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人们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在中国曾被视为"刁民"。从"刁民"到"公民参与",是理念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历史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当一个民族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时,将是  相似文献   

15.
朱娜  王厚余 《中国人大》2014,(23):38-38
"我市列入国家、省监控的水功能区,全指标、双指标评价率仅为50%、60%。请问,这项工作具体是什么情况?市政府将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上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表述着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一段困境。当下的中国正攀爬在倒"U"形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泰晤士河曾经看不到一条鱼;日本琵琶湖治理近30年方见成效;美国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6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于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近30多年工业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台湾一教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称,大陆百姓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2014年春节后不久,这个节目的网络视频又被网友发掘出来,"茶叶蛋"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到台湾游日月潭的一个插曲。那天,我们一行乘坐竹筏,向着日月潭玄光寺进发。竹筏上,艄公十分风趣,从他嘴里蹦出的段子常让人忍俊不禁。他问:"吃过茶叶蛋吗?"我们有些不屑:"那有什么?到处都是。"  相似文献   

18.
杨光斌 《乡音》2014,(10):37-3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总目标,事实上是可以量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制度安排的总和——"有能力的有限政府"。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和"民主"是世界上两个最流行的概念或话语。比较而言,"治理"概念更务实且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指标,而"民主"则更具意识形态性质,况且民主选举只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方面。到了本世纪,“治理”则越发成为国际社会更加主导性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安徽省铜陵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定在为第十届"铜都环保世纪行"壮行时,向全市人民提出了一个问题:"环境和经济发展总是有矛盾的,有些矛盾通过努力可以化解,有些矛盾却难以化解,在这个时候,我们要什么?"  相似文献   

20.
《同舟共进》2012,(3):3-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是否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和争论也益愈增多。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为何有观点认为中等收入反而会阻碍转型?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陷阱"?对已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正视并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