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我们主动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开放给中国带来活力,开放推动中国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深化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世界也在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的总量究竞有多大?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比重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今天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改革史上的经济演变。这是个特别严肃和枯燥的题目,主要讲的是企业的变革。目前中国的经济很像杭州六月的梅雨天气,阴情不定,情况复杂。我想,我们先从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变革,作一个简单地回顾。  相似文献   

5.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模式问题,我认为揭示中国发展奇迹的密码不在经济领域。有人说正因为中国搞了市场经济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样看问题只是看到了中国奇迹的表象和起因,没有深入到中国奇迹的内在逻辑。从比较的视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搞了市场和开放型经济,为什么没有取得中国这样的奇迹?所以,  相似文献   

6.
傅白水 《今日浙江》2009,(22):26-27
在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强有力的政府调控下,中国经济反转态势基本确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周期,曾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浙江有可能、也有能力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世界经济步入寒冬期,中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发展在这一年迎来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大的挑战。作为民营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攻坚克难、应对挑战、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09,(18):5-5
“毛之不存、皮将焉附”,中国金融是附着在中国经济这张皮上的,为什么中国金融的毛色如此光亮,而中国经济不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委主任委员马启智说,在处理皮和毛关系上过分看重金融行业自身的利益,该做的不做,该扶持的不扶持,这不是健康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争议和感叹中,在政府与民间的合力推动下,靠着以前的坚实积累和经济成长质量提高带来的内生性,尤其是房地产的快速放量启动,浙江经济初出困境,但对于中国最大的民营经济大省和中国经济风向标浙江来说,仍是任重道远,今后的路才是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6年前,“总部基地”和“总部经济”在中国还鲜有人知:4年多前,总部基地在北京南城一片“被经济遗忘的角落”开工兴建。今天,北京总部基地已经成为聚集中国优势头脑企业的重要平台,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改革的风向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怎样看,这是眼下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我在《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指出,中国经济还处于大爆发之中。当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海啸发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我的总体看法是,实际上中国目前处于下一轮经济大爆发的前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1911年辛亥革命自孙中山先生以来关于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理念、理论与学说、学派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依其目的、性质与特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非社非资”的经济理论。其中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干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现现代化经济理论的总和,既是中国人民奋力富民强国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已不成问题,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是温和提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作用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标志。“入世”近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并将在更广的领域、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种形势无疑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薇 《北京观察》2009,(3):50-51
美国次贷泡沫破灭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声中.最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也受到世界经济风暴的影响.其经济已从两位数的成长率降至约8%~9%,但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良好的,与西方大国经济徘徊在零左右的衰退相比,中国可算是最轻微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大致已进入了这一轮工业化中后期——如果说还不是末期的话,这也在基本上决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正在趋缓,正在逐渐进入一个中速增长时期。之所以得出这个判断,有以下两点理由。  相似文献   

17.
《思想工作》2004,(10):24-2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年贸易和发展报告》9月14日在京首发,比全球发布日期提前两天。“中国扮演了此轮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在发布仪式上,贸发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司负责人弗拉斯贝克这样赞誉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林毅夫 《政策》2004,(3):24-25
最近,国外一些经济学界和新闻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产生了质疑。为什么有疑问?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在1998年以后,出现两个新的经济现象:一个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通货紧缩;一个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反而下降。而这两个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从未遇到过的。因此,我认为消除国外的疑问,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地解读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马光远 《同舟共进》2014,(10):24-26
2014年,中国的经济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糟糕,而是相当微妙。上半年,GDP增长率为7.4%,很多人对这个数字表示焦虑和不满。为什么?因为多数人的思维仍停留在过去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但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国未来的经济与过去30年将完全不同,我们要改变对GDP增速的看法,这个数字并非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