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第一书记”就应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实践中要在“三个必须”上下功夫。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充满感情、倾心尽力。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感情,心中没有爱,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来到帮扶村一一曹县安蔡楼村的第一天,我走访了16家五保户、贫困户和低保户。当走到农民孙某的家里时,我震惊了:他今年46岁,智力有缺陷。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晴今天,我们村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绥滨县第五中学的78名学生,他们将在村里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一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特殊教育。为了迎接学生,一大早,我们工作队的三名队员就收拾停当,按约定时间等候在村口。学生们到村后,我们首先介绍了吉长村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户的相关情况,随后带领他们进行走访。学生们首先来到五保户肖世东家,不巧肖大爷出门办事,家中只有  相似文献   

3.
<正>眼前的李长军,个头不高,健壮敦实,说话高门大嗓,把记者的手握得生疼——这个曾在商海拼搏了20多年的汉子,自信而坚强。然而,2010年春天,他被盘山县甜水镇党委派到九间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时,村庄的境况却让他这个"外乡人"少有地感到了不自信——村民穷,耕地大都是盐碱地,除了几十栋种植香瓜的低矮冷棚,其余全是稻米地,品种单一,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共产党员靳虎刚,在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他心系老百姓、情系贫困户,为当地困难群众、残疾人、孤寡老人送去一份份温暖、爱心和力量,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扬。“靳区长真是咱庄户人家的贴心人。”这是盐湖区东留村的村民们对靳虎刚的评价。前不久,靳副区长到这个村检查防非典工作时,了解到村里一个叫王淑英的老人,其儿子四十有余,患有弱智病,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的几亩麦子从种到收,全凭着76岁的老大娘一人操劳。眼下,金浪滚滚,村头路口已开始出现收割机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在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主簿镇余 畈村,谈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村民 们都说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启的努力 分不开,说他洒的汗水比谁都多。 今年44岁的王光启,身材瘦小, 皮肤黝黑,话语不多。然而,正是这 个其貌不扬、土生土长的山里汉子,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硬是将余畈 这个深山里的穷村子,建成了省内外 闻名的小康明星村。  相似文献   

6.
2001年岁末,刘志安调任长治县韩店镇党委书记。韩店镇是长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镇辖19个村,4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9573人,面积42.88平方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到任第二天,刘志安便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当来到洞子沟村时,他看到道路坑坑洼洼,村民们吃水还很困难,村民们精神萎靡不振。他了解到村委班子涣散,村民们十多年不交农业税,不尽义务。从洞子沟村回来后,这个小山村的窘境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出数日,他便亲自蹲村整顿完善洞子沟村的村支部、村委班子。他鼓励班子成员要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走上一条致富的路子。接着,刘…  相似文献   

7.
老王临近退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替别的领导开会。年终岁尾时,经常在市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几个会连着开,有时两个会“套着开”,像艺人“走穴”似的,弄得紧忙活,同事们戏称他是“驻会领导”。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9日至20日,该市纪委监察局、农廉办抽调1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分10个小组、组织200余名村官深入到全市1066户农村五保户家中,对五保户供养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同时,积极配合晋中市纪委督查组到绵山镇、张兰镇、洪山镇、城关乡、宋古乡等5个乡镇、32个村、134户五保户家中进行了进一步督查核实,并对检查中发现未及时发放、未足额发放、死亡户未及时注销、农村五保户供养证未发放到户等问题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目前,全市1066户,1066人农村五保户供养费已基本发放到户,有关问题及责任追究正在处理中。  相似文献   

9.
在榆树市光明乡平安村5组的后山上,两间小草房掩映在一片葱绿的松树林中,这里就是76岁的老党员徐德臣的“家”。环绕在草房周围那大片的松树林,就是老人用16年的辛勤劳动培育的“绿色银行”。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平安村5组也相继分田到户,可屯子后面那5公顷荒山却没人敢投标承包,开了几次会也包不出去。共产党员徐德臣坐不住了,他找到村党总支书记说:“我是个党员,想先碰碰这个硬儿!”老伴和儿女听说了都极力劝阻他,乡邻们也给他泼冷水,说你老徐头60岁的人了,承包荒山纯粹是瞎逞强。不管别人怎么…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农民的孩子,现在有机会服务农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我一定会静下心,沉下身,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努力让全村贫困户早日过上好日子。——石峰"这样的好书记,巴不得他在我们村多留几年呢!"为什么舍不得石书记?"因为他心里装着我们,办实事。"在商都县玻璃忽镜村,说起第一书记石峰,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2017年,石峰被选派到玻璃忽镜村担任第一书记,接到通知后他行李卷一打、洗漱用具一拿,扑下身子一竿子插到最基层,把全部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6,(5)
正他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这座敬老院,让112位老人安度晚年。他为老人们带来家的温暖,却太多地亏欠了自己的家人。他,就是宁城县汐子镇敬老院院长周绍堂。67岁的周绍堂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他依旧每天奔波忙碌。早在1983年,周绍堂就跟着当年的老院长亲手盖起了汐子镇敬老院,1988年老院长退休后,憨厚肯干的周绍堂接过了院长的重担。敬老院先后接收的112位老人都是五保户,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滋润些,周绍堂费尽心思。他在院内建起酒窖,酿酒挣钱补贴敬老院开支;在  相似文献   

12.
昔日穷得出了名的靖字县花园口镇珠宝村,今日变成了生活富庶、一派祥和的文明村。问起此事,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称赞他们的村党支部书记、省优秀党员张振风,说他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铺路人。 张振风任村支书后,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先富、带富、帮富、共同富裕的道路。1981年他带头种植人参,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几年间,他先后无偿借给贫困户5万多元,扶持他们脱贫致富;曾5次把自家准备盖房用的木料借给或送给贫困户,  相似文献   

13.
不大的空间,整齐的桌子,干净的餐具,简朴的摆设……在襄垣县地税局 内有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食堂。 长治市地税局的领导来襄垣指导工作结束了,就安排在这个小食堂内用餐;市、县委、政府领导检查工作结束了,也自觉到这个小食堂内就餐;兄弟单位的同志交流工作结束了,同样还是到这个小食堂内吃饭。几样冷菜,几个热菜,一一上来,量适质好。同志们笑着说,在这个食堂吃饭真是既简单又实在,既卫生又舒适。真是个“廉政食堂”啊! 就是这个小食堂,开办近3年来,已为该局节省招待费近20万元,而更重要的是,“它”赢得了民心,刹住…  相似文献   

14.
<正>正值插秧时节,宣汉县明月乡平等村廖铁笙老人正为家里无人插秧的事情着急。4月23日,由副乡长任登辉带队的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来到廖铁笙家的田里,队员们挽起衣袖和裤腿,帮助老人将家里几亩田插满了秧苗。今年,宣汉县委出台扶贫开发精准减贫工作规划,提出了"干部扶贫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增收项目到村到户"等"十三条"硬措施。一个多月来,全县658名党员干部组成211个定点对口扶贫工作队,深入全县211个村、  相似文献   

15.
今年夏季,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披甲营村党支部把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带领22名党员为五保户老人义务修房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全村群众,同时也为全村每一名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相似文献   

16.
正尚振宇是邢台市平乡县艾村的一个贫困户。几年前,他在县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开起了一家"小胖子童车店",童车销量从开始的一个月几辆逐渐增长到现在的一天几百辆,实现年收入百万元,由被帮扶的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艾村是平乡县西南部的一个贫困村,全村695户村民中超过半数是贫困户。像尚振宇一样,很多贫困户利用电商扶贫的惠农政策,积极进行童车零配件生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司令部驻扎在涉县的赤岸村。这村的五保户郭跃堂见了非常高兴,他就主动经常给战士们送水送粮,还经常打柴烧炭给同志们送去。首长  相似文献   

18.
在松原市宁江区永平乡平川村,有一位名叫陈玉霞的普通家庭妇女,为致富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她靠栽培平菇而致富了,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几年前,陈玉霞家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她上有两个多病的老人,下有年幼的孩子,家里家外全靠丈夫的那点工资维持生活。看到...  相似文献   

19.
王玉亮 《实践》2007,(10):17-17
伯父今年70多岁了,是林区开发建设时最早的一代人,现在已退休在家,膝下儿孙满堂,生活可谓幸福安逸。老人爱怀旧,看着今天住着高楼,穿着讲究,想吃什么都有,开着汽车、骑着摩托的幸福快乐的年轻人,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和他们讲过去。他说,当年,他和一群老弟兄们是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怀着一颗为国家贡献青春的火热之心来林区的。刚来时,除了无边无际的森林,吃穿住行什么都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即使吃着了,肉也少得可怜。好几十个汉子挤在一个窝  相似文献   

20.
鲁曦 《党风与廉政》2002,(12):19-20
在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官渡村传颂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失明多年的75岁的梁桂花老人重见光明了,重见光明的梁桂花老人逢人便讲:“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这可多亏了咸阳市委张立勇副书记啊。”亲人般的呵护、关怀2001年4月17日,张立勇副书记带着妻子驱车来到马庄镇官渡村梁桂花老人家里,张副书记对失明多年的梁桂花老人说:“老人家,我们带您到医院看看眼睛,您说怎么样?”老人脸上现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我这眼都十多年看不见了,怕是不好治了。”“我们去试试看吧。”于是,张立勇和妻子搀扶着老人上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