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探索历尽艰辛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结合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实际 ,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就开始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党的二大创造性地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明确了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 ,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区别…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将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予以理论性总结.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啡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所在。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了王命论、国家论、社会论三个部分。在新民主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对中国革命实践指导最为充分、最为直接的当然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关于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领导权、特点、前途等一系列革命基本问题的论述,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所谓“二次革命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阶段进行。在学术界,有人将“二次革命论”等同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是由陈独秀最早提出的,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 不断革命沦,就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凡是认为:革命过程须划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性质不同,但又要由前者转变为后者的思想,都可以叫做不断革命论。这个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5.
1940年 1月 ,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把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无疑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 ,这一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颇为重要的不明确之处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多长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衔接 ?正是这些不周全之处成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6.
王河 《唯实》1993,(1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纠正了陈独秀主张先建立资本主义、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主张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左”倾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经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成功之后不可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理论从产生到丰富的实践过程,印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早期革命实践中,中共以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理论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却受到国民党方面的批判和攻击,阶级革命在中国一时走入困境。为应对挑战,中共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以民族抗战和统一战线为旗帜,通过对阶级属性的重新定位,革命实现由阶级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实现从单一的阶级革命到革命的阶级联盟转化。由此,中共跳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预设,实现了对阶级革命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展现了一个超越单纯阶级革命范畴、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革命政党形象,推动了自身理论的创新与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当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这是在新形势下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精神武器。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从它建立那一天起,就明确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的道路,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并且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建的革命理论与社会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关“中国式民主”的政治主张,可谓多种多样,但大都不能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因而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所起的政治作用极其有限。唯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  相似文献   

10.
刘振清 《求实》2006,2(2):17-2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这个理论初步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之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毛泽东为什么在建国后不久就放弃了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予以剖析。这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中国革命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即把原先"将来"过渡的设想,调整为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种观点。本文试就这些观点作一综述,并相应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一贯主张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或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是如此。在我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他特别注意了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一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因而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当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产阶级,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消灭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了这个根本内容,就谈不上社会主义革命。但是,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如何消灭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共中央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结实践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旧中国也受到帝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从本国的具体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形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利实现了革命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一贯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即是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期,因而始终坚持边建设边过渡或既建设又过渡的指导思想,在积极进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和各项社会改革(改造)与建设的同时,不断准备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全面贯彻党的革命转变战略尤其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表现了独到的思想建树。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经历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到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它是由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和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对原来"设想"基本精神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论者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对立起来。认为由此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以致造成后来的失误。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值得讨论。一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是随着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相继遭到批判之后,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两种理论的成因进行了广泛的探求。事实上,这两种理论都渊源于马列的不断革命论,它反映了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对马列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认识。它的产生和被扬弃,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和中国革命垣论的发展过程。一、“二次革命论”与马恩的“不断革命论”所谓“二次革命论”,其主旨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两个阶段进行。这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基本思想。不断革命论,就是无产阶级不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首先“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民  相似文献   

17.
浅谈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独特性王青荣毛译东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形成了光辉的毛泽东思想。如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这部著作所奠立、后来又得到发展的新民主主义学说,在1949年曾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或称新中国的“立国原理”。近年来不少论者把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进行研究,认为毛泽东不仅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式的特殊的新民主义革命理论,而且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所没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笔者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和做法。按照这样的观点和做法,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及  相似文献   

19.
李蓉  谭明 《世纪桥》2003,(4):13-15
新民主主义这一重大理论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指明了通过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由来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中国成立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学习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将启迪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