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建设者中的生力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违法犯罪现象逐渐突出,也为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以标签理论为视角,对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尤其是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进行分析,有助于真正有效的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长期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保证制度完善、权益保障,才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城乡二元体制分割、贫富差距扩大和就业日趋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社会原因和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心理、生理等个体原因两大层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预防、治安预防、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预防和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与之相关的婚姻问题、义务教育、暴力维权、犯罪等社会问题此消彼长,为社会治安与和谐中国的建设抹上了阴影。新生代农民工因其自身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法律需求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宪政教育、劳动法、婚姻法、刑法、犯罪心理学等方面,因此找准切入点,采取最适合的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法制教育日益成为法律工作者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犯罪是指具有农村户口,但又离开农村和土地,长期在城镇工作,主要以非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农村人口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可将其群体分为旧生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两大类,相应的在农民工犯罪人之中也就形成了旧生代农民工犯罪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因为农民工工作环境等问题,应当减轻初犯罪农民的刑事责任,给予司法宽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犯罪人员流动性强,侵财型案件所占比重大,共同犯罪明显,暴力化倾向严重,犯罪手段日趋复杂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而另一方面社会歧视性政策使得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对立情绪和反抗意识;加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入不敷出,被剥夺感强烈,从而容易引发一些过激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改革不合理的歧视农民工的现行政策,加强法律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这一群体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从社会和公安机关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探索控制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刑事犯罪状况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广州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犯罪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心理、文化冲突等因素。该群体犯罪问题必须通过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打工谋生。他们为城市作出特殊贡献的同时,由他们滋生出的犯罪问题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物,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声音。[1]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情况凸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较大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试图提出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共青团组织在2012-2013年间对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调研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个体因素(经济、受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因素(社会包容与歧视,城市认同感)、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程度低,法治意识淡薄,长期处于就业不稳定的状态,社会管理的缺失及受到社会歧视等多种原因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因此,作为青年和党的桥梁共青团组织,应该依托多方社会力量,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话语权.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预防和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存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象日渐突出.它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其危害后果愈演愈烈.因此,探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成因,构建预防该类犯罪的对策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刑事司法理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