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彦  韩巨龙 《世纪桥》2009,(15):64-65
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这是政治学最为古老的基本问题之一。孟子主张以“仁政”治天下,提出了制民之产,不违农时,省刑薄赋,妥善对待四种人,以救穷民为先,教民而用之等一系列安民、养民的治国之术,蕴涵着丰富的强化政治合法性理念。研究孟子“民本思想”的实施措施,对于当今政治合法性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四部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大学》中提出了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实现全部政治理想的基础思想.它说:“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反过来,此书又提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命题. 这个在逻辑上未必经得住推敲的命题却为许多代的中国士人所信奉.修、齐、治、平,是中国封建社会士人的最高人生理想.只是在道德层面上,个人是高度受重视的.至于个人的正当利益,却少有论述.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提出“义利之辩”,他轻视“利益”的观念,而强调“道义”是高于一切的,儒家还提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命题,认为为了道义原则而牺牲生命是最崇高光荣的事.  相似文献   

3.
李畅然 《理论学刊》2007,(3):111-113
一、清人刻意强调用“知人论世”来限制甚至取消“以意逆志”《孟子》一书涉及了后世两大文本诠释方法论,一是《万章上》“咸丘蒙问盛德之士”章的“以意逆志”,一是《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章的“知人论世”。前者在笔者看来,是《孟子》一书中最重要的诠释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施展才能的途径很窄,出官入仕成了仕人君子自我实现的惟一通道。但怎样入仕呢?古人认为,入仕为官必须“由其道”,犹儿女婚姻,明媒正娶,正途入仕。孟子说过,人之为官有“天爵”和“人爵”之别。所谓“天爵”是指一个人修养很高,才智超群,众望所归,而被推举担任领导职务。而“人爵”是指那些自身不修,一味钻营,不是“由其道”而得其位,而是通过非正当渠道去谋其位。孟子认为“天爵”不修,“人爵必殆”。唐初,太宗李世民曾就用官之事问计于魏征。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借…  相似文献   

5.
《论语》和《孟子》最真实地记载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孔子和孟子的认识论是朴素的反映论。他们认为,人们的知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是学习获得的,是人们的认知器官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心理的反映。一、学而知之孔子和孟子是主张“生而知之”,还是主张“学而知之”,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大难题,而多数老学者认为孔孟是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者,笔者以往也持这种观点,现在却不敢再苟同了。1.学而知之。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相似文献   

6.
二千三百多年以前,孟子曾经说: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一治一乱,不以治,必以乱。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不实现治,就肯定要召致乱,这是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公认的事实。治和乱是相对立的两种情况。关于“治”,中国古代对“治”的认识一般有这样几个具体标准。第一是谷贱,第二是刑措,第三是太平,也就是没有战争。汉代的文景之治,南北朝的元嘉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治”。汉文帝时,断狱  相似文献   

7.
当前,从我国社会的现实和领导干部队伍的实际看,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道德模范,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正确处理“治官”与“治民”的关系。“以德治国”是对我国每一个人讲的,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当前,贯彻这一思想和要求,要克服有些领导干部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以德治国”无非是让老百姓要有道德或遵守道德规范,用社会道德去规范和治理他们,而自己则以治人者自居,可以不加强品德修养,不遵守道德规范,不用道德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言论与行为。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社会主义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欧阳国文 《求实》2006,1(Z3):11-12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理论创新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0余年后,在放弃“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20余年之后,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张艳清 《理论学刊》2005,(9):98-100
人性问题是贯穿儒学史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致存在这样一个分期,即宋代理学以前的人性论主要是探讨人性善恶问题,到了宋代,儒学史上的人性问题的探讨进入一个全面总结与反思阶段,表现为对人性善恶之根源的探究。理学家言理,言气,言无极,言太极,其所关注的宇宙本体同时也是心性本体。理学设定超越的绝对的“理”为最高本体,同时又认为这一超越本体是内在的,理之内在于人即为性。“性即理”是程朱理学心性论的核心命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这一命题在思想根源上与儒家人性论和道家德性论之间的关系。一、“性即理”的提出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题中之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要求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协调发展。可见,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华  张运平 《求实》2006,(6):14-16
“和谐”思想自古有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能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但中国共产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明确地提出来,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黄楠森撰文认为,今天的德治是儒家德治的批判继承。儒家关于德治的论述很多,比较为人熟知的有: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政”、“王道”。儒家的德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它是一种统治术,是剥削者统治人民的方略,当然,儒家也主张以身作则。(二)在德治条件下,人民遵守国家的规定,完成自己的任务,不  相似文献   

13.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0):78-78
毛泽东从韶山读私塾时起,就读了《论语》,也读了《孟子》。他从小就熟悉《孟子》的思想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内容的重视事物特殊性的观点,重视区别不为与有为、不为与不能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许行主张"市价不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批评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相似文献   

14.
一、并非单枪匹马之事 历史上,有许多史家对群体写史颇有微词,他们认为“集体的写史,‘是犹招市人而与谋室中之事’”。章学诚虽不反对设史馆修史,但还是认为“成一家之言”的史学著作需由史家个人完成,否则难以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崔斌 《理论学刊》2006,(3):112-113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与人的存在现实,标举出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这一时代的宏大使命。这既与中国古老的实用理性相合,又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学术关怀的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导向之下,王国维探讨了“去毒”与“嗜好”两个问题,揭示出美育之得以发生的生理学与心理学机制,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性,建立起一种体系严谨的美育理论。一、“去毒”:美育的生理学基础王国维认为,人生的基础是人有欲望,欲望如能满足,则人生为幸福人生。但是,“今日”之中国国民,精神上极为空虚,这种空虚没有好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去填…  相似文献   

16.
《孟子·梁惠王》篇对与民同乐的议论,是很有见地的。今天读起来,也还很有启发。先看看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王回答:“不若与人。”孟子又问:“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又回答:“不若与众”。接着,孟子形象地说明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的得失利害。  相似文献   

17.
"天下"乱弹     
宋志坚 《唯实》2004,(4):96
“天下”二字怎么解,实在费人思忖。按照《辞海》的解释,“天下”的意思有二,一指整个中国,二指整个世界。这种解释既缺乏历史的阶段性和层次感,也缺乏超越时空的归纳。天下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人们视野的逐步开阔而逐步变化的,有一点却始终如一,沿用这个词汇的人,一直都把自己看得见的那一片天空之下的地方当作“天下”。夜郎自大的滇王与夜郎侯,都把自己治下的地方当做“天下”,这才闹出“汉孰与我大”的笑话,司马迁说这是“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并把这笑话的根源归结为“以道不通故”(《史记·西南夷列传》)。“道不通”,视野不…  相似文献   

18.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4,(20):18-21
“郡县治,天下安。”这一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让县委书记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也颇多非议。一方面是县委书记“白加黑”、“五加二”,一方面是质疑他们权力过大;一方面是县委书记责任重大,高度紧张像惊弓之鸟,一方面是质疑他们权力失控,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无论如何,他们都为一个县的发展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县委书记有权,也有责;有少数人腐败,但主流还是奉献。这个群体是中国治理的基石,他们和整个体制内所有的岗位一样,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大潮中。对这个岗位,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  相似文献   

19.
潘富恩 《学习论坛》2006,22(6):58-61
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是对《周易》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程颐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他在谈到“一”与“二”关系时明确指出“盖天下无不二者,一与二相对,生生之本也”。在讨论事物运动时,他提出“动静相因”、“消长相因”,并且提出“动之端乃天地之心”,即认为“动”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原则,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动”与“静”更为根本;“随时变易”是普遍的原则。他认为一切事物是“与时消息”,人们的行动当“随时而进”、“随时而宜”、“合宜适变”,企图说明“时”对人行动的重大影响。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程颐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如“危极必安、乱极则治”,然而程颐认识到由“危”转“安”是必定要通过“刚阳之才”活动才行。  相似文献   

20.
张鑫 《探索》2004,19(4):90-92
尽管国内学术界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并视之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是其例.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马克思对这一命题虽有酝酿,但并未最终确定,同时即使在提到这一问题时也仅限于俄国,而俄国并不能代表东方.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说成是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的理论是没有根据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能成为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