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内与海外》2010,(11):21-21
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人民币所担当的角色备受外间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遵义在香港高端经济论坛强调,一个国家的货币是高估或低估,要看是否对全世界长期“出超”或“入超”,而从近年国家的出入口情况来看,并没有人民币长期低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邮票比做国家名片,由此使票品日益受到收藏界人士的青睐。然而,殊不知,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成立后,迄今为止陆续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纸币,不啻为国家名片,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流通作用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使栩栩如生的图景,形象、直观和准确地宣传了党在每个时期的路线和政策,其功不可没。笔者现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分析,以飨钱币收藏界同仁。(一)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当时,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启程以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之后,学术界和政策界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格局就一直争议不断.“多元论者”认为美元霸权正在走向衰落,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走向一个多元竞争的格局;而“单极论者”认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没有动摇,其他货币仍然面临着各自结构性的和技术性的缺陷,难以在市场上发挥主要国际职能,国际货币体系仍是美元一家独大.本文通过对2007~ 2015年的相关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对上述争论进行回应,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人民币崛起为一种主要国际货币所面临的各种内外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即“入篮”,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必然结果.其背后也有中国对自身正当利益的合理诉求,即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参与完善全球货币金融治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担保,借助外力倒逼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并提升中国加快改革开放之承诺的可信度.人民币“入篮”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未来国际货币格局更可能是“一超”(美元)、“两强”(欧元、人民币)、“两小”(英镑、日元)并存.为此,中国需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广泛寻求深层共识,参与供给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制造”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饱受侵害。后危机时代,防御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和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各国经济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危机导致的美元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而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等综合国力的强劲,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以及可行性,提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一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并且具有巨大风险。人民币在不是国际货币的情况下,被国际舆论炒作为国际问题,完全超出我国国家基础和实力、金融地位与作用、货币价格与价值等基本点。目前,我应果断停止人民币升值,彻底打消人民币升值和随之可能到来的贬值预期,以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作为稳定货币金融的出发点,作为控制热钱投机和通货膨胀的出发点和前提;立刻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热钱大规模撤退和国内资本大规模外逃;在实施上述两项政策的前提下,调整宏观政策组合,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潘永  蒋愉 《东南亚纵横》2013,(12):47-52
目前,“地摊银行”结算占据中越边境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而一般贸易结算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借助美元来完成整个操作流程。本文基于结算模式视角,具体探析中越贸易结算状况,提出“现行结算模式不是标准化的模式”这一观点。结合近年推出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程,从短期看,可以考虑建立中越货币自由兑换试验区;从中长期看,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中越双边清算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竞争力并逐步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推进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  相似文献   

8.
李婧 《东北亚论坛》2013,(5):35-45,128
人民币国际化是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应对美元风险的重要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获得了初步成果,集中表现在贸易结算量的累积和香港人民币存款的上升。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人民币进口、出口结算不平衡;人民币业务主要以负债业务为主,资产业务非常有限;香港人民币债券的供给大于人民币债券的需求。理论和实践证明,只建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基础上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不长久的,未来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国际化是成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力量是主要推动力,政府的功能是顺势而为,积极地进行国内金融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全球经济陷入动荡的情况下,中国不能采取全球化模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将危害金融稳定。一个市场,一种货币,人民币更现实的方式是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包括贸易、投资、金融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中国应该做亚洲合作的积极促进者,加强亚洲交易网络的建设,整合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9.
日本鼓噪“人民币升值”的目的是要迫使中国达成一项类似1985 年逼使日元升值的 “广场协议” 。但也如同“广场协议”所导致的结果那样, 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 并无实质上的意义。日本之所以鼓吹“人民币升值论” , 不仅在于要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得日元 炒作之利, 而且在于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东亚崛起, 因而 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阻止中国提高自己重要基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遏制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也要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实质上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在路径选择上,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渐进性和实验性的策略,逐步实现由区域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的演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人民币区域化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改革:国际货币金融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国际货币金融环境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至关重要。国际货币体系自战后以来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关键货币之间汇率冲突不断,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是美元危机。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十分脆弱,而流动资本加速扩大的“失控”趋势将对其形成进一步的冲击,其中,“美元圈”的金融风险尤为突出。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把维护经济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元的持续走弱,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再次成为 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我们在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机遇到来的同时,也应清楚地意识到人 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走“自己”的路。基于货币区域化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应更加重视环中国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行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最终成为世界货币是世界大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度看,俄罗斯要领先于中国一步。从货币的国际影响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居民中已经逐渐被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已是事实。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要达到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是否应该发展离岸市场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国际化,可以直接开放本国的资本项目管制和国内金融市场,未必需要发展离岸市场,尤其是境外的离岸市场。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最终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发展境外离岸市场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几个主要货币的国  相似文献   

15.
近期,“人民币升值”成为中外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美国财政部长斯诺的“汇率之旅”把这一问题引向高潮。但随着斯诺的无功而返,人们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热情似乎开始冷却下来。但这并不代表“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此完结了。实际上,以美日为代表的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一些人决不会就此罢手,而且中国面临着的国内“热钱”的投资压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是我国政府的一项艰苦的工作。侨务工作表面上看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没有丝毫联系,可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作为涉侨经济工作中重要的“引进来、走出去”,其实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有着…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世界经济一片灰暗,中国经济却光彩照人地站在舞台中央。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同时又听到了前排观众叽叽喳喳的飞短流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言论在国际上传得沸沸扬扬。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下,然而几年过去后,人民币突然“时来运转”,关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工商界、金融界共同关心的热点课题。日本“妖魔化”人民币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实际上在一年之前就已有出现。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中国的廉价货币》一文;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量已经初具规模,且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手段尚未广泛使用,结算币种99%为美元,人民币的流通数量也非常有限。既然有了人民币计价结算和流通现象,这是偶然的、民间的、非协议性的现象。这影响着人民币的周边化、亚洲化、国际化。因此,人民币能否周边化以及如何从周边国家扩展到非毗邻国家,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微观贸易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在中亚五国对外贸易计价结算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项政府战略得以推进,是国际经济实力格局演变的结果,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安全资产短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人民币在诸多国际货币职能中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贸易结算和投资计价、储备货币积极人民币离岸市场等领域发展迅速,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政府间积极合作,也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能否适时应对短期金融风险,也取决于在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政策以及国内金融结构调整等各项政策之间进行有序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已在双边贸易计价、货币互换、清算渠道、服务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同时也面临着非洲国家政局局部动荡、经济增长脆弱、储备资产下降、货币贬值、对人民币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风险和不利因素。为此,可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与协调、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在非网络布局、提高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等措施,由易到难,推动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次高涨。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货币汇率被低估”的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反补贴税,矛头直指中国。这是自2003年以来,美国持续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又一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