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应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锥—蛭(伊氏锥虫、肝片吸虫)双联诊断液,用干血纸间接血凝试验检查牛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与单项诊断液间接血凝试验相比,可减少工作量,节省诊断液,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检出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用DEAE-纤维素分离的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G克隆株虫体按Segura 氏法制备抗原,常规免疫BALB/c鼠、融合、筛选和克隆。筛选时除使用免疫抗原外,还使用按同法制备的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X、ZJ、GY株),1个布氏锥虫马媾疫亚种虫株和培养的1株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发育前期型虫体的抗原,以及泰氏锥虫和弓形虫抗原。共获得8个杂交瘤细胞株(4A_(11)、2D_6、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它们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泰氏锥虫、弓形虫抗原均无反应。4A_(11)、2D_6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只与免疫克隆株抗原反应。其余6株在ELISA中不仅与免疫株抗原反应,而且与其他锥虫虫株抗原呈明显交叉反应,免疫荧光试验则全部阴性。在ID试验中,1C_9、1F_(11)腹水与上述6种抗原呈现明显沉淀线,另6株则均无反应。4A_(11)和2D_6是针对伊氏锥虫群JG克隆株特异抗原,而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则是抗布氏锥虫群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3.
从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犬颈动脉采得的虫血,经2500~3000rpm离心15~20分钟,所得的虫膜中混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这些血液的有形成分严重影响着锥虫抗原的纯度。我们采用DEAE纤维素层析法分离出较纯净的锥虫,用于制备间接血凝诊断液,提高了血清学试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采集新鲜皮张上的山羊蠕形螨病灶的内容物(含大量各期虫体、虫卵及其分泌物),经捣碎、冻融、粉碎、离心制成复合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抗原蛋白质含量为1.21 mg/mL;应用(NH4)2SO4沉淀法制备兔抗羊IgG.用制备的抗原作Dot-ELISA和IHA敏感性试验,Dot-ELISA的敏感度比IHA高120~180倍;与肝片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阳性血清作特异性试验,在NC膜上未出现棕色斑点.经株联法试验,测出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1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的制备国内外都曾有过报道,但对用作诊断抗原的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的抗原性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电泳(IE)对猪囊尾蚴排泄分泌蛋白进行了分析,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价了其抗原性。(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粗制囊液抗原:从新鲜囊尾蚴中抽取,3500r/min离心30分钟,保留上清液,低温存放。(2)排泄分泌抗原:48、96、105、204小时的囊尾蚴孵育液:48、96、105的头节孵育液,均  相似文献   

6.
1982年浙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首次报道了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湖羊肝片吸虫病进行早期诊断。1983年7~11月我们应用IHA试验诊断牛肝片吸虫病,并采用粪便水洗沉淀法(下称粪检法)做了比较验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抗原:肝片形吸虫抗原和对照红细胞悬液系本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惠赠;牛日本血吸虫抗原来自宁海县卫生防疫站。 2.健兔血清(NRS):从健兔心脏抽血,分离血清,配成1%兔灭能血清(NRS)  相似文献   

7.
羊口疮的研究——血清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 (1)口疮抗原(OAg):LG8010毒株,经研磨后加入pH7.2PBS(含青、链霉素各2000单位/毫升)制成1:10(W/V)悬液,4℃浸渍16~20小时,以2500rpm离心15~20分钟,取上清即为抗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is)主要卵抗原(Em MEA)基因的表达、抗体制备及血清ELISA检测,初步评价其作为诊断抗原的价值。根据WormBase数据库Em ME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Em MEA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Em MEA;制备Em MEA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免疫组织定位;ELISA方法检测Em MEA重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Em MEA基因长度为957 bp,编码319个氨基酸,与其它绦虫中同源蛋白的氨基酸相似性为90.85%~96.93%。Em MEA重组蛋白约为40 ku,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识别虫体天然Em MEA蛋白,抗体效价达1∶25 600;Em MEA蛋白仅分布于原头蚴体壁。ELISA检测表明,Em MEA重组抗原和虫体天然抗原的特异性均为100%,Em MEA重组抗原的敏感性(100%)优于虫体天然抗原的敏感性(95.83%)。结合以上研究结果,Em MEA抗原具有作为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用羊肝囊液纯化抗原免疫BALB/c鼠,取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获得3株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D_3、3H_(11)和9E_(11)。3株McAb均属IgG_1亚类,能与人源和羊源的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反应,不与细颈囊尾蚴、肝片吸虫、脑包虫或弓形虫抗原反应。腹水中抗体的IHA最高效价可达2~(-13)。杂交瘤细胞经冻存、复苏和连续传代培养,分泌抗体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0.
常规制备的动物疫病诊断抗原效价较低,因此,实验室常采用透析或离心处理的方法来提高抗原的滴度,但这两种处理方法操作程序较复杂,又受设备条件的限制,所以,要求制备高效价的动物疫病诊断用抗原,常常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最近,作者运用不同分子量的超滤膜,试以超滤法浓缩几种抗原,效果较为理想。(一)材料与方法1.抗原制备与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边虫感染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边缘边虫DS—1株接种除脾易感牛,制备出补体结合试验诊断抗原,并建立了边虫感染牛总量为0.2ml的微量补反诊断法。所制备的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感染牛的补反检查,符合率为100%;自然条件下感染牛补反检查的符合率为92.3%;安全区牛无假阳性反应。人工感染牛于第10天可测出补反抗体,30~40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60天后开始下降。边虫补反抗原与瑟氏泰勒虫、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伊氏锥虫、肝片吸虫、日本裂体吸虫感染牛血清无交叉反应,与正常红细胞免疫牛血清反应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猪锥虫病     
在北美洲,至今还没有报道过来自猪体的致病的锥虫(Trypar osomes)。五种锥虫已发现于其他国家,主要是非洲、南美洲及印度。对于这些锥虫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的考察,证实这五种锥虫在北美洲是存有的,防止这些锥虫通过传播带入猪体是很重要的。 形态学 猪锥虫病是由锥虫属(Trypanosma)的一些锥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这些锥虫扁平而细长,二端逐渐变细,一根长的鞭毛长在靠近虫体的后端,沿着体表向前延伸,形成一种波动膜并继续延伸超出虫体的前端成为游离的鞭毛。锥虫的体长因种而异,其范围是9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绵羊棘球蚴囊液(EgCF)取材相对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原活性,是诊断棘球蚴病抗体的较好抗原,但因EgCF成分复杂,在免疫诊断中有时与其它绦虫蝴病抗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为查明绵羊棘球蚴和其它绦虫蚴抗原组分的异同,本文在分子水平上比较了细粒棘球蚴囊液细颈囊尾蚴囊液(CtCF)和多头蚴囊液(CcCF)可溶性蛋白多肽的异同。(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的制备:(1)EgCF:无菌抽取自然感染绵羊肝脏棘球蚴包囊液,5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PEG浓缩至1/10,蒸馏水透析除盐,经紫外吸收法测定其蛋白含量为2.4mg/ml,分装,-20°…  相似文献   

14.
旨在筛选出肝片吸虫诊断候选抗原,拓展诊断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的靶点。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从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中筛选出肝片吸虫特异性抗原基因,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特异性抗原基因,并连接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通过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共计获得了18个阳性克隆。通过候选抗原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肝片吸虫假定蛋白D915_000758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cDNA全长为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成功扩增出该特异性抗原基因,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pET-Fh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2 ku;Western-blot证明该重组蛋白可以被肝片吸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结果提示,假定蛋白D915_000758可作为潜在的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应用于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的诊断技术中。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提取弓形虫DNA的简便方法,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本项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虫株: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ZA株,从浙江病猪体分离所得,由本所传代保存。2.弓形虫滋养体的纯化:取含滋养体的小鼠腹腔液,离心沉淀,经PBS洗涤2~3次后,加30~40倍体积的0.25%胰蛋白酶磷酸盐缓冲液,37℃水浴中消化20分钟;再用PBS离心洗涤4~5次,以除去胰蛋白酶液。最后在沉淀物中加少量PBS稀释,取少许涂片镜检纯化效果。3.弓形虫DNA的提取:将纯化的弓形虫滋养体悬液稀释至一定密度(OD值约为2.0)后,加入SDS使成2%终末浓度,混匀,置40℃水浴中作用1小时,充分裂解虫体。按Myers,W.T.等(1980)  相似文献   

16.
以连续克隆分离的方法,从1株水牛伊氏锥虫中分离到40个克隆群体,从中分离鉴定出18个抗原变异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发现其中2个抗原变异型(即HbTatl.18和HbTatl.15)分别能与约80%和60%克隆群体的血清发生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确定这2个抗原变异型为该虫株的优势代表变异体.这为伊氏锥虫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以及遗传进化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的研究不仅限于形态学和生物学方面,而且在免疫学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有关肝片吸虫病的免疫学研究,由于虫体抗原的纯化和特异性问题尚无重大突破。为此,我们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分析肝片吸虫虫体抗原的氨基酸成分,为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动物机体内获得大量虫体,以试提取诊断抗原和明确激素对虫体在山羊体内繁殖的影响,我们对绵羊边虫在除脾山羊体内和除脾脏同时注射激素及只打激素不除脾和健康山羊体内虫体的繁殖进行了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 为兰州市北山地区2岁的山羊9只,经临床观察和血片检查,确属健康者。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应用中和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AGP),特别是A-GP敏感特异,简便易行,很适合在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和应用。近2年来,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自制了4批AGP抗原和血清,用于对IBD的临床诊断。 (一)试验材料 1.IBDV(标准抗原):由江苏农学院微生物组提供。 2.IBDS(阳性血清):由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组提供。效价1:64。 3.阴性血清:取自健康无IBD鸡血清。 4.阴性抗原:取自健康无IBD鸡法氏囊,经反复冻融6次,低温冷浸过夜的均浆。 5.被检自制抗原的选择:共9组:①取病变法氏囊组织小片;②按1:1加入PBS液制成组织均浆;③组织均浆经冻结保存,反复冻融4~6次,以3000r/min离心1小时,取上清液;④南京D_(78)疫苗;⑤上海松江产弱毒苗;⑥江苏省家禽所产弱毒苗;⑦江苏农学院生产的细胞苗;⑧江苏农学院生产的鸡胚克隆苗;⑨阴性抗原组织作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华支睾吸虫重组抗原的特性进行鉴定及虫体定位,进而推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对囊蚴与成虫的cDNA表达文库的免疫学筛选,获得若干个强反应原性抗原蛋白,在此基础上,发现2个含有20~30个氨基酸的高度重复序列CsSQ1和CsSQ2,利用基因序列合成多肽,再将多肽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制备重组抗原rCsSQ1和rCsSQ2,免疫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硫酸铵沉淀法及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最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重组抗原进行免疫学虫体定位。结果显示,重组抗原rCsSQ1和rCsSQ2分别定位于华支睾吸虫的口吸盘和腹吸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成功地确定了华支睾吸虫这两种抗原在虫体中的定位,推测它们可能与华支睾吸虫的免疫黏附作用有关,为华支睾吸虫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