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实施的程度和范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施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体单一化、利益矛盾化、权威柔弱化的偏误,这些偏误不可避免地引致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行政机关、利益集团、公民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就是不同群体之间不断协调利益冲突从而在利益层面实现纳什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是保障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工具,其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众所周知,提升政策执行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也是应对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在我国的个别地区和部门公共政策执行力弱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弱化了公共政策的作用,也严重影响了政策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区域公共政策是旨在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和跳出地方政策失灵的困境,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政策干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推动区域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价值、行为规范、事实等层面还有待完善,当前应以区域公共利益为导向,转变理念,完善政策机制,明晰区域公共政策的限度,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从而实现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伦理评价标准是对公共政策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根据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评价公共政策伦理水平的标准和原则。公共政策伦理评价标准是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紧密联系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对当代公共政策伦理评价标准的探讨和确定,对增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效工具,它已经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公共政策却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为其作用边界做出合理的界定,才能最终保障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不再以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主要目的,而是转向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普遍受益。因此,在考察近期我国社会变化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共政策的走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出台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只有在实践后才能知道是否合适,是否起到其应发挥的作用。政策实施后,如果不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估,也就无从知道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由此看来,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政策评估仍然存在着目标不明、评估主体缺陷、缺乏第三方组织和公众参与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思想意识、法制化建设、多元化评估主体构建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轨期我国公共政策决策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轨期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如何运用合理的决策模型去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实践证明 ,只有符合中国化的决策模型才能解决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问题 ,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更多地借鉴综合扫描决策模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综合性公共政策议程,被赋予有关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意涵,由此也导致区域政策经历着不断的创新过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还应在区域政策创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强跨区域合作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些必须通过制度和实践中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公共政策来实现,提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公共性缺失问题,立足于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政策能力,扩大社会的政策参与,并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公共精神氛围,才能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加速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