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是爱的港湾,不是暴力的天堂。但在世界各国,家庭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重且复杂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在29.7%至35.7%之间,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为女性。面对家庭暴力,被施暴的一方如何保护自己?无疑,盲目忍受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有效和良好的选择。法律,  相似文献   

2.
数字生活     
20% 我国约2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去年从各法院的数据来看,60%到70%的离婚案件直接缘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还跟妇女犯罪密切相关。据江苏省南通市去年对1477名女犯所作的调查表明,有46%的女犯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有50%的受虐女性曾迫切希望离婚,但却没有如愿,以致使她们在积愤难消的情况下,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4个省通过了制止家庭暴力方面的法规。  相似文献   

3.
查阅相关资料,令人震惊地发现:家庭暴力是如此广泛地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家庭暴力存在的家庭比例是如此之大,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是如此复杂,家庭暴力的受关注程度是如此之高,家庭暴力的社会流毒是如此顽固,家庭暴力是如此放肆地吞噬着家庭的温馨与和睦。读了案例和专家们的文章后,更是深感预防、减少家庭暴力,追寻远逝的温馨家园任重而道远。谁制造了一起起家庭暴力?什么原因导致了家庭暴力的频繁发生?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减少家庭暴力?文明与宣传1.愤怒和怨恨在施暴中得以发泄,恩怨和情仇在施暴后悄然转变。惨剧的帷幕降落…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12,(10):26-26
家庭暴力是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我省妇联系统2010年受理2160件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案件的32.2%。在我省两所女子监狱中,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案件具有发生范围的广泛性、施暴手段的多样性和残忍性、发生地点的隐蔽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违法性。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受害者的忍让、情感因素、暴力的周期性循环、公力救济的软弱等是家庭暴力产生和存在的主要根源。遏制家庭暴力的主要途径是社会预防和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家庭暴力所具有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反家庭暴力中一直存在着“举证难”和“界定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家庭暴力案件要求谁起诉、谁举证,而有些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缺乏及时保留证据的意识,并且她们不懂得诉讼程序,以致超过诉讼时效,无法提供有效证据。此外,在有关部门调查家庭暴力的证据时,有些邻居及某些基层组织出于种种考虑而不愿作证。一些民警接到受害妇女报警后,虽能及时出警,但他们多是向施暴者发出警告和进行说服教育,少有制作笔录并让施暴者签字的措施。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单行的、专门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并且没有哪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妇女——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妇女是家庭暴力最大的受害群体 家庭暴力问题无疑具有全球性,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般意义上讲,它指的是在具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行为人以殴打、捆绑、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他人造成身体、精神、性等方面伤害的行为.众多的数据表明,妇女是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群体.根据全国妇联权益部门的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案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95%是女性.据龙岩市妇联的统计,丈夫对妻子的暴力案件占家庭暴力总数的96%.美国学者戴维·莱文森选取了<人类关系的区域性卷宗>一书中所列的90个未使用文字的社会和农业社会,第一次对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进行了世界范围的比较研究,结论之一便是:最经常的受害者是成年妇女,而成年男性是最主要的施暴者,是最少受到伤害的人.此外,妇女比其他类型的家庭成员更有可能因家庭暴力而受到严重和过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维护妇女权益 消除家庭暴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调研和宣传家庭暴力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必须强化学理层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对家庭暴力的理论研究、司法干预研究、社区干预研究等,并将这项工作与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实际调查相结合,从而为反家暴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逐渐形成中国反家暴模式。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来宣传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和违法性,让家庭暴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2.制裁施暴者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应予制裁,这是国际社会对各国政府提出的要求。在这方面,我国政府一方面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签署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另一方面,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犯罪主要指使用暴力杀死、伤害家庭成员或者是与家庭有牵连的亲属以及情人等。由于因家庭矛盾发生的伤害案件大多私了不报官,故无准确的统计资料,本文仅以天津市公安局1989年至1991年5月发现的100起家庭暴力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在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这100起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为这一时期全部杀人案的38.5%。它不亚于其它杀人案件对社会的危害。在这百起案件中,死121人,伤26人,使一些完整的家庭变成残缺家庭,更有甚者使有的家庭遭到毁灭,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我国的反家暴法治化建设已进行多年,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传统的社会观念、不完备的法律体系、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仍困扰着反家暴工作实践。现状:逾二成家庭存在不同程度家暴这是一组沉重的数字——据最高法去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妇联  相似文献   

11.
“心灵施暴”一词是近几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心灵施暴”就是教师使教育对象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目前,学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据《中国青少年报》对全国22个城市的48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有65.2%的学生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罚”(心灵施暴),有8.7%的学生受到来自父母或祖父母的严重“心罚”。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刑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法角度审视家庭暴力 ,对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意义重大。根据刑法规定 ,家庭暴力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 ,侵犯的客体是家庭关系和人身权利 ,行为对象是与施暴者有家庭关系的成员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处理家庭暴力犯罪应注意区分非犯罪性家庭暴力与犯罪性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的界限。鉴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和刑法规定的抽象性 ,司法实践中处理婚内强奸案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关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庭暴力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家庭暴力更是发展到了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暴力公开化的地步。施暴者以成年男子为主,施暴手段有辱20骂、殴打、残害身体(如砍手、剜眼、割鼻、烟头烫、泼硫酸等)、性虐待(如丈夫对妻子的强奸、强迫妻子接受不愿意的性交方式、对妻子的性器官进行各种摧残等)、限制人身自由(如关禁闭、捆绑)等。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其中,妇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州市基层法院90份涉家暴离婚案件的民事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3年以来,司法实践中对"家庭暴力"的认定过于保守,即使认定了"家庭暴力"情节,也无法对施暴人造成实体法上不利的法律后果,过低的违法成本无法有效防治家暴行为。为此,应调整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的证据认证规则,区分受害人不同的诉讼请求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以更加有效地认定家暴情节,同时明确施暴人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以实现法律保护受害人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不但导致了家庭破裂甚至毁灭,形成社会犯罪,并连带相关的家庭和亲人受到严重伤害,使破裂家庭的子女无人扶养、形成心理缺陷,老人无人赡养等,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单纯的家务事,而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施加于受害者:一是肉体上的伤害,如殴打、体罚、残害、捆绑、拘禁等。二是精神上的伤害,即所谓“冷暴力”,包括对家庭不投入感情,不闻不问,进行“心灵施暴”,如经常在家里威胁、恫吓、辱骂、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奚落、嘲笑、刁难、干涉和限制行动自…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当警察接到家庭暴力案件报警后,可据案件发生的情节,在紧急情况下,给受害妇女开具“保护令”,或给施暴者开具“禁止令”。受害者在人身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可向法院申请禁止令,如果施暴者接到禁止令后仍实施侵害行为,法院通常以蔑视法庭罪将其拘留,时间为6个月至1年;同时,法院给予受害者适当保护,如为受害者提供抚养费,以保障其今后的生活。 “禁止令”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止威胁妻子、禁止伤害妻子、禁止靠近妻子(如妻子的汽车、住房、办公室)、禁止打电话与妻子联络,如果施暴者违反了禁止令,则很可能因违法而面…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而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妇联2015年接到的家庭婚姻类求助中,近半涉及家暴。据了解,为制止家庭暴力,南京自2013年推行家庭暴力法律告诫书制度,至今已经开出了900多份家暴告诫书。数据:南京家庭暴力警情,年均约3000起  相似文献   

18.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是目前家庭暴力已成为婚姻家庭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仅鞍山市妇联近4年来就接待2000多起因家庭暴力而投诉的案件。家庭暴力不仅是对妇女人权的践踏,伤害儿童的身心,造成家庭悲剧,而且增加社会犯罪率,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平安广场     
实践:施暴者离婚时可少分财产日前,北京市丰台法院卢沟桥法庭适用新婚姻法制止家庭暴力条款审结了一起由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使施暴者不仅少分了共同财产,而且向受害人支付了损害赔偿金。许某与小西自由恋爱,两人于1997年7月登记结婚,后来由于生活琐事产生矛盾,被告小西开始经常殴打原告许某。2002年8月18日,许某经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鉴定为全身多处包括面部、胸部、四肢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皮肤烫伤。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许某坚决要求离婚,并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小西给付损害赔偿金,同时要求孩子由原告抚养…  相似文献   

20.
家庭,在常人的眼里,本是人生的港湾,爱情的归宿。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人生的港湾正遭受着家庭暴力这场暴风雨的侵袭,爱情的归宿反而成为爱情的坟墓!全国妇联于去年12月10日宣布历时三年的项目“在试点省份共享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的战略”结束。调查显示,全国有38.4%的夫妻发生冲突时会动手,其发生的频率一般为“几个月一次”。由于家庭暴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的离婚率急剧攀升。全国妇联权益部副部长邓丽说:“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配偶间发生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配偶中有90%以上的女性是受害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不少人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