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湘评论》2005,(9):57-57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公告。自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中间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时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人民银行称,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与此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3.
中国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受汇率改革影响最大的是进出口贸易。一般而言,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外国  相似文献   

4.
央行发言人近日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标志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核心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单一盯住美元转向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二是汇率浮动的区间更趋合理;三是初始的汇率水平的调整是对美元升值2%.改革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这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表面上看这一改革仅仅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的小幅调整,实际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意义却远非如此。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币与美元的脱钩,参考一篮子货币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具有独立性,同时,汇率改革机制推出后,两个重要文件也相继推出,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改革配合要求,此次的汇率改革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蔡玉胜 《党课》2007,(1):90-93
汇改: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备受国内关注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袁振亚  蒋峰 《求实》2006,(Z3):163-164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举措,将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一次性提高了人民币汇率2.1%,并规定每日上下波动的幅度为0.3%。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加大。对这次国内外期盼已久而又出其不意的动作,争议一直不断,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问题和均衡汇率的大小。著名的克鲁格曼“三元悖论”,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等可以对上述问题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我国的汇率改革做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中间价报价规则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贯延续,是对"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由上日的6.1162变为6.2298,创下了历史单日最大下调幅度的纪录。外汇市场巨大变化的原因来自于央行对银行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到周边国家施压及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和我国外汇储备过量增长的影响,经过长期的酝酿,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对我国进口、出口、资本流动、居民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改革汇率管理体制,改变汇率形成机制,将人民币与美元一个币种挂钩的现行体制改为与“一篮子货币”加权挂钩,改革的目标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是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汇率改革。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云激荡,美元贬值惊动各方。究其原因,既有内外双赤字迫其贬值的客观压力,又有美政府“一箭三雕”的主观努力。美国放任美元贬值的三个目标是:第一,冲销对外负债;第二,迫使中国就范;第三,提高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多年来,美国经常账户连年赤字,中国及其他国家手中积存的美元储备直线上升,总额…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由即日起,人民币升值约2.1%,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不再盯住美元.由晚上7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1美元原兑人民币8.28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即时升值2.1%.人民币升值后,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理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0,(14):19-20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站     
我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北京重申,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温家宝表示: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针对一些国家不时指责人民币被低估,温家宝说,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国将逐渐实行人民币弹性汇率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由于人民币汇率初始调整幅度和出台时机适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应平稳释放。从微观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基本处于市场主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许多企业事先采取了远期结售汇、贸易融资、外汇资产负债管理等防范措施,基本消化了汇率升值的影响。人民银行的专题调查显示,多数企业选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应对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6.
美元日元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但由于近年来美元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则下跌。美日汇率大幅度变动势必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际游资流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是,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外贸顺差越多越好的政策思路,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18.
7月20日,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刚刚出炉,人们正沉浸在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之中。仅一天之后,7月21日晚7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条让世界为之震动的消息,自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近年来,西方学者经常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观点,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提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要求。“人民币汇率低估论”从学术界走向商界、政界,从学术观点之争演变成国家利益的博弈。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是贸易问题之争,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近年来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在此背景下,2005年7月21日,我国除一次性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外,还开始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制度运行一年多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已…  相似文献   

20.
培育、发展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是人民币汇率浮动后管理汇率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汇率形成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培育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作用。今后应积极开展对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规律的研究,通过放松对即期外汇交易的限制,尝试开展外汇间衍生产品交易,逐步发展中国的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推动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