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12集团军在广东粤北的香泉水村(今翁源县江尾镇联光管理区)成立12集团军政工总队。它的建立,对于培训政工干部、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推进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日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工总队的建立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6月,国民党在广东成立第四战区。战区司令长官部设在广州。中央军政部长何应钦挂名兼任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任副司令长官,代理何应钦行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职权。李熙寰任战区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2.
在鄂东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张体学同志的革命斗争故事,其中他在战斗中失去战友,又在战斗中遇知音的故事脍灸人口,传为佳话.1939年1月,经我鄂豫皖区党委与国民党五战区21集团军谈判,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张体学任大队长.是年9月1日凌晨,“哒哒,哒哒哒哒……”一阵紧一阵的枪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几十年来,受到教育和锻炼不少。在党的80周年纪念中,缅旧怀今,多有裨益。 一、入党后,感到上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对自己的影响甚大。我在广东省委青委当秘书时,书记吴华原是1932年中山大学学生,组织“抗日剧社”;在北平上学,是“一二·九”运动负责人之一;回广州组织“民先”,是广东省委委员,青委书记。我在他领导下,筹建“抗先”,后在总队部工作。在对“三青团”斗争中,他一直坚持指导,坚定沉着。他胸襟坦白,对“抗先”总队长邓明达,我们批评过分,可是他始终对邓明达一再劝戒。他兼管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4.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五度统兵,但都避免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成为从未参与过反共战争的国民党上将。然而其中第四次统兵却令他后悔不已。那就是1933年镇压十九路军反蒋的“征闽”之战。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曾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许崇清先生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亲密助手。曾与陈独秀一起推动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改革;支持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广州沦陷后在韶关主持四战区(后七战区)的编纂委员会工作,依靠和任用许多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编辑出版了许多抗战书刊,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成为当年广东战时后方的进步文化阵地。广州解放后,1951年第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1962年后兼任广东省副省长。“文革”中遭受迫害,于1969年3月14日病逝,享年81岁。本文作者黄焕秋曾较长时间在许老身边工作,并肩负党交赋密切联系许老的任务,对许老有深刻的了解。为缅怀这位与中共风雨同舟的革命老前辈,黄焕秋不顾年逾九旬高龄,亲笔记下了许老在编纂委员会工作的艰辛岁月。现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左洪涛简介     
《柳州党史》2001,(2):30-31
左洪涛,原名左仲勋,曾用名左微波、彭国定。1906年8月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今属邵东县),1940年~1944年在柳州国民党第四战区长官部,以合法的身份作掩护,负责四战区中共特别支部的领导工作。在柳州期间,他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开展对四战区张发奎部的统战工作、掩护转移进步力量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叶挺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任东江游击指挥,在深圳设指挥部。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惠阳县海岸登陆,国民党军溃逃,日寇几乎未遇抵抗,第九天就占了广州。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兼第四战区司令余汉谋退往粤北,彷徨无计。东江的惠阳、宝安、东莞、增城、博罗等县,俱已失陷。余汉谋委任谭邃为东江游击指挥。谭原系余汉谋旧部,自感这职务艰苦,他又患病,恐难以胜任,因此不愿担任。谭邃与新四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它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本文试图对驻闽海军(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作一些探讨。福建是中国海军发祥地之一。福建海军有着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辉历史。中法战争中,驻闽“福建水师”(海军)在马江就与法国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拚战。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战场属第4战区(后改为第3战区),驻闽各军归“福建绥靖主任  相似文献   

9.
在57年前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其中将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然而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抹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近日,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披露了那段真实内情。  相似文献   

10.
鞠九江  盛楠 《党史纵横》2002,(10):26-28
55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我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然而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抹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详细披露了那段真实内情———  相似文献   

11.
陈辉 《党史博览》2006,(6):47-51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前身为七十四军,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1946年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它是国民党“王牌军”中最耀眼的一颗战场“明星”。它有一系列的美称:“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军中最高奖励——“飞虎旗”。它经历过一系列的恶仗、硬仗、险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它产生了众多的名将: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俞济时、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师长张灵甫……遗憾的是,它最终被蒋介石推向了内战战场。此后,它便不再辉煌,溃不成军,最后兵败孟良崮。  相似文献   

12.
56年前,在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其中将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然而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抹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过去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详细披露了56年前孟良崮战役结束当日,他对张灵甫验尸的真实内情。盛政权,今年77岁,祖籍江苏启东新港镇,现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是一位享受地市级待遇的离休干部。他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春至1949年6月任陶勇保健医生,并随军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  相似文献   

13.
俘放韩德勤     
陈世勋  田惠 《党史纵横》2007,(9):42-42,22
1943年3月下旬,素以"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摩擦专家"而闻名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在与新四军制造摩擦的战役中被我军俘获。根  相似文献   

14.
57年前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我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其中将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抺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近日,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详细披露了那段真实内情——  相似文献   

15.
1959年.毛泽东视察济南.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陪同毛泽东去郊外参观一座寺庙中古人留下的墨迹.由此两人谈起了书法。毛泽东说:“我练字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以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苏区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将士在长征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概括为“四多”。  相似文献   

17.
盛政权,今年76岁,江苏启东市新港镇人,1944年参军,1945—1949年间,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的保健医生。“张灵甫自杀了。”1947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的直接指挥下,以第一、四、六、八、九5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向盘踞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山区的国民党第74师发起猛烈进攻。激战至16日,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整编第74师全部被歼,其中将师长张灵甫一命呜呼。“运输师长张灵甫,工作热情又积极,运武器送弹药,慰问我参战野战军……蒋介石的‘大红人’,你替狗卖命见阎王……”5月16日,时值黄昏,解…  相似文献   

18.
1933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我闽赣省首府黎川失守,省党政军机关撤至建宁,闽北苏区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联系被切断。是时,以闽赣省委宣传部长黄道同志为首的省委代表团正在抚东一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九千余人匪军向闽赣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闽赣革命根据地先后失掉了建宁、泰宁、资溪等地,只剩下宁化、清流、彭湃(安远)等几块小地方。十二月,国民党反派“清剿”步步深入,清流又失守,驻在宁化的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以及省军区被迫撤离。为了加强部队政治工作,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组成省委工作团编进省军  相似文献   

20.
1927年5月21日,即我入党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是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一个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湖南工农大众奋起反抗。他们在中共湖南临时省委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武装保卫革命。长沙附近各县准备出动十万农民大军,把许克祥一千多名反动军队包围在长沙城内,一举全歼。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