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玲杰 《中国妇运》2010,(12):32-34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把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大连市妇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围绕妇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努力使妇女工作在党政工作大局中更有作为、妇女群众在妇联组织中更受益、  相似文献   

2.
赵欢 《中国妇运》2012,(6):34-36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既为妇联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也是妇联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做好妇女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12,(7):26-29
河南省郑州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牢牢把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七大任务,创新妇联组织在社会协同中联系妇女、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权益五种工作模式,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工作,既是老课题,又是新试卷。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息烽县委把妇联组织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创造条件,形成了妇女主动参与、妇联组织活跃、群众工作活力迸发、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局面,很好地发挥了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2,(4):14-17
黑龙江省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坚持妇女主体地位,立足基层,定位社会协同,以村屯和社区为重心,以满足妇女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配合党和政府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突破口,创新“六个机制”,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基础作用和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2,(7):33-35
为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妇女代表广泛联系各界妇女的优势,加强妇联组织建设,江苏省南京市妇联因地制宜定思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妇联组织工作机制,构建了妇女代表常任制和常(执)委轮值制的联系工作新模式,有效地发挥了代表联系妇女、代表妇女、宣传妇女、服务妇女的作用,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2,(5):2-F0002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东省妇联建设首批127个“妇女之家”示范点。示范点的建立,将成为妇联组织参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推进项目,对进一步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建立起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下列图片集中展现“妇女之家”在广东火热开展的场景。  相似文献   

9.
“妇女之家”是妇联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基层载体,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基层阵地,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自建设“妇女之家”以来,各地妇联反响热烈、行动积极,思路创新、举措有力。目前,全国“妇女之家”建设已基本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各具特色的“妇女之家”立足实际、服务妇女,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妇女的各项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妇联组织不断强化维权工作目标,理顺发展与维权的关系,加强维权队伍建设;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加强维权工作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化、群众化的维权工作格局。本期刊登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着重展示“八大”以来,各级妇联在维权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4,(12):30-31
妇联组织作为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的基本职责,具体体现为妇联组织在维权工作中参与、代表和监督的职能。如何履行好这些职能,我们认为,在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进程中,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穴以下简称《妇女法》雪赋权,强化妇联的法定地位和权力是妇联依法维权的重要保障。本文试述《妇女法》应赋予妇联组织的几项权力。一是调查发言权。现行《妇女法》规定当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联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及…  相似文献   

12.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社会管理架构下,妇联组织更突出了其非政府组织的性质,获得了新的历史定位、任务和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新的定位下,妇联组织的工作需要贯穿"同情"、"尊重""、信任""、关心"等价值理念,遵循层次性、民主性、赋权、平等合作的工作原则。妇联组织的具体工作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在公共政策决策层面,推动社会性别意识的决策主流化;在社会管理层面,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在服务层面,创造性地打造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3.
财金〔2009〕72号文件下发以来,在全国妇联的精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妇联把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重要举措,作为关注民生、服务妇女,使妇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各级妇联组织把社区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点和主要阵地,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妇女群众工作,团结、凝聚广大妇女撑起和谐社区建设“半边天”,为打造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5,(8):1-1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党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在刚刚召开的2005年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顾秀莲主席做了题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的重要报告,其中就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协同做了充分阐述,对妇联组织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社会管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契机,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社会协同是建立以多元、民主、合作为基本特征的社…  相似文献   

16.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1,(10):10-11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近年来,湖南省妇联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大局,把握自身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创新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妇女工作科学化水平,妇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9,(3):1-1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斌予妇联新的职能,拓展了妇联服务妇女、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舞台。调研发现,各地妇联参与程度和方式差异显著,这既与各地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不同有关,也与各地妇联思想解放程度、承接能力强弱关系密切。妇联参与社会建设的机会和资源如不能均衡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内,各地妇女事业发展将呈现完全不同的模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邓丽 《中国妇运》2004,(1):3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穴以下简称妇女法雪是我国法律体系中调整男女两性社会关系、确认并保障妇女法律地位和权利的重要法律,修改妇女法,应当强化妇联组织的作用。一、妇联组织具有代表维护妇女权益的独特优势从妇联组织的性质和宗旨看,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妇联组织的任务是团结、引导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党和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认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应从其组织定位与组织功能出发,不仅要考虑从妇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现状,还要考虑党和政府能力建设的大局、妇女的需要和妇联干部的能力。其次提出妇联组织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组织文化建构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参与和影响决策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宣传与倡导先进性别文化的能力、妇女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最后提出了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进一步明确了妇联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同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建设,首次提出现代社会组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