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水地处长江、黄河之间,属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区,融通南北,沟通东西,自然生态独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多元。襄阳地处汉水中游,是汉水流域重要的节点地区。从考古学视角看,依托汉水发展起来的襄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可谓文脉悠长,文华灿烂。  相似文献   

2.
武汉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港口,是长江流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江港口体系中武汉港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武汉港的综合开发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极具开发潜力,是我国本世纪末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三大轴线(沿海、沿江、沿黄)之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长江经济发展呈现由东至西分步推进趋势。按经济梯级发展规律和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由先进的东部地区向经济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已成为必然趋势。长江是我国东西水运的大动脉,贯通东、中、西三大地带,也是海岸线向内陆的延伸。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呈现以上海为龙头的由东至西逆江而上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虞孝感,王合生,陈雯编者按:长江,横贯我国东西,是通江达海、连结东中西三大地带、辐射南北的大枢纽。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其中有3600多公里流经我国人。密集、水土资源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其流域可开发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  相似文献   

4.
包括鄂、豫、湘、赣、皖5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只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上,载负着全国1/4强的人口。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综合经济科技实力强,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沿边、不沿海的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步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日益拉大。不仅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武汉在这一区域中的“中心”地位也相对衰落。因此,长江中游地区如何抓住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带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开发,将潜在的地域综合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切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度,探讨通过以点带轴、以轴带圈模式来加快长江中游经济圈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策》2011,(10):13-15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应地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时期,而沿江发展战略也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统筹长江流域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在随湖北党政代表团赴湖南、江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与淮河分水岭南侧、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华东腹地,是安徽省会,长江中下游的综合工业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带,南靠长江,东临东海,与经济发达的沪、宁、杭地区毗邻,北面是资源丰富的黄淮海平原,西为大别山区门户,有“水、陆、空”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与全国各地相连,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联系沿海、发展中原的功能和区位特征,成为以浦东开发为首的上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辐射范围的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1992年,国务…  相似文献   

7.
开发开放沿长江地区是开放沿海地区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东面直接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在境内又面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2公里。湖北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心,开发潜力大,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沿江地区大中城市多,交通便利,武汉是闻名于世的“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汽车、电力等工业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科技力量居全国第三位;水能、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中国南方四大商品粮棉基地之一。中央加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沿江重要省份的湖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湖北沿江地区现代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央作出了沿江开发开放的决策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沿江两线开放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大加强了机场、码头、道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武汉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加快了农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三峡地区的移民搬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政策》2010,(7):F0003-F0003
荆州,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水资源和长江岸线资源居全省市州之首。荆州正积极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机遇,以开放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大交通,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打造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长江湖北段"钢腰",成为湖北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力建设交通发达、产业繁荣、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  相似文献   

9.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城市智慧安防建设的推进,湖北省保安服务业实行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南财大邓兵认为,长江流域内陆地带不仅具有临江通海的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水、水能和其他资源优势,而且工、农业经济基础较好。另外,长江中游的湖北地段还具有科技优势。武汉为我国重工业、纺织、食品等重要基地,又有很强的新材料、光纤、化工等高科技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为沿江地带的开发、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客观条件。同时,上海浦东的开发建设,为长江经济地带对外开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鉴于此,沿江地带除应大力引进外资,开发其中、上游的水力水能资源并加以利用外,中游地段还应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本地老企业,进一步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工业;同时以科技为先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的未来前景不仅关系到湖北,也关系到江西,关系到长江中游地区,也关系到全国发展的整体战略,所以,我为武汉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增长核心区中心城市进一言。一、客观上的需要与可能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江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平均在13%以上,沿江产业带初具规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已经成为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经济地带,同我国其它地区比较,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综合经济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势 长江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和港口优势,是世界上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双优区位地区之一。长江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中部,连接南北,横贯东西,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最好的联系通达性,易于获得周边区域的资源,也易于占领周边地区市场;它同沿海经济带紧密相连,形成由全国两条一级开发轴线组成的T字型空间布局结构,有利于建立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关系,促进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合理地域分工格局的形成,使长江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对内  相似文献   

13.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长江横贯东西,辐射南北,沟通海内外,是我国连接东、中、西部的第一大河,也是最重要的水运交通干线。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流域的发展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水运输条件,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公里,支流南北幅射,河渠交错、江湖串通、水网纵横。长江水系通航里程达5.7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6%。并有成昆、成渝、焦枝、湘黔、京广、京沪、京九、浙赣等十几条铁路和众多的公路与长江干支流纵横连接,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2012年8月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同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区,通过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走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能够为全国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地处中原的郑州市越来越成为沟通南北、联接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而作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郑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工作和重要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7.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这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出发,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出发,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乃至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或迟或早都必须凸现出来。因而充分发挥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则是长江中游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一、开路架桥夯实基础长江中游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人们常常用“九省通衡”、…  相似文献   

18.
李强 《群众》2013,(12):I0033-I0034
连云港作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海港,既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更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的国际运输大通道,依托区位优势,连云港必须坚持陆海交融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出海口和桥头堡的龙头效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智敏 《政策》2013,(10):48-49
<正>从全国范围看,涉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河流众多,湖泊密布,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打好水资源牌,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不仅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一、长江中游水资源优势及其重要作用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达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约36%,居全国第一位。长江中游由于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巨额游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和香港回归都将为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这一地区还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较为发达的金融优势,较强的教育科技优势等等。那么,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怎样选择其跨世纪发展战略?请看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两位学者的研究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