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房晓军 《党政论坛》2013,(19):14-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科学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几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科学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几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这样一个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虽然提出时间不长,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进行了几十年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概括地说,就是坚持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前提;普及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核心;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化与通俗化的结合是关键;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双向推进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邵夏龙 《学理论》2013,(11):3-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党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从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主体、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尊重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正确思想路线等各个方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对于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方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化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体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深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学理论》2012,(19):268-269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是在高校中首要的政治任务,它不仅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并且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应当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涉中国今后的发展进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预设性前提,因而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都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是历史过程又是现实运动,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在今天,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积极而又有效地推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庸俗化、简单化、灌输化、急躁化和狭隘化的误区。认真研究并消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误区,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角度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措施有编写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读物、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与载体、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关键群体。  相似文献   

11.
刘中 《求知》2020,(5):29-31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和中国模式在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失败与成功的验证,危机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大众化的有效性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白鹤  白鹭 《学理论》2015,(5):257-258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环境与实现路径如下:强化教师主力军的素质;打造活力课堂,疏通马克思主义教育主渠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功能。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新的任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大众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教育的鲜明特点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断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和新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和紧迫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努力,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口号,明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而且采取了各种措施卓有成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真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成满 《学理论》2010,(3):154-15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大致历程,明确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辉煌实践成果,这些措施有助于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麟 《理论视野》2009,(12):43-45,4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建设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在谈到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时,又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裴桂清  符潇潇 《学理论》2013,(3):171-172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高校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高校学生由接受认同到掌握运用的过程。在传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模式中,显性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高校课堂的显性教育来完成。但是,只有显性教育是不完整的,因为显性教育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所以隐性教育的提出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的不足之处,为推进新世纪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