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区别石油、石油天然气、凝析气和天然气产地,总结出一条规则,如果某地是石油产区,那这里就一定有天然气。因为天然气的某些部分常常变成了石油,石油和天然气是不能分离的两个旅伴,它们的产生特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国家,石油生产是缅甸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石油开采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缅甸史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古蒲甘王朝,就在仁安羌(缅文仁安羌就是石油流成的小溪的意思)地区发现并开采石油。随着历史的变迁,缅甸石油生产几经兴衰。缅甸独立以后,石油工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石油产量也有显著增长。1975年起停止原油进口,目前缅甸所产的石油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少量出口。缅甸石油工业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缅甸石油工业历史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的天然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蕴藏量,根据1960年底的資料数字为128,910万吨,即佔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石油蕴藏量之87.6%,佔資本主义世界的石油蘊藏量这3.5%。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发展也极为迅速,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几年。1960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印尼一直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产油大国,也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在全球能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对老油田进行无限度开采,对勘探新油田的工作不太重视,加上近年印尼与西方跨国公司之间在油气方面的合作充满坎坷,导致印尼石油产量不断下降,石油供给增长乏力.印尼政府正在积极重组石油产业,配合发展天然气产业链,对油气产业管理体制与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努力保持油气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这个以寒冷著称的地区,正在成为苏联经济复兴的象征。西伯利亚幅员广大,从乌拉尔山一直延伸到太平洋,那里盛产木材和毛皮动物。然而,西伯利亚地下的矿藏资源(其中有石油、煤炭、天然气)有可能在今后十年中使这个地区发生根本的变化。著名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对塔斯社发表讲话时曾说:“西伯利亚是二十一世纪苏联经济的基础”,西伯利亚使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虽然石油的开采历史不过20年。今年,指标是生产二亿七千万桶石油和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6.
北苏門答腊石油开发公司,與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于1961年12月初,在苏門答腊的兰道建立的第一个原油井,这标志着日本向印度尼西亚進一步的渗透。现將进行情况择譯如下: 在兰道油区所用的鑽井設备,都是日本供应的,这个开采计划原定在在1961年6月开始实施。但由于4月分发生了火災,和日本“专家”與印度尼西亚工人之間言語个通,而推迟实施日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分享石油资源,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大国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进入国家)的抵制,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有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在实现基本目标后,大国若想稳定甚至扩大既有的石油开发权益,关键因素则在于提高本国对于油气资源区域的影响力。对中国来说,提高对油气资源区域国家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包括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和提高开发效率,而很少通过向资源拥有方提供安全保护来拓展海外石油利益,这主要源于中国目前的实力特征和整体对外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8.
序言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原是英国的自治邦,予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独立。文莱虽然是一个小国,仅相当于日本三重县的面积(五千七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但由于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因此按人口平均的国内总产值计算,即使在世界上也是有数的富裕国家。 目前是同英国合作进行开采石油,但关于独立后的防卫问题则在进行谈判,文莱的立场也表明有取消英国的权益的可能性。文莱方面要求英国移交正在承担文莱防务的英  相似文献   

9.
7月1日 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基斯利亚克1日在北京举行战略稳定磋商。3日 俄罗斯共产党发生分裂,党内两派政治力量分别在此间举行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并选举了各自的领导人。 韩国总统卢武铉3日在汉城表示,希望韩国和俄罗斯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继续开展合作。4日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石油工业创新高,石油开采和出口均达到最近13年来的最高水平。俄 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列夫日前发表谈话说,俄全年石油出口有望由去年的2.23亿吨提高到2.50亿吨, 2005年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到2.54亿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白南舜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国际问题等交换了意  相似文献   

10.
锡是印尼换取外汇的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石油、木材和橡胶。除了换取外汇,锡矿工业还可为本国人民提供就业机会。 印尼是世界第三个最大产锡国家。印尼出产的锡95%左右供出口,主要输往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荷兰、英国和东欧等国家。 1968年以后,锡矿的开采、熔炼、精炼和销售均由印尼政府的锡矿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矿山开采由包工承包,而冶金和销售则由该公司直接进行。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十年间,马来西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新的能源资源开采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为政府提供大量新的资金来源,用于经济发展和种族重组规划。因此,国家政策更加着重于长期规划,把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作为一体化经济和社会政治战略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能源资源发展项目的统制、投资和经营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经济报》今年第一期刊登的苏联中央统计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一篇文章介绍,苏联工业的生产能力1987年达到如下水平: 一分钟能生产 工业产品17亿卢布 电力317万度 钢材2巧叱 (开采)石油和凝析油1,174叱 (开采)煤),415叱 日用消费品(不包括轻工产品)70万卢布 电视机68台 冰箱和冷冻装五呼3台 洗衣机42台 民用钟表497台(块) 皮鞋3,595双 坊织晶35。710公尺 (水泉译)苏联工业的生产能力@水泉~~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将1962年第四号代法令政府条例及政府通过国营企业与外国石油企业新近所订的合同提交互助合作国会批准。現在举行的互助合作国会全体会議,是我們实业界提出意见的最后一次机会。印度尼西亚政府准备为旧有的三家石油企业及新投资的三家石油企业提供石油区作为經营地  相似文献   

14.
论文莱多元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莱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较为单一的资源经济到多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殖民时期,文莱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石油和天燃气的开采,其经济主导权掌握在英国殖民公司之手.独立后,文莱重视民族经济的发展,将经营多种产业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莱仍面临来自本国内部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5.
略论21世纪的石油地缘政治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21世纪石油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即全球的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与地缘政治的紧密联系及相互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的石油安全与世界石油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应加强对石油地缘政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油在创外汇和国内收入中,具有战略作用。因此,石油也经常成为“印尼经济的支柱”及建设开支的主要来源。石油的战略作用是由于它在国际收支及国内收入中,提供了大量资金。石油通过出口和公司税这两种渠道分别为印尼经济的国际收支与国内收入作出贡献。若将上述两种渠道作个比较,显然出口渠道比石油公司税渠道更居重要地  相似文献   

17.
外国垄断资本对泰锡矿业的控制泰国工业中较发达的部门是采矿,如南部的锡矿、煤矿,西北部的钨矿,北部的石油等,而最主要的是锡矿,锡砂是泰国四大传统出口物资之一。锡矿主要产地在泰国南部的马来半岛上,其它分布在普吉岛、那空是贪玛叻、北大年和叻丕四个府。早在十四、五世纪以前,泰国就发现了锡矿,并进行设备简陋的开采和冶炼。十九  相似文献   

18.
外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投资机会和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俄罗斯石油部门开放以来,外国石油公司在俄石油业上下游领域的投资机会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产量分成协议合同、合并及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股份或资产/资源、直接资产投资或购买中小型俄罗斯石油公司以及投资油气管道系统等其他方式进入。然而, 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对全面引进外国投资的态度并不热情。尤科斯等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设置障碍,阻止外国石油公司进入产量分成协议项目,并使后者很难进行全面投资,从而使自身直接对这些项目投资的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苏联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它的工业产量次于美国,日本,居第三位。其能源消费仅次于美国。在它二千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和石油地区。1979年苏联及东欧国家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生产及消费情况,可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15个独立国家的交通运输、通讯及能源系统仍密切相连。其中最重要的是,依赖于俄罗斯联邦石油、天然气的供应。现在俄罗斯石油产量急剧下降,这对其本身及前苏联伙伴都是严重问题。石油、天然气已成为俄罗斯向独联体施加政治、经济影响的手段。只有那些能源自足的独联体国家,方能保持其政治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