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方落后的小农自然经济曾经占居支配地位的国家中建设民主政治,犹如发展商品经济一样,有一个社会历史条件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发展,除了党过去在指导思想上有重大偏差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原来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先天不足”,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前,商品经济很不发展,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在这样的社会历史下建设民主政治,会遇到来自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巨大阻力。因此,在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创造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条件形成政治民主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近代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血缘、门第、权利、地域、民族、宗教之间的差别,并推动了和这种经济平等相适应的政治平等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就  相似文献   

2.
一商品经济的类型差异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人们为了论证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常常提出以下理由:商品的自主经营造就独立的政治人格,商品的等价交换导致政治平等,商品的自由贸易要求政治自由……总之,商品经营者为保障其经济权益,受商品经济本性的驱使,必然要求民主政治.然而,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工交系统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紧紧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改革这个“大背景”中进行,坚持对职工进行民主意识的正面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政治前提。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若明若暗,主要有三个认识不清:一是对民主和集权的关系认识不清,认为民主就是为民作主,厂长集权,  相似文献   

4.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二者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发展,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宜期望过高,而只能坚持同步发展的原则。所谓同步,不是指机械地齐头并进,而是指互相配合、互不脱节地协调发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有关民主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开放搞活、体制改革,人们视野洞开,思想空前活跃。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应用的价值。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探索与多元经济、多元观念相对应的新的方式方法,从而找到全新的载体,真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真正解决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问题,不能不对企业政治工作的许多方面进行改革。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一、在“合理”上作文章,优化思想政  相似文献   

7.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化,要求政治体制也要由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必须对旧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政治民主化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8,(13)
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了。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的近3000名代表,带着全国人民的嘱托,济济一堂,审议政府工作,讨论国家大事。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次盛会。全国人民翘首期待,通过这次大会完成各项议程,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再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主题。在我国,一切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在经济、政治、道德、精神等方面带有它脱胎而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还较严重.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曲折、犯错误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在深化改革克服各种消极现象,扫清改革阻力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是当务之急.然而民主制的建立和完善与一切事物的成长发展一样,都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奠定实现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联系中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步关系。作者首先考察了不同经济形态对国家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指出政治形态的发展如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恰恰缺少一个伴随着商品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历史过程。作者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之后,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逐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并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使人民充分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作者强调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从经济关系上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劳动者物质利益的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扫除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障碍。由此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是经济体系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关系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又是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者就如何搞好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这两个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还围绕党的领导的本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重要思想,论述了党的领导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有两个不足:一是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不足;二是政治方面,民主不足。我们在吃够了两个不足的苦头之后,才深刻领会了下述两个真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这两个真理之间,揭示一下商品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观念上、理论上到实践上重视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本文仅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系上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那么,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政治体制改革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我们认为,这是我党对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讨论中,有部分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好处,对政治生活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认识是值得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一般商品经济原则和规律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反映,就是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这些要求在以自给自足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由灌注型变为疏导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必然趋势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是指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通过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实施、检查、效果评价的全过程,把思想道德建设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的建设要受现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主体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为初级阶段就可以高度民主,是错误的。一、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参政,缺乏参政的物质手段,缺少获得参政能力的物质条件。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没有消除生产资料占有和经济收入上的不平等。经济上的不平等限制了政治上的平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商品经济,限制了平等观念的普遍确立和充分发展。三、政治体制中的弊端限制了人民的民主,而改革任务艰巨,是个很长的过程。现在可行的间接民主制需要向直接民主过渡,间接民主的真正实施还得不到法律的可靠保证。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对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顽固的制约作用。五、民主政治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能力以及主体的范围,主体的层次都是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和自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封建斗争胜利的产物。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发展,便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为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争取民主和自由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内容。没有人的个性从封建桎梏下获得解放,没有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没育科学的自由发展,没有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没有这一切,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创造那么  相似文献   

18.
肖鹏举著文认为,人类所经过的政治形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君主政治、民主政治和自主政治阶段。同此相适应的有三种社会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以及五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有三种形态:一是小生产商品经济;二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们所说的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就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在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进程中,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甚至被某些人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生长点。本文以理清基层民主与政治发展的含义及相关关系入手,在概述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辨析了一些对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评价不当的问题,指出应当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基层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