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重视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普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北京市朝阳区“六五”普法规划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六五”普法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发展经验证明,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重要支柱,法治的建立必须要有法治文化作为支柱。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的课题。一、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六五"普法实施阶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六五"普法期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11,(1):35-36
"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仪征市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注重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他们将搭建普法平台作为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传统平台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打造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意独特,为社会各界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特色平台,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让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薛虹 《中国司法》2012,(5):21-2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国家"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无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所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5.
2015年是"六五"全民普法收官之年,今年"七五"普法即将开局。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及早谋划好新一轮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力法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启动新一轮普法工作,开局就是要科学精准制定好普法规划。本文结合"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对制定新一轮普法规划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六五"普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性地开展普法工作,那么如何体现创新,如何能让普法工作的开展达到应有的效果,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显得尤为重要。正值中共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这就给普法工作提出了新的切入点,使普法工作的开展有了新方向和新方法,以此来有力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以达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法制宣传阵地是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对于增强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促进"十二五"期间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服务和保障"四个中心"建设,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六五"普法以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法制宣传阵地不断巩固,互  相似文献   

8.
李长山 《中国司法》2012,(12):29-31
从2008年起,江苏省司法厅借助文化强省的大势,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拉开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大幕。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江苏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全国法制宣传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具有江苏特色的品牌。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江苏的法治文化建设,是"六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课题,更是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实务工作者的视角,立足江苏法治文化的实践,对法治文化建设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14,(7):F0004-F0004
正黄浦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区,具有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六五"普法以来,该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将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黄浦区普法工作致力于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工作理念从普及法律知识到建设法治文化的转变。以黄浦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三年行动纲要为指导,整合全区法治文化优质资源,创作法治动画片《方圆世界》、法治广告短片《法治方圆》,组织开展法治公益广告大赛、法治电影周、写法治春联、讲法治故事等特色活动,逐步确立了以法治文化引领黄浦法宣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08,(10):1-1
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生动实践。最近,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开幕式致辞时强调,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新发展观与经济法治新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史际春 《法学家》2004,(1):15-2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提出了五个统筹,引人瞩目,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确立了新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观与法律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14.
一元复始迎千禧 ,万象更新贺新春。当迈入千禧龙年之际 ,本刊全体同志谨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政法学刊》的所有人士致以衷心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光阴荏苒 ,日月如梭。蓦然回首 ,《政法学刊》已经走过了星光熠耀的 16个光辉征程 ,带着勃勃生机和良多收获 ,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迈入了充满希望与竞争的 2 1世纪。在过去的 16年里 ,《政法学刊》有勤苦耘耨、筚路蓝缕的艰辛 ,也有枝叶扶疏、春华秋实的自豪 ,更有硕果累累、璀璨夺目的辉煌。看着《政法学刊》由一株瘦弱稚嫩的学苑小草成长为引人注目的一抹新绿 ,怎能不令人欣慰、催人振奋 !《…  相似文献   

15.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把握的五个着力点,即以农村启蒙为先导,以村镇规划为切入点,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农民致富为核心目标,以民主管理为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張衛平 《中国法律》2012,(5):5-8,61,64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制定於1982年,1991年颁布正式的《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次进行修正,主要涉及审判监督制度和执行制度。本次民事诉讼法有59处修改,涉及70多个条文的调整,略占整部法律四分之一,虽然还不是一次大修,但其中许多新制度的建立和对原有制度的修正反映了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新发展,此次民事诉讼法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