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9日,司法部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以下简称"双十佳")社会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本次评选活动旨在向社会展现法律援助工作五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展示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徐虎 《法制与社会》2012,(20):13-14
法律援助其不仅能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于此同时还能促进底层弱势群体的,促进权益的实现,最终能够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法律援助以及社会正义的良好氛围。各国在吸收法律援助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其中以政府资助的法律援助工作于开业律师从事的法律援助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政府应该积极鼓励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可以通过相应的奖励和鼓励机制来促进高校法律援助中心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与服务,从而和政府法律援助事业一道共同推进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1,(4):112-112
近期,广西自治区司法厅和自治区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的意见》和《关于运用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宣传和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廉洁公正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深化和拓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4.
今年适逢《法律援助条例》实施十周年,9月底司法部在京召开《法律援助条例》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努力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工作者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笔者就法律援助发挥职能优势参与和服务社会矛盾化解这一课题作一探析。 一、法律援助参与和服务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司法行政机关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贯彻"三项重点工作"的重点工作来谋划,在发展理念、管理方式、服务举措、维稳机制、保障体制、队伍建设六个方面不断创新,提高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能力水平,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取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德勤 《中国司法》2011,(10):21-23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在新形势下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对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探索、发展十余年来,已逐步被社会所认可,法律援助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援助事业要寻求发展,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外,重要的还需从体制和机制上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确立一个秩序良好、治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世界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追求。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直接以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为自身使命的法律制度,它以国家行为面貌出现,国家掌握着本国法律援助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经费拨付和人员配备等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这一特点,预示着法律援助将可能成为国家控制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桑宁 《中国司法》2008,(10):94-95
司法部关于法律援助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将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保证符合规定的困难公民都能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作为“十一五”时期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完全顺应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必须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