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犯罪与刑事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空间的无国界使得刑事司法管辖界限变得模糊,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刑事司法管辖的基础陷入困境。计算机网络犯罪动摇了传统刑事司法管辖权的基础,从而导致网络空间刑事司法管辖权的严重冲突。解决此问题可考虑以下途径,即制定国际刑法规范和加强国际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刑事管辖权相比,网络刑事管辖权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此引发出一些与传统管辖理论相冲突的问题.因此,研究和探索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就成为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邹立刚 《法治研究》2011,(11):75-82
海上犯罪对海上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船旗国刑事管辖权是国家针对海上犯罪的主要刑事管辖权,在领水、国家管辖海域、公海广泛适用。国际条约对几种典型的海上犯罪确立了国家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具体规则。我国海上刑事管辖权制度尚需从刑法和海洋基本法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国家刑事管辖权是指国家管辖犯罪的权力。为了既能使国家权力实现又不使刑事被追诉者权利丧失,国家刑事管辖权应实行法定,即国家管辖犯罪应依法进行。国家刑事管辖权法定的核心在于国家刑事管辖权以人权保障为目的依法实行刑事立法管辖权,刑事司法管辖权和刑事执法管辖权分立制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刑法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其成果之一就是国际刑事管辖权得到了确立和强化,与此同时国际刑事管辖权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冲突也日益激烈。两者的关系既有对抗性又有相容性。本文主要从相容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关系并基于平衡国家司法主权和国际刑法发展的考虑,对国际刑法发展下的国际和国内刑事管辖权的冲突进行理性认知和研究,这将是更好维护国家刑事管辖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结淼 《现代法学》2008,30(3):92-99
在确定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时,适用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面临诸多困境。许多国家的立法以及《网络犯罪公约》都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立法明显滞后。为了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我国应根据可能、公正、方便及国际协调原则,分别确立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权和国际管辖权。对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可适用刑法中的地域管辖理论,借鉴民事网络案件的管辖权规则,以网络犯罪的IP地址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在网络犯罪的国际管辖权方面,建议确立以属地管辖为基础、以法益受到损害的关联性为补充的有限扩张原则;同时,应通过参加或缔结网络犯罪刑事管辖的多边或双边国际条约来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事管辖权是国家基于国家主权原则而派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国刑事法律规范运用的重要依据.刑事管辖权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将刑事管辖权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刑事管辖权是基于国家主权使国家依据这种固有的权力对其主权范围内的刑事案件行使管辖权.狭义的刑事管辖权分为了刑事立法管辖权和刑事司法管辖权,即在立法层面将刑事管辖权法律化,在司法层面是司法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依法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8.
于丽萍 《经济与法》2001,(11):14-16
超地域性的因特网前所未有的消除了距离感,已使网络犯罪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国家犯罪,由于国际法上允许各国依不同的刑事司法管辖原则对网络犯罪行使管辖权,而且各国在行使刑事管辖权时一般只依据本国法律,因此,在网络犯罪刑事司法管辖权问题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可考虑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9.
翟颉 《天津检察》2007,(4):33-34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以TCP/IPC(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通讯协议联结各个国家、部门、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其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单独使用的非中心化管理机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动摇了传统司法管辖的基础,使司法机关对网络犯罪的管辖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刑事司法实践以属地管辖权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志慧 《法学》2023,(12):176-191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引入了“适当联系”国际民事管辖权,开启了我国适度扩张人民法院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新时代。“适当联系”国际民事管辖权不为国际法禁止,亦回应了国际民事管辖权理论基础的变迁,从而构成其作为中国主体性涉外法治话语的正当性依据。在涉外法律体系建设中,“适当联系”国际民事管辖权具备替代国内民事管辖规则的类推适用、供给与国内法域外适用条款相衔接的司法管辖规则以及填补必要管辖权功能空缺之体系效应。从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出发,“适当联系”国际民事管辖权规范的适用,应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厘清联系标准的认定,并利用协调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法律制度对其合理限缩。作为我国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妥善实施“适当联系”国际民事管辖权规范,不仅有助于维护本国民商事利益,也是参与民商事争议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泽宪 《法学研究》2003,(6):121-128
《罗马规约》规定的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既不同于国家刑事管辖权 ,也不同于国际特设刑事法庭和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准确了解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职能及其运行机制 ,以及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关系 ,需要从管辖职能、管辖目的和管辖范围等角度 ,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所具有的复合性、补充性、有限性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隐含的延展性作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玉梅 《中国法律》2002,(3):19-22,74-78
在“一国两制”原则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的管辖权格局,并且对在新的志法框架下重新解释管辖权事宜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在一个中国的主权统治之下,两个不同的法域并存,并且各依其法管辖其法域内的刑事问题。或许很多人都对于围绕着“张子强案”和“风水先生案”引发的刑事管辖权争议仍然记忆犹新。虽然事实上两地的司法机构之间并没有出现真起码的冲突,但是就这一法律问题,来自不同层面的观点是颇为激烈的。在上述的两个案件上,香港一方没有行使其刑事管辖权。但是  相似文献   

13.
城外刑事管辖权乃是城外管辖权的一种,它专指一国或地区(指具有独立司法权的地区)法律所规定的超越其地域界限的刑事司法权力.传统国际法上,刑事管辖权仅限于领土范围内部;而随着法律发展与现实需要,四种超越领土的刑事管辖原则应运而生.纵然长期以来,对于域外刑事管辖权的争议不断,但其对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将此话题放入香港特区这一大背景下,更有其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网络犯罪对于传统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冲击是巨大的,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犯罪必将呈上升趋势,势必造成更多的司法管辖冲突,解决这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对于涉及网络犯罪管辖权的主流观点是,网络案件行为(上传、下载、操作计算机)在国内发生,或者,发生在网络的案件只要对于我国内可以产生影响,都可认为是犯罪行为,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我国享有管辖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站所在地、下载地、操作计算机地、甚至是网页的浏览地等均可以作为犯罪地.针对网络犯罪管辖权难以确定问题,学界提出了:新主权理论、管辖权相对论、最低限度联系原则、网址管辖论、属地管辖权的扩大原则等.通过分析网络犯罪管辖权的概念特征、吸收学界成熟观点,笔者认为,以扩大传统刑事管辖权的属地管辖权原则为基础,"便利"原则为补充,在处理国际刑事案件管辖权冲突问题时还应把握相关禁止性原则,同时加强国际司法协助,能够解决现阶段网络刑事案件管辖权难以确定的问题.据此提出我国网络犯罪管辖权制度的初步设计,以期对于以后的预防与打击网络犯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技术的去领土化极大程度地撼动了国家的司法管辖权。互联网内容层与物理层的分离使网络空间中各国的司法辖域脱离了国家地理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数据的流动性、分散性以及其存储地与访问地、用户所在地之间的不相关性对领土主权的行使造成困扰,国家在刑事侦查与刑事诉讼中的数据跨境获取受阻。部分国家率先开启立法实践,却因法律的域外效力挑起国家间的管辖权冲突。面对“属地管辖”与“域外管辖”间的困境、网络服务提供者“国籍管辖”困难、国际礼让司法适用受阻的现状,传统理论在网络空间司法管辖权问题上亟须创新:明确国家对境内一切人的属地最高权;在此基础上,认可主权国家在实际联系原则限制下对别国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域外管辖。  相似文献   

16.
谢望原 《法学论坛》2000,15(1):65-69
域外刑事管辖权是域外管辖权的一种,专指一国或地区法律所规定的超越其地域界限的刑事司法权力.我国刑法对域外刑事管辖权也作了相应规定,但其实现需要调整好我国与其他主权国家、我国内地与台港澳地区的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糯康案件所涉的刑事管辖权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问题颇有研究价值。涉案四国都主张对本案有管辖权,而中国对本案行使管辖权合法合理且更有积极意义。在本案的侦破与抓捕过程中,多国间的司法合作举足轻重;根据《中老引渡条约》,糯康应当被老挝引渡至中国受审,且不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及死刑犯不引渡原则;该案成功的国际司法合作实践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并为中国与东盟间今后开展更广泛的司法合作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王勇  李嘉 《犯罪研究》2003,(5):43-46
国际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之间确立的对国际犯罪进行缉捕、起诉、审判和惩处的重要管辖体系。本文首先论述了传统的四种国际刑事管辖权,即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接着本文阐述了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迭国际刑事法庭对国际刑事管辖权的发展,然后,本文分析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管辖权的挑战。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从中引发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司法机构管辖权冲突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解决方案:直接解决方案和间接解决方案。前者试图通过创设国际法律规则和协调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管辖权来直接解决冲突,而后者强调国家有权不接受或退出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来间接避免冲突。这些方法都有缺陷。要有效解决管辖权冲突,应通过规则方法的完善、协调方法的补足、不接受和退出管辖方法的修正以及各种方法的综合利用等来探究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犯罪呈多发之势,但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制度却并不完善,这严重制约了时网络犯罪的有效惩治.我们认为,应当以犯罪时IP地址所属的服务器所在地作为网络犯罪属地管辖的联结点;以双重犯罪为前提来借鉴长臂管辖原则对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积极意义;有效解决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