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燕  闫倩 《瞭望》2008,(13)
特有的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使多数大学生并未因涨价"节衣缩食""物价涨了,每月要多花出100来块,不过我好像还没到要为此改变消费习惯的地步",接受采访时,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级的赵哲这样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在本刊针对"物价上涨对大学生日常支出有何影响"所作的采访中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央把"控物价"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随着一系列以抑制过剩的货币流动性为重点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以控制农副产品价格和房价上涨为重点的物价政策的逐步起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已在8月份出现拐点,分别  相似文献   

3.
叶锋  王蔚 《瞭望》2007,(32)
近来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原来中饭两荤两素,现在减少一只荤菜。”上海虹口区居民徐雅卿说。近来多种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令中低收入人群备感生活压力。《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城市居民生活已或多或少受到物价快速上涨的影响。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面对物价的快速上涨,政府应承担更多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经济必须高度警惕滞胀风险1、通胀显著上行,风险加大从物价指数上看,从2009年3月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从目前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成本增加推动物价上涨,如果需求并未增加,高物价低需求必然导致滞胀。  相似文献   

5.
吴亮 《瞭望》2007,(35)
不能再热衷于投资"大项目",更不能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切实把支出向民生问题倾斜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首先触及到的就是低收入群体的敏感神经。低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是因为他们离物价"最近",几毛钱、几块钱的物价提高,高收入者可能还未感觉到,却已令低收入家庭的"菜篮子"、"米袋子"缩水,  相似文献   

6.
袁元 《瞭望》2008,(17)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多位来自国内外农业领域的研究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分析,此次农产品涨价呈现出肉油领涨、幅度大、品种集中、时间长等特点,是多种状况的综合反映。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涨价的开端在于猪肉等部分农产品局部的供需缺口,整体的涨价能量来自经济高增长和货币溢出效应,而生产  相似文献   

7.
采取强力措施稳定粮食春耕生产,对于全年防控通胀至关重要在国内物价形势严峻,全球粮价上涨、库存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我国能否稳定今年的粮食供需,成为稳定全年经济和物价走势的关键。《瞭望》新闻周刊近日采访发现,我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目前正面临着粮食价格低迷、生资价格涨幅过快的局面,如不能对上述两大减收因素进行有效调控,可能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王慧 《瞭望》2007,(33)
三大石油巨头和五大发电企业递交给国家发改委的涨价申请,被"众望所归"地压了下来;而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话题,却在社会和网络上继续"发酵"。两份涨价申请被压下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上半年我国物价呈加速上行态势,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2%,再加上房价飙升带来的心理冲击,普通百姓中已不同程度地弥漫着"恐涨"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段时间,不断上涨的菜价引发广泛关注。菜价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子",两头都是大民生。保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是一道考验管理者智慧的民生必答题。深层次观察菜价上涨,反映出蔬菜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呈现出"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从生产环节来看,蔬菜产区由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尽管“菜篮子”商品如猪肉、蔬菜价格普遍有所回落,但各级政府仍把平抑市场物价,控制物价涨幅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抓。 记者在湘粤鄂三省及省会城市进行调查了解到,三省会市长们在实践中不约而同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菜篮子”商品价格涨价幅度大,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很重要一条是供给不足。而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当前最主要的是花大力气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输入型成本推动、工资上涨和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提高是推2动01210年10三年季以度来我我国国物物价价涨持幅续会上小涨幅的度三回大落因,但素随。着预美测国结经果济显复示苏,2好01转2,年20通11胀年压三力季很度大以,后但我仍国处输于入可性控通范胀围压之力内再。度人加民大币,2汇01率1升年值和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降低物价涨幅,但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油价上涨引发的出租汽车价格调整,使出租车行业更深地陷入多种利益摩擦之中“我一听到油涨价心里就发颤”,在哈尔滨采访调查时,曾经当选全国十佳驾驶员、哈尔滨大众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三星级驾驶员王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油价涨了以后,他月收入也就1500 多元,“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国际油价,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一轮粮食调控的主要政策,“托市收购”甫一出台便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一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反对者”则认为这是“粮改的倒退,是阻碍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有形之手”。至去年底出现新一轮粮油价格上涨,舆论在分析“丰年涨价”原因时也往往“归功于”或“归咎于”托市收购,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还得出农民从本轮涨价中获益不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国各地粮油价格全线恢复性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性指标 ,西部地区要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只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农业收入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空间 ,尽可能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创造条件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 ,创新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城镇支柱产业 ,普及 9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民培训工程 ,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遏止通胀地方亦应有所作为尽管通胀成因复杂,其中交织着长期性和全球性诸多问题,但在防止通胀向全局性转化的过程中,地方并非全然"无能为力"。年前,本刊记者在江西调研时发现,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除加强宏观调控外,需要地方和基层发挥微观和中观层面作用。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尽管前一段通过强化价格督察,动用15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等举措稳定物价,避免了价格过快上涨(南昌物价涨幅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排  相似文献   

17.
物价调控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的稳定物价举措需与长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成因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的物价持续上涨,为物价调控增加了难度。在《瞭望》新闻周刊针对物价进行的相关调研中,记者发现,要防止物价上涨转为全面通胀,把物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处理好农民增收与稳定物价的关系,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而具体到物价稳定措施,则必须平衡市场形成价格与行政干预价格的关系,将临时稳定物价举措与长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北风 《侨园》2011,(4):34
央行于兔年正月初六晚间突然宣布加息,又一次分别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中国本轮重启加息以来第三次出手。节后如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日急切出手,显示目前价格及信贷增势不容轻视,节后加息是年内货币紧缩之必然。2月1日,温家宝在新春团拜会上表示,2 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要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通过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月2日,温家宝在山东考察时再次谈到:"今年我们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物价上涨带来的隐忧已经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总理两天两次讲话更明确了稳定物价对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建  杨喆  周楠 《瞭望》2020,(8):54-55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南到北,春耕备耕陆续铺开。但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些与往年不同的不利影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部分地区粮食收购库点暂停收购,部分农民余粮还没变现;部分农资生产企业开工延迟,物流受阻,一些农资企业货源不足,农民担心农资供应。  相似文献   

20.
正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然而记者在一些县区采访发现,基层扶贫存在一种盲目跟风趋势,即周边什么产业"火",就上马什么产业,缺少差异性思维,导致种植数量上涨,产品滞销,农民不仅挣不到钱,还对发展产业和脱贫致富越发迷茫。民间有句俗话:"一团乱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