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作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信息传播方式 ,开辟了人们生活的新空间 ,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既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要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 ,不断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加强党对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互联网不仅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将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社会文化、公共生活、管理方式、思维模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要素,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分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共识,并衍生出公共价值,影响着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文化,通常我们把互联网理解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已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便捷工具,成为重要媒体之一,加强对它的研究和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文化网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规范、引导互联网向着进步、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文化部对全国文化网站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到,中国互联网产业近几年来获得了极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全力守护的"第五疆域"。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全球发声平台、民众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领地。人们的生活由现实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它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试论校内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柳梅 《学理论》2010,(10):208-209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它已经深刻而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作为双刃剑的互联网,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这个群体,其负面的作用直接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以近年来兴起的校内网为切入口,深入地分析它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不断渗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自身不断创新发展,它给组织和个人带来了危机和挑战。从雅虎的兴衰发展,从微信的成功,从余额宝引发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运营活力与优化的关键在于创新。适应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政府、企业与其他行业必须创新理念,完善网络平台,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健全运营机制和响应度。  相似文献   

8.
贾旭风 《各界》2007,(4):83-84
20世纪有很多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实物运输领域,飞机创立了空中运输方式,速度和广度是原有方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信息领域,这一数字就更加惊人,互联网下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是互联网产生之前人们无法想象的。互联网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但是在欢迎与掌声的背后,互联网也带来有别于原有信息传输方式的各种挑战。该文所讨论的互联网世界的个人信息被滥用就是其中之一。该文旨在通过讨论网络中个人信息受到了哪些威胁,应该如何保护等问题,以分析我国当今互联网保护的现状优势和劣势,以期正在筹备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够相应的重视网络中个人信息保护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及其聊天、视频、游戏、购物、导航等功能的日趋强大和多样化,手机几乎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它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手机依赖症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且愈演愈烈。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236.8分钟,摸手机150次,除去睡觉的8个小时,差不多6分钟就要看手机一次,有的甚至更多。"人机关系"本末倒置,满  相似文献   

10.
王田堂 《各界》2008,17(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互联网在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对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好奇心强、爱模仿且辨别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9)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化,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也在网上大肆传播,给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网络信息社会环境下,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网络的生活方式便凸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具体方法如下: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加强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加强网络法规和公德的教育;加强网络硬软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6)
科技进步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它传达着大量信息。而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语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从隐喻的认知角度出发,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言生成的一种方式,从隐喻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无疑为认知在语言中的功能研究进一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层面,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旨在让中国经济飞起来;在业界和投资人眼里,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是无限商机和业绩飘红的回报。对于个人而言,"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实际上,"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见,未来这种改变会更深入、更广泛。互联网+:加什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相似文献   

14.
卢媛 《学理论》2011,(19):53-54
随着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局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着眼于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的关系,试从对即时通讯的阐释与人的自由的理解入手,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信息、便利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互联网成为各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都在关注的问题。中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普及度已经很高,互联网信息管理问题迫在眉睫。英美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关注互联网信息管理的国家,他们在互联网信息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全社会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冲击波。传统执政体系中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也不能避免来自互联网的冲击,而且其强度也丝毫不亚于其他领域所受到的冲击。于是,如何在互联网上抢占阵地、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启阁 《求知》2016,(4):54-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核心理念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互联网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发展新兴产业的积极作用,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互联网思维日渐成为人们审视企业价值链的全新思考方式。铁路企业文化作为职工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定位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1.运用用户思维,扩大文化受众。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运用用户思维扩大受众,一方面要加强供给侧研究,着力解决文化产品数量不多、品质不精、创新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竞争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当我们静下来思考时,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处在与网络密切相关的生活中。从过去的商场购物到如今网上下单,从以前的现金交易到现在的手机扫码,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社交方式上也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性,从过去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变成了如今一键浏览知悉天下  相似文献   

20.
王晓玲 《学理论》2012,(12):29-3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自然而然也会反映到政治生活中。由此,出现了网络政治沟通。政府在网络沟通方面常采取网上信息公开、微博问政、虚拟社区和网上论坛等方式。即使这样,政府也面临着公民的质疑。因此,需要采取明确政府与公民的责任、优化信息、完善沟通的渠道网络等措施来保障沟通的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